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架构多维信息世界
2017-03-30孙峥
孙峥
【摘要】本文从技术层面赏析获得2016第20届麦鲁利奇奖特别成就奖、2016纽约媒体节最佳广播节目类银奖的加拿大景观广播剧《班纳曼公园四重奏(人生四态)》。尤其对作品在空间架构上的虚实变换和艺术融合设计上的独到之处,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景观广播剧 虚拟空间 真实空间 架构空间 声音信息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耳朵能够捕捉到的声音信息量远远大于眼睛能够看到的。这些信息给我们环境感。我们所处的环境里有什么人、什么物,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那些东西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移动的物体是什么物体?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我们的脑中便会形成很多根据生活经验产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初步的对人、对物、对事的判断,根据这个判断再去决定是否进一步用眼睛观察。声音给我们的信息量超出我们的想象,或许你设计的图像无法展现,但是声音可以通过联想扩展。
《班纳曼公园四重奏(人生四态)》是一部需要通过听觉联想才能理解的广播剧。制作人称其定位于加拿大纽芬兰约翰大街上维多利亚时代(1865)城市公园的景观广播剧。这个广播剧将虚拟与现实、生活与艺术交融在一起。听众通过一个免费的苹果手機应用程序,在手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定位下,走进公园,听到自动触发的故事。它的节目形式是互动的:听众通过走过的实际景观,产生出特定的叙事线。听众的行走路线决定他们听到的叙事序列。换句话说,这个剧的“剧本”就是实际存在的环境,也就是151年的公园景观本身。
该应用程序在听众的手机上展示一张公园地图,显示虚构的人物通过景观的路线。步行者可以选择跟随一个人物,也可以简单地随意漫步。当遇到其他人物时,步行者可能会改变路线决定是否与他们同行。因此,每个步行者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叙事顺序,形成他/她自己的故事(节目)。我们听到的这个节目是制作人以他自己认为最短的路线行走时形成的故事。
公园里发生的这四个故事由四位作者写就。剧中四个第一人称的角色是虚构的,分别是爱丽丝(Iris)、山姆(Sam)、戈斯夫人(Gossy)、强尼(Johnny),由演员演播。每个故事讲述的事件在发生景观的特定地点由全球定位系统触发。当步行者通过各种标志性建筑时,他们的智能手机会自动触发链接的音频,让听众在所在的现场目睹(听到)虚构的事件。公园里的真实场景作为故事的一部分,而在公园里看到的真实的人可能是想象中虚构的人物。下图为四个角色的四条故事线。
这四条故事线,讲述了四个角色各自不同的生活,还有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他们的朋友、家人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故事线里的男男女女,充满困惑,充满无奈,无力改变别人,更无法控制自己。平静、焦虑、担心、绝望等等情绪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期待引起共鸣的“人牛四态”。
在看似根据制作人随意行走路线而形成的21分钟的声音作品中,制作人是按照上图中的箭头顺序让角色悉数出场,角色讲述的故事内容也有交叉,让这个松散的故事“集锦”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这个广播剧的主创称“将虚拟与现实、生活与艺术交融在一起”是这个作品的最主要目的,这个广播剧虽然结构自由松散,但从整体听感来讲却没有大跳跃,各个段落之间的过渡合理自然,声音表现立体而又简洁。那么,从广播剧的制作角度来看,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呢?作者是如何把制作人的讲述,制作人行走路线以及行走路线上触发的四条故事线串联起来的呢?而且,每个声音角色包含的声音信息如何反映出这个人物的命运,对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情绪展现又有什么帮助呢?
