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快乐体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2017-03-31李锦坤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快乐体育素质教育

李锦坤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学校体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快乐体育的教学改革使学校体育呈现出勃勃生机,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我练”为“我要练”,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变以往单调、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为多种多样有趣味、寓教于乐的活动内容;三是变少数人参与的体育活动为多数人参与的体育活动,达到了乐中健体、启智、培德的教育目的;四是变以往运动健身与运动竞技相冲突为二者相辅相成,在推行快乐体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快乐体育不仅与竞技运动没有矛盾,反而促进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快乐体育 乐教乐学 素质教育

一、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趣,唤起学生自主性,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强调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培養,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达成学生对体育的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它从生理、心理与社会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

快乐体育的含义绝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片面理解,快乐是一种手段,为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服务;“快乐”不能置于“体育”之上,不是脱离“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快乐”二字是针对情感而言,情感上的快乐不仅不排斥意志上的勤学苦练,而且还是勤学苦练等各种意志努力得以坚持和发扬的必要条件;“快乐”绝不是“笑”和“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不是“放羊”;体育中的“快乐”,主要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失败后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与他人和睦学习和运动时的社会一体感,以及运动过后的轻松愉悦感,还有自我选择与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参加运动时体验良好氛围的舒适感等等深层次的情感。所有这一切“快乐”,都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良好的组织教法下获得的。

二、快乐体育的特征

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指导思想开展快乐体育活动这种教育模式,能使学校体育从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体育转变到以发展学生身体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而说,快乐体育的特征是非常丰富的:

(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线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生体育,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体育教学结构是融认知、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

(二)在教学目标上,快乐体育通过学生主动自觉的身体锻炼,使学生精力充沛,提高感知事物的有效性,记忆知识的牢固性,思考问题的敏捷性;快乐体育不仅重视外在的“形式”——乐教、乐学的气氛,它更看重内在的“效益”——即锻炼学生身体实效。它的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乐学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它的远期目标是面向终生体育,使体育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教学内容方面,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强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针对体育教材中过于强化的竞技运动技术,按照中小学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和可接受能力,经过实践探索,逐步建立起适合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完善学生身心发展的快乐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四)在教学方法论上,强调趣味性、情境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变“厌学”为“乐学”,变“苦练”为“乐练”,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这是快乐体育的一大特征。

(五)在教与学的关系上,通过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情感的调节作用和动力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帮助他们形成最佳学习心理素质的教学方式。

(六)在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快乐体育的教学组织一改过去那种机械呆板的教学,强调“严而不乱,活而不死”的教学组织模式。

(七)在教学方法上,快乐体育主张给学生思考问题和进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主张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向启发式的创造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法的实效性;

(八)在课堂评价方面,快乐体育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注重学生的健康水平和体质状况,注重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看法,注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觉性是否调动了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地结合起来了,是否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快乐体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措施与效果

(一)措施

1.统一认识,更新观念

推行快乐体育教学改革,要从五个方面转变观念:从素质教育观上转变认识,克服应试教育的观念;从价值观上转变认识,克服对体育的传统偏见;从人才观上转变认识,克服轻视体育人才的旧观念;从面向全体的效益观上转变认识,克服只面向少数体育尖子的片面体育观;从现代体育观上转变认识,把以竞技运动传授为主的体育观转变为增强学生身心素质为主的快乐体育观上来。

2.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一是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包括简化规则、裁判和简化活动形式。如:“十字接力”、“抢截球”游戏等,就是对教材技术结构的简化,通过游戏,在愉悦身心中去学习掌握运动技术。二是在大纲规定的选用教材范围内,选择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进行教学,在活动内容中,除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外,还要充实发展体能和各种娱乐体育内容,既有竞技内容又有民族、民俗内容等体育活动。

3.改革体育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快乐体育不满足于按传统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克服了只重视少数尖子而忽视多数学生的“应试教育”做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动性,让全体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

4.制作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

开展快乐体育活动,要重视各种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和活动形式的整体优化;充分利用边角地,因地制宜,做到小块有序,局部配套,整体美观,既可供学生活动,又起着装点校园的作用。

(二)效果

通过我省几个快乐体育改革试点来看,可以发现快乐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1.育德,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快乐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活動中能逐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增强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利于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校风校纪的逐渐好转,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2.益智,提高了学校教育整体水平。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手脑并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使他们保持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斗志,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发展智力和能力,充分发挥其智育功能。

3.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行快乐体育活动后,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如湛江徐闻县1994-1996年,学生视力减退率从7.09%下降到5.27%,龋齿患病率从34.38%下降到30.7%,体育达标率从95.19%上升到97.19%。快乐体育还影响了社会,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总之,由于快乐体育活动能将身体锻炼,人格塑造和情感陶冶溶化到体育教学之中,寓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体,达到了互相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因而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到实处。

四、结论

(一)开展快乐体育活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彻底改革了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有利于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更有利于学生体质增强。

(二)“以快乐体育为突破口进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体育观念转变的必然,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措施。

(三)快乐体育活动通过创造适宜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开拓了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既育体、又育心、更育人。

(四)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自力更新是解决快乐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可靠出路。

(五)科学管理是广东搞好快乐体育改革的重要因素。首先依靠各级领导重视,一视同仁原则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并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培养,保证快乐体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快乐体育是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一种尝试,是学校体育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全部。因此,在快乐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找出不足,不断提高认识,进一步推动快乐体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吴键.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快乐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6(6).

[2] 郑俊武,杨文轩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3).

猜你喜欢

快乐体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如何将快乐体育带入小学体育教育的思考探析
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