APP下载

屈大均边塞诗隐逸情怀浅论

2017-03-31张慧燕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3期
关键词:边塞诗

摘 要:明末清初广东番禺籍诗人屈大均创作了大量边塞诗,其边塞诗是清代文体短暂辉煌的代表。边塞诗中融入隐逸情怀是一种创新,它们扩大了边塞诗的领域,增加了边塞诗表达作家情感的功能。这与作者所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代文人往往以“内圣外王”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屈大均 边塞诗 隐逸情怀

清代是中国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一个少数民族贵族集团经过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封建王朝。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到清代已经数度变迁,数度形态各异的辉煌,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历史积累。做为封建文化的末期清代文学,有着继承性和总结性。呈现出一种集中国古代文学之大成的景观。舉凡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包括它们盛行的时代。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的风格,清代作者大都继承下来。[1](P242)有学习,有效法,也有开创。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造就了清代文体上一个短暂的辉煌。

屈大均的边塞诗也属这一短暂辉煌的代表。也可说是历史上相关作品的殿军之作。最为可贵的是其边塞诗在封建社会末期仍有创新。其中一个创新之处便是在创作题材上融入了作家的隐逸情怀。历史上也有过不少遗民诗人,如宋末元初,许多诗人亦是饱偿国破家亡的创伤,他们中也不乏边塞诗创作之人,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人把隐逸情怀注入边塞诗中,屈大均的边塞诗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们扩大了边塞诗领域,增加了边塞诗表达作家情感的功能。

中国历代边塞诗歌题材,就作家情感来说主要表现诗人建功立业,舍身报国,壮志难酬,嘲讽批评,总结历史教训以及表现征人思乡、思妇怀远的情怀。如高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功名。”王昌龄的“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表现诗人积极以边功立业的情怀。而“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不顾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诗人平定边疆、报效祖国的情怀。而“一将成名万骨枯”“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则是讽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顾士兵死活的残酷现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则是表现思妇怀远,征人思乡的情怀。

屈大均边塞诗在表现情感上来说,也继承了以上题材。但同时,他又有创新,其边塞诗中融入了隐逸情怀。如其在山西雁门一带写的《咏怀》:

驷马尚可縻,去日苦难追。平生履虎尾,慷慨将何为?转蓬如车轮,随风西北吹。故乡路远远,瞻望涕连而。子房久辟谷,颜如朝霞披。白龙何婉婉,与我游天池。功业嗟未建,下民方调饥。洁身乃小节,谁能混鸱夷?蝉蜕王侯尊,聊且从吴师。

诗人为联络抗清义士,远走东北,西北等地,他历尽艰辛,饱偿流离之苦,深感复明无望,又不愿随波逐流,于是产生学张良等隐居山林,学道修仙的思想,又如《塞上感怀》:

未有英雄羽化期,茫茫一剑报恩迟。天寒射猎龙沙苦,日暮笙歌塞女悲。太白秋高空入月,黄河春暖又流嘶。鬓边一片天山雪,莫遣高楼少妇知。

羽化,本指变化飞升之意。诗人渴望能复故国,以报明主之恩,之后功成身退,隐居遁世。这说明在屈大均的思想中,有着退隐山林,归隐修道的一面。

屈大均边塞诗引入隐逸题材是有迹可寻的。首先,从屈大均所处的时代来说。屈大均所处的时代晚明王朝已腐朽不堪,而满清统治则如日中天,尽管各地仍反清不绝,但大势已定,回天无力。人们完全有理由弃旧从新。明遗民诗人中,参与新政者大有人在。如钱谦益、吴伟业、陈维菘、王士祯等,都纷纷走向与满清贵族合作的道路。而屈大均却始终不渝,一直保持着他坚贞的民族气节。他始终自觉地选择参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屈原式的悲剧道路。故当反清失败,找不到出路,又不甘为异族统治时,只能隐居遁世。以求解脱。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成熟宗教。儒、释、道由此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最高体现。成为中国人的意义世界。它们是传统中国人的信仰系统,价值系统,判断系统,解释系统,礼仪系统,交流认同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具体而言,每个人在这三教之间会有进退出入,会有取舍侧重,但逃杨者归墨,逃墨者归杨,在中国文化的大系统内,真正的大逃亡、大拒绝是几乎不存在的。[2](P260)就知识分子来说,在政治土壤适宜时,他们会倾向于儒学,积极入世,追求功名,但当环境恶劣时,他们则易沉溺于佛理。屈大均作为一个遗民型知识分子,他在入世与出世间游走,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在起作用。屈大均既学佛又学玄学释,他当然无法逃出中国文化的大系统,也难以避免在这三者之间的进退出入。第三,从屈大均作为一个文人来说。中国历代文人往往以“内圣外王”作为自己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在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现世感,历史责任感及伟大的抱负。他们会积极进取,会努力朝着理想迈进。但当政局变动,人事浮动,文人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隐居避世,这是历来文人对待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种方式。陶渊明如此,苏轼、陆游、辛弃疾也如此。但是隐居并不等于不问世事,不等于泯灭雄心壮志(陶渊明任彭泽令前,在庙宇与山林间出入便是一个明证)。在这里,隐居是“内儒外道”的表现。但作为一种本能而存在的个人欲望依然存在,它仍时时撞击着文人的心灵。“内圣”与“外王”这时成为文人抑制欲望,使之转移或升华为一种人格自我完善力量的一种方式与途径。[3](P220)屈大均的边塞诗中直接体现着这一矛盾思想。如其作品《雁门关与天生送曹使君反云中四十韵》(节选):

事业悲流水,文章慰转蓬。《诗》亡宜发愤,年长已成翁。……神人钦唱叹,云物接昭融。好我贻金石,游仙问华嵩。……白云思缱倦,阴晚恨倥偬。辽后妆楼古,苏卿庙貌隆。

在这首诗中,诗人矛盾的思想可说一览无疑:诗人渴望建功立业,但却成为流水。眼看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于是产生隐居游仙的思想。在这里,诗人想隐居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心中的理想并未泯灭。后文“恨”岁月倥偬,见苏武庙况,则又体现着诗人心中仍渴望有一番作为。诗人的隐居可说有点迫于无奈的味道,是抑制理想的表现。但这又是诗人唯有的选择——只要他继续与满清抗争以及继续坚持他所认定的完美情操。

屈大均边塞诗中虽有隐逸情怀,但纵观其一生,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族主义者。他坚贞的民族气节,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但其一生所作所为,在整个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却是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明清易代是历史的进步,它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屈大均反清复明的行为出发点或许是美好的,但主观上却是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反历史行为,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但是,不管历史对他的评价如何,他的边塞诗的魅力不容否定。

注释: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2]张荣居:《道佛儒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3]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0页。

参考文献:

[1]欧初,王贵忱.屈大均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洪钰,陶文鹏.明人诗词鉴赏[Z].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3]刘世南.清诗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赵运仕.古代边塞诗精选点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何天杰.屈大均的儒学情结[J].岭南文化研究,1997,(8).

[6]张荣居.佛儒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张慧燕 广东广州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510800)

猜你喜欢

边塞诗
“文章四友”边塞诗浅析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河西走廊断想
试论高适边塞诗对鲍照的接受
唐代边塞诗中的奇景与奇情
唐代边塞诗意象的特质浅谈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边塞诗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游牧文化影响下的盛唐边塞诗之诗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意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