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声音构成,笔者认为,作者充分使用简单的音乐和音响,搭建了真实的和虚拟的两个声音空间,这两个空间中的声音元素隐喻着大量的声音信息,将制作人与故事线、四个角色各自的故事线联系在一起,让时间、空间不受束缚,跟着制作人的脚步自由穿梭,带领听众去领略、触摸、回味。
一、简单的音乐音响构成,复杂的情绪情感展现
故事线是以制作好的音频形式出现的片段,各个角色片段中的音乐音响构成以及传达的情绪情感如下,以爱丽丝、山姆、强尼三个角色为例。
根据剧本,制作人是从公园的东北口,也就是爱丽丝的故事线进入公园的。爱丽丝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三次:
(一)音响:游乐场外景;音乐:钢琴加黑管,调侃谐谑。
(二)音响:游乐场外景;音乐:黑管加钢琴渐渐只剩钢琴,有些紧张。
(三)音响:清晰的电话声音,游乐场外景;音乐:黑管加钢琴,逐渐紧张最后找到走失的“小黄人”后音乐就隐去了,一切归于平静。
山姆是在游乐场附近休息时看到爱丽丝在焦急寻找“小黄人”的,从公园的西北入口到这里,角色的环境音响和铺底音乐构成如下,也同样带来相应的情绪展现。山姆在作品中也出现了三次:
(一)音响:无(空白)。
(二)音响:游乐场音响;音乐:吉他奏出悲伤的旋律。
(三)音响:与爱丽丝一样的外景音响背景;音乐:吉他,节奏加快,大量运用了吉他中的低音拨弦。自拍照片后加入钢琴,缓缓进行,直至结束。时钟滴答声加入与钢琴同样节奏,加入脚步声结束。
强尼是一个因车祸去世20年的鬼魂,在公园中一直游荡,描写他的背景音响和背景音乐构成如下:
(一)音响:风。音乐:漂移的电子乐。
(二)音乐:并不连续清晰的钢琴,随着讲述者的速度加快,钢琴速度加快,音量比较大。
如此看来,环境信息并不多,只是一些孩子玩闹中的游乐场,还有一些辅助表现人物动作的音响,比如手机短信,手机里传出来的电话声、撕纸声、手机拍照声等等。而音乐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不断变化的,配合人物情感做着旋律和节奏的改变。靠音乐的速度与和声变化,以及音响累加,推动角色情绪发展变换,构造角色情感空间。
尤其是山姆自拍后的独白声中,吉他、钢琴、时钟、脚步,音乐和音响像交响乐一样递次进入,合奏交叠,这是震撼人心的合奏。充满矛盾的人生百态,在这恒定的节奏中一遍遍重复,折射出情感上的多维空间。这是否能理解为:生活带给我们的悲伤,时间会治愈它,但悲伤在心中产生的伤疤,却永远无法抹去。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选取的音乐不多,乐器很简单,但与语言相互照耀。音乐是陪衬,但要符合人物性格,音乐色彩要比语言暗淡一些,不用刻意把语言的空隙填满,因为音乐旋律不应是听众的焦点,我们需要的是它产生的情感催化作用对语言讲述进行有效补充。
此外,这部作品制作上还有一些值得借鉴之处:音乐之间调性、节奏和谐,丰富的音色,可以使声音空间鲜活。钢琴和黑管,两种不同乐器在旋律上相互牵制,推动着情节发展。而其对语言的制衡,也体现在重音错位和音量控制上。作品在音乐剪辑上,也有很多衔接上的技巧,比如体现节奏衔接的重音对位,比如可以将两段完全不同情绪的音乐完美衔接的模糊混音法。
二、作品以多种制作手法构建、拓宽、转换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
1.用混响(reverb)、延时(delay)产生的不同空间感,使声音纵深延展。以强尼的背景音乐为例,制作人第二次进入他的故事线后,就出现了钢琴演奏的音乐背景,钢琴声仿佛来自天边。这是将钢琴演奏进行混响延时处理后,加上缩短频带响应和不确定的相位调整后得到的效果。钢琴声音飘忽不定、模糊难辨,立即让人感到人物所处环境是不真实的。人物并没有说他车祸去世的事,但背景音乐却说明了这点。
2.在片花中,制作者用声相分配(pan)带来的空间感定位每个角色位置,拓宽了戏剧场面。
3.作者还运用不同录音手法区分空间。制作人在公园内用类似M-S制式立体声外景话筒现场录音,环境感优异,空间还原度高,但目前最好的外景话筒的频率范围是60赫兹至20k赫兹,而且立体声制式下拾取了大量的环境信息,使得外景中制作人的语言表现出强烈的纪实感,但语言的清晰度明亮度并不高。其他角色是在录音棚里以大膜片的电容话筒录制的,类似NeumannU87的電容话筒以高敏感度的全频段效果20赫兹至20k赫兹,赋予声音温暖、明亮的音质。制作者首先以音质的不同,将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加以区分。
4.在录音时,制作者特别拾取了一些“杂音”,如公园的环境声底噪,踩在草地上的脚步声,以及制作人行走时气息的变化,关话筒的杂音。这些音响在带入角色音响时,让真实环境和角色环境有了明显界限。
5.各段故事之间的切换,完全用真实的脚步声过渡,音量控制打破常规。制作人模仿使用手机客户端时产生的触发音量的大小变化,制作出真实行走过程中的听觉印象。
音频作品内容为王,讲好故事是最重要的。但是,这部特殊的作品(景观广播剧),用有限的声音素材实现架构现实空间、角色空间、角色情绪空间,是作品成功的保证。独特的作品,需要制作者大胆想象,突破传统,更要不炫技、不浮夸,让声音真正反映现实、反映我们的想象,这是最重要的音频制作基准,也是这部作品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