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药菌株与过氧碳酸钠杀菌效果的研究

2017-03-30张良文魏丹何爱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6期

张良文 魏丹 何爱国

摘 要 目的了解及评价过氧碳酸钠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以杀灭率判定过氧碳酸钠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杀菌效果,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标准菌株做平行杀灭实验。结果不同浓度(0.20%、0.50%、1.00%)的过氧碳酸钠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作用不同时间(5min、10min、15min),杀灭率达80.00%以上。结论过氧碳酸钠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杀菌作用越强。

关键词 过氧碳酸钠 耐药菌株 杀灭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7.2 文献标识码:A

过氧碳酸钠溶于水后离解成过氧化氢、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它们都是人体和环境中自然存在的物质,会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致癌、不致畸形、不刺激皮肤。过氧碳酸钠在水中,持续释放出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非常活泼,能穿透细菌的细胞壁,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干扰其新陈代谢,从而杀除耐药菌株和病毒。

1材料与方法

过氧碳酸钠由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生产,生产批号为20100602。以下检测方法与步骤均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8版要求进行。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实验中心提供,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标准菌株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1.1菌悬液的制备

分别取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培养物,把各菌群放入培养琼脂中,使用5mL稀释液对其进行清洗,并进行混合,从而达到细菌悬浮的均匀状态,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菌悬液,备用。

1.2中和剂鉴定试验

用灭菌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过氧碳酸钠溶液(0.2%、0.5%、1.0%),作为按0.5%、把耐药菌株和标准菌株相应的分成三组:第一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菌株和标准菌株为试验菌;第二组,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菌株和标准菌株为试验菌;第三组,以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菌株和标准菌株为试验菌。各设计6组试验,按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进行。(1)过氧碳酸钠溶液+菌悬液;(2)(过氧碳酸钠溶液+菌悬液)+中和剂;(3)中和剂+菌悬液;(4)(过氧碳酸钠溶液+中和剂)+菌悬液;(5)稀释液+菌悬液;(6)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以第一组为例,浓度为1.00%的消毒剂作用10min,第1、2组无菌生长或有少量菌生长,第3、4、5组有相似量试验菌生长,悬液试验在1?07cfu/mL~5?07cfu/mL之间,其组间菌落数误差率应不超过15%,第6组无菌生长。表明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为适宜。

1.3过氧碳酸钠溶液定量杀菌试验

取0.5mL菌悬液和0.5mL有机干扰物质在20℃?℃水浴中5min后,再用无菌吸液管加入4.0mL过氧碳酸钠溶液,迅速混匀并立即计时,对不同浓度的过氧碳酸钠溶液(0.2%、0.5%、1.0%)作用至预定时间(5min、10min、15min),分別吸取0.5mL试验菌与过氧碳酸钠溶液混合液加于4.5mL中和剂中,混匀,作用10min后,取1.0mL该液按活菌培养计数方法测定存活菌数。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较多时,进行系列10倍稀释后,再进行活菌培养计数。同时用标准硬水代替过氧碳酸钠溶液,进行平行试验,作为阳性对照。各组试验重复3次,分别计算杀灭率。

1.4质量控制

整个试验操作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8版的要求进行,试验操作人员都经过了专业培训。资料数据经严格审查核对。

1.5数据处理

资料采用Excel2003进行录入汇总,并利用Excel2003计算杀灭率。

2结果

2.1中和剂鉴定试验

用含5g/L硫代硫酸钠、20g/L吐温80的PBS溶液作为中和剂,结果显示,第一组不长菌,第二组长少量菌,第三、四、五组组间菌落数相差≤15%,第六组不长菌,表明中和剂可有效中和过氧碳酸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残留作用,且对培养基无不良影响。见表1。

2.2 过氧碳酸钠溶液定量杀菌试验

结果表明,过氧碳酸钠溶液对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杀灭率无显著性差异。在0.20%、0.50%、1.00%的过氧碳酸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分别作用5min、10min、15 min,平均杀灭率见表2。

3讨论

由于过氧碳酸钠无味、无毒,冷水中易于溶解,去污力强,溶于水后能放出氧而起到漂白杀菌等多种功效,符合现代洗涤剂发展潮流。

近年来,由于耐药菌株所致感染的流行性疾病和发病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耐药性也逐年增加,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 -内酰胺类及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所导致的各种感染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因此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细菌生物膜(bacterialbiofilm,BBF)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细菌胞外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及其分泌的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多糖蛋白复合物。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过氧碳酸钠分解产物中的羟基自由基(HO2-),其羟基自由基因其具有很高的氧化电势,能够破坏微生物通透性屏障,破坏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酶和核酸,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死亡。在低浓度下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藻类等均有显著的杀灭效果。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公布的《经合组织过氧碳酸钠筛选数据组》和欧盟Human&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简称HERA)项目专家报告《过氧碳酸钠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评估》,过氧碳酸钠溶于水后离解成过氧化氢、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它们都是人体和环境中自然存在的物质。

过氧碳酸钠,溶于水后离解成过氧化氢、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其实也相当于是一个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有文献报道过氧化氢与许多理化因子均有协同增效作用,如有机酸、碘化钾、硝酸银螯合物等。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20%、0.50%、1.00%)的过氧碳酸钠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作用不同时间(5min、10min、15min),杀灭率达80.00%以上。结论过氧碳酸钠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杀菌作用越强。

综上所述,过氧碳酸钠性能稳定,受有机物的干扰小,对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杀灭效果好,能够广泛应用于人口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

(通信作者:魏丹)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1SK3259)。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8.

[2] Human&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oningredientsofEuropeanhouseholdcleaningproducts.Sodiumpercarbonate(CASNo.15630-89-4)August,2002:2-3.

[3] 徐燕,王玲,谈智等.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的试验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5.22(4):361-364.

[4] 王凯娟,代丽萍,郗园林等.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20(3):199-200.

[5] 孙巍,许欣,裴晓方等.一种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性能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3):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