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2017-03-30于华星
于华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都会考虑这样的问题:教学过程能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符合教材的具体特点,能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是一堂课能够取得成功的有利保障。教师要在课堂导入、教学以及拓展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情境导入;交流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37
初中語文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主阵地,要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现结合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尝试和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 创设适当情境,导入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响应这一教学理念,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自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教师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导入课堂教学。
(一)揭示课堂,情境导入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时空跨度比较大,很多学习内容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特定的情境当中,拉近学生和教材内容之间的空间和时间的跨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真实感悟文章中渲染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做到用文章的优美情境,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
(二)绘声绘色,优化教学情境
教材中的每一个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语文课堂上的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感体验为纽带,用教师的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部分都是文学大家的佳作,不管是写人还是叙事,也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都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但是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教师适时地点拨与指导,学生也无法展开丰富的联想,无法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深沉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文章中的精彩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情感细流的感染下,受到艺术的熏陶,成为一个个富有激情与活力的人。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积极,精神更加的饱满与从容。
二、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课堂学习气氛能够活起来,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起来,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的交流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将手、口、脑各个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文教材,提前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课堂上的这种合作交流是多方面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和探讨,不同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要拿出足够的诚心、爱心和耐心,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以肯定与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三、 适当地拓展与延伸
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堂教学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闭门造车”的不良现象,注重学科之间相互沟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之外,还能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学习方法。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身心状态下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基础知识的学习延伸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要实施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当然,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只是一个预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过程及时调整,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我始终坚信:教学设计越全面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越从容,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才会越强,教学效果才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