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的未来天高地阔
2017-03-30饶雷
饶雷
【摘要】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5~6日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广播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广播业界、学界同仁就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传统广播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简要概述本次大会开闭幕式、主论坛的内容及研讨成果,同时对研讨会“广播史”“民族广播传播策略”“媒体融合时代的少儿广播发展”“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声音制作”“广播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广播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策略、运营模式”“广播内容传播方式创新”七个议题专设的分论坛,以及《中国广播》杂志社编委会换届活动进行多角度扫描,全方位梳理中国广播发展理论和创新实践进程。
【关键词】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中国广播创新发展
2016年11月5~6日,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召开。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广联合会)会长张海涛、副会长胡占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台长阎晓明、副台长赵忠颖,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博士生导师曹璐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为首届“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征文活动的获奖者颁奖。张海涛、阎晓明、陈文申为研讨会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致闭幕辞。中广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王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王秋,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孙向彤,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俞虹,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等分别在两天的主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昶、副院长丁迈分别主持主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等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浙江、江苏、河南、广西、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广电传媒机构的业界精英,汇聚一堂,产学研一体共同探讨广播发展大计。
本次研讨会以“广播的创新发展”为主题,广播业界、学界专家、学者就在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传统广播业如何更好地创新发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追溯广播本源,树立广播自信
广播以声音为载体,自诞生至今已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一直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有温度、有文化、有力量、有深度、有品质的媒体传播形式,在宣传引导、服务社会、引领风尚、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隨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广播逐渐跨越了狭窄单一的传播定义,不断丰富其内涵。研讨会上,中广联合会会长张海涛在致辞中说,广播的学术理论思想是推动行业前进的重要引擎,要在热运行中进行冷思考,从基本定位、基本规律出发,提炼可复制的、可推广的规律、体系和精神,在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实现扬长避短,减少试错的频率。
阎晓明在《树立广播自信,创造新的辉煌》的致辞中指出,在中央电台、中广联合会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推动下,近年来,大家围绕广播新闻教育与研究、广播经营与品牌建设、应急广播研究等课题进行了充分研讨,碰撞出了思想火花,激荡出崭新观念,结出了理论硕果。
阎晓明强调,我们的广播自信来源于坚实的理论依据、现实的支撑、可以预见的科学技术发展前景,更重要的一点是有一支热爱广播事业、高素质、高水平、久经锤炼的广播队伍,有致力于研究广播理论和开发广播产品的专家学者,还有校园里朝气蓬勃正在为投身广播事业认真准备的莘莘学子。
作为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的承办方,由北京广播学院发展而来的中国传媒大学,因广播而生,以新闻传播为特色,是国内广播学术思想的重要理论阵地。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坦言,信息与传播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中国传媒大学始终没有忘记初心来自于广播。他指出,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对广播电台的重塑拉开了大幕,坚守广播优势,巩固发展成果,树立广播信心,新的“长征”已经开始。
(一)广播借势网络,面临全新挑战
在不变中,广播人应该有自信的底气;在变化中,广播事业应该有重新起航的决心。
中央电台1940年在延安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7套广播频率、两套数字电视频道、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一个音频客户端、一个新闻客户端以及多种微博、微信产品的新型全媒体传媒机构。
“广播不是弱势媒体,广播的未来天高地阔。”阎晓明在会上指出,上世纪80年代,电视的普及给广播造成很大冲击,我国各级广播曾一度低迷。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再一次受到冲击。但是,目前,受互联网冲击最小的传统媒体就是广播。不仅如此,互联网还补齐了传统广播线性传播、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短板,放大了广播时效性强和现场感强的优势,并使传统广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与听众双向互动。从这个角度说,互联网推动了广播的发展。
张海涛表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破解难题的唯一选择,在“互联网+”的大潮下,不进则退,广播业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挑战,这决定着广播未来的发展,是每一位广播同仁和研究学者目前共同关心的课题。
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设立于2009年,由中央电台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起,旨在召集广播业界、学界的同仁共同研究探讨,以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到2016年,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六届。
2016年1月,中广联合会和中央电台联合举办了首届“广播媒体创新发展”主题征文,得到了业界学界的积极响应,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征文活动共收到来稿176篇。经过评选,中央电台蔡万麟的《新型广播需要新型产品——<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之样本意义》、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范易和杨青的《新媒体环境下节目评估与用户精准分析研究——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等10篇作品获得一等奖。
(二)广播不会消亡,实践中寻找答案
上世纪初,广播作为新兴媒体登上了历史舞台。随后,电视的出现,宣告了另一种新兴媒体的诞生。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媒体兴起,再次重新书写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内涵与外延。在这样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巨大变革洪流中,传统广播路在何方,成为当代广播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
对此,中广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广电产品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用户人群的细分有精准的把握和识别,进而进行分析与更新,甚至适度前瞻与预测。要对自己提出如下问题:这些产品是为什么人服务的?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与服务才是他们最渴望的?这些产品可以为他们创造什么价值?这些价值如何实现成功的传递与实现?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及时而准确地采集用户受众的动态信息与数据?
