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之可能

2017-03-30牛序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交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牛序茜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中国传统文化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文化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交融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论争旷日持久的世纪难题。很长时间在历史和理论等方面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关于人类文明多元、平等、包容等重大理论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学界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这个敏感了近一个世纪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上的思想认识豁然开朗,在历史和逻辑、民族与人类、现在与未来等多重视野下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1中国传统文化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关系?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文本中发掘马克思对中国的关怀和关切。但从思想理论发展史的维度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自觉地、清楚地意识到,马克思对中国的历史命运和苦难遭遇的关注本身就是或折射着马克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思考与评价,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早己纳入马克思理论创新的视野。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对中国清代的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马克思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俄国的对华贸易》以及晚年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的重要论著等,都非常深入地研究并尖锐指出了晚清中国“是那个依靠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这种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文化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马克思晚年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的创新,更涵盖了包括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特殊性等在内的重大问题的深度关切。1877-1882年间,马克思在许多文章和通信中讨论俄国形势和发展道路问题,并逐渐意识到他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其实并不是“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不能照搬或套用。俄国有可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显然,马克思的理论创新发生在西方,但马克思理论创新的视野却不限于西方,而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整个世界文明,揭示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

2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文化来源

马克思没有来过中国,但马克思关注中国。马克思与中国儒家文化创始者孔子在时空上相距何其遥远,但在思想深度、终极关怀等方面却近在咫尺。至少,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理论创新的间接思想文化资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便持续对西方文明发生影响,18世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己经成为一大批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家重要的精神滋养。

早在300年前,欧洲思想界就曾经掀起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曾经将经济学提升到科学殿堂的经济学家魁奈,自认为是孔子的继承人,被称为“欧洲的孔子”;曾经公开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霍尔巴赫则主张以“自然”代替神的观念;《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作者—马克斯·韦伯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深厚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华民族不像一些民族那样有宗教的狂热,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一条崇尚理性的主线,这种理性曾给西方思想文化传统以重要影响。马克思的故乡在欧洲,马克思的理论创新是西方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则是整个世界。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魁奈、霍尔巴赫等思想家的思想来源之一,是马克思理论创新的间接思想文化来源。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因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结合”己经成为一个十分常见的用语。尤其是文化活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与借鉴是人类文化交往的普遍规律。从整个人类文化的交往、演进和发展进程考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而中国传统文化、孔夫子则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与孔夫子相结合,实质上是东西方两大文化、两大文明相结合。

在诸多“主义”当中,为什么唯独马克思主义不仅最终被中国人民所选择,而且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至于己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追求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社会主义的基因。

英国学者李约瑟揭开了这个谜底: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以会共同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学家(二程、朱熹)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联系的。”“中国知识分子之所以更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正是他们自己所产生的”。

无论从马克思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还是从世界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考察,马克思主义都绝不是脱离人类文明大道特立独行的封闭思想体系,而是始终敞开胸襟,与世界文明相交融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宝库。

如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承担者——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没有文化认同,如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相关、相近、相似、相同的文化基因,那么马克思主义就难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并内化为中国当代主流文化。

所以,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结合的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互鉴、双向改造过程。而这种双向改造,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并取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态;又指导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

4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相对于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洗礼的西欧社会,中国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生成的时候就逐渐地落伍了。與此同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也逐渐失去其昔日的辉煌,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的文化支撑。在现代性大潮的冲刷和裹胁下,寻求一种新型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不可避免。而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入和方法论支撑,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系统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演进、发展,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开辟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服务,为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服务;必须使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相协调,使之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外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文明的核心是多元、平等、包容,相互排斥和冲突有害,相互包容和借鉴有利。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于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必须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必须既立足本国国情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国情需要,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非但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而且从历史和逻辑上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得益彰。马克思主义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交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真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交融的独特优雅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