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3-30刘金龙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渗透

刘金龙

摘 要: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的品德及其他良好的品德,寓情感于教学之中,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9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57

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独有的学科特点,更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内和课外两种资源,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提升的同时不断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了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例如,《黄河颂》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风采;讲授黄河流域的五千年古国文化,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文化积淀;同时也不忘讲述黄河水污染的严峻现实。学习过后,学生不仅被黄河惊涛澎湃的气势所震撼,更了解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也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且对于黄河水严重的污染现状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

又如,学习《戏曲大舞台》时,我让学生听唱段、看表演,提高他们对戏曲的兴趣,辨剧目、抢答题,帮助他们掌握戏曲的知识,最后指出中国戏曲的现状:受到流行文化极大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同时,进行拓展,向学生列举了两个事例:2005年,韩国抢先申报“端午祭”成功;宣扬孔子是韩国人,2008年在孔子诞辰2557周年之际,举行祭孔大典,抢在中国之前大规模宣传自己的祭孔活动。在学生为此而愤慨的同时,我启发他们认清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使学生认识到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爱国。

再如,学习《土地的誓言》,我引导学生感悟到“一寸国土一寸金”;学习《木兰诗》教育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习《最后一课》,帮助学生认识到爱母语也是爱祖国……

之后,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谈到自己关于爱国的认识:

以前,我一直以为“祖国就是拥有960万平方千米土地的中国,至于“爱国”,一直以为是一个极其空洞的定义。从小学到中学,虽然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爱国,嘴里也一直喊着爱国,却不知从何做起。学了这单元课文,我知道了“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爱国”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意味着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它完全可以具体地体现到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诸多细节中。比如:学好母语、保护身边的环境、正确地对待我们民族传统文化,这都是最基本的爱国行动。

二、语文教学中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他们正值盲目、易冲动的青春期,容易受不良观念的诱惑,失去学习的动力,迷失前进的方向,语文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诸多实例来引导学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爱因斯坦“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义……

在教学《我的信念》这篇文章时,我认为把握住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崇高信念,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精神食粮远盛于其他。如何让这些融入学生的思想呢?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学生评价居里夫人,交流居里夫人对大家的启示,并进行演讲活动。通过这一感悟体验,居里夫人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通过交流演讲,居里夫人的精神在学生心中又得到了升华,使学生既消化了知识,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

三、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准则和起码修养。“羊羔尚知跪乳”,“乌鸦尚懂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当前青少年的感恩意识严重缺失,给社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危害。针对这一问题,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感恩教育。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我专门制作了关于感恩的课件:听有关感恩的歌曲,看地震中救助的场面,讲感恩的故事,读感恩的名言,悟父母的恩情,课堂上就听到同学们唏嘘一片。作文中,有学生写道:

感谢我的父母,感謝他们的养育之恩;感谢我的老师,感谢他们的教育之恩;感谢我的朋友,感谢他们的帮助之情;感谢我认识的所有人,感谢你们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

随后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诵读了大量关爱别人的文章,用心、用情、用事实激励学生以感恩的心去生活,把真诚的爱给予别人。

长时间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使这些90后的学生思想发生了转变,情感得到了升华。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树木感恩大地,因为大地给它养料;我感恩您,我的老师,因为是您让我懂得感恩,是您使我第一次如此感恩我的父母、我的亲友、我的老师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一辈子的财富,而这财富是您给予我的。

我感动着,快乐着,也终于悟出:是语文教学使学生懂得感恩。

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 冯迪鸿.语文教材里的德育因素要挖掘得恰当[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7):92-93.

[2] 袁曾生.略论中学语文新课程及教材改革的价值取向[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39-4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渗透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