胡占凡强调,未来的竞争态势,将会是内容、介质、样式、平台、渠道的全方位竞争。因为每一位用户都是一个差异很大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社会属性,完全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人生轨迹、教育背景,单一以类别划分的广电媒体产品的供给方式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中广联合会副会长王求引用了英国桑德兰大学传播学教授安德鲁·克里塞尔(Andrew Kfisel)的观点:“广播不会消亡。广播这个老战士还将长久地活着!”那么,如何在媒体融合时代,让广播能够更长久地活下去,并且能够活得更加精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寻找答案。
面对广播的变革,王求谈到了三点思路可以为广播的创新与发展赢得更多空间。第一,从广播的特性上看,其解放眼睛的伴随性特质尚未发挥到极致,其在伴随中提供服务的能力还有待继续提升,其在提供服务中满足情感需求的功能还有待继续挖掘。广播在社会层面上的聚合力和在社会意义上的互通性,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广播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同时也是经营性文化产业。从广播产业的角度来看,还有空间可以挖掘,应该积极探索搭建创新发展的平台。第三,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关系。
王求说:“广播媒体可以借助新兴媒体的形式与模式,扩大受众规模,提升自身影响力,而这些其实都可以为广播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王秋则从广播内容生产的供给侧改革方面演讲,并总结了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提供什么样的广播直播内容,供大家伴随性消费?二是将什么样的内容分发到互联网平台上,供大家进行点播或个性化消费?三是基于内容提供什么样的广告产品、营销服务,供广告主选择?四是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供用户选择?五是要实现这样的供给,我们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机制改革?
浙江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董传亮认为,广播是本土化、服务性、陪伴性、有温度和互动性的媒体,他对融合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副台长、总经理黄信强调:“无互动,不融合。”他说,下一步,江苏广播将依托“大蓝鲸”客户端以及相关联的社交媒体平台,继续以强化互动为主线,探索融合转型,探索更加融合的运营模式,在创造传播价值的同时创造营销价值。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主任孙向彤则选择了一个非常细分的领域——少儿广播节目,畅谈音频内容产品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即强场景、窄人群、聚服务。孙向彤表示,广播节目通过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只要做到内容场景化、人群细分化、服务贴近化,就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商业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表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广播人在不变中看到了广播的春天与自信,在变化中深化着对于变化的认识,不断致力于更好地发展广播。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谈到交通广播时强调,要对内容深耕细作,用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移动互联时代,交通广播的内容不仅仅指以节目呈现的产品,还包括线上线下的服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彩谈了自己对广播理论创新与实证研究的几点认识,她表示:只有牢牢抓住声音和听觉的基本规律,在“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融媒体生态中才能凸显“我”的实在性。要培养“多信源采集、多媒体编辑、多平台分发”的对多媒体的适应性,面对“受众用户化、内容市场化、终端平台化、营销数据化”培养对融媒体广播全价值链的掌控力,培养对“居家收听、移动收听、车载收听”等智能化场景切换及叠加的敏感度。
中央电台主持人海阳发表了题为《海阳工作室进化论》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海阳现场秀》节目能够顺利实现三个品牌发展周期的快速迭代,得益于中央电台的团队化运营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工作室是一种传统媒体人实现内部创业,走向市场的尝试。海阳工作室的成功将为中央电台融合创新树立更加坚定的信心,使廣播真正实现听众向用户的转变、内容向产品的转变,编辑、记者与主持人从内容生产者向品牌经营者的转变。此外,中央电台《难忘中国之声》工作室负责人武俊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都结合实际案例,讲述了广播精品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11月6日上午,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闭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在致闭幕辞时表示,广播声音传播只要有听众的需求在,其功能和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法被忽视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需求也不会消失。所以我们坚信,广播媒体仍将大有可为。
二、分论坛热议创新发展,多视角探究广播前沿
在11月5日下午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的分论坛上,百余位论文作者及与会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分别围绕“广播史”“民族广播传播策略”“媒体融合时代的少儿广播发展”“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声音制作”“广播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广播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策略、运营模式”“广播内容传播方式创新”七个议题展开高质量的学术研讨。其中,“广播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广播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策略、运营模式”“广播内容传播方式创新”三个分论坛是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2009年设立的核心议题。“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声音制作”“民族广播传播策略”和“融媒体时代的少儿广播发展”是三个特色论坛。“广播史”“民族广播”“少儿广播”等类型广播的研究与成果展示,也承载了几代人的感情和回忆,是此次盛会的一大亮点。
(一)分论坛研讨精彩纷呈
在“广播史学”分论坛上,从上个世纪20年代的苏州评弹与广播的渊源,到国共合作时期广播发挥的重要宣传作用,既有对我国广播发展近30年的宏观阐释,也有对当前广播发展新现象的涉及;同时比对国外广播发展的经验,认为谈论广播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广播历史发展规律,探索今天广播高度创新和突破中的界限和边缘地带。正如中广联合会副会长王求所强调的:广播史学研究是一个小学科,是一个冷门,但这个小学科、这个冷门却有着重要意义。虽然广播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中很多具有根本性、规律性的内容没有发生改变。研究广播史学,就是为了揭示这些规律,启发当下的思想,指导当下的工作,推动当下的创新。此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哈艳秋聚焦于广播的阶段史,对国共合作背景下抗戰广播宣传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总结,指出抗战时期广播这一“新闻武器”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果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难忘中国之声》工作室负责人武俊山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广播纪录新闻制作的角度,对广播媒体见证历史、记录历史、抢救历史声音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建设声音纪念馆的崭新议题,令人耳目一新。
在“民族广播传播策略研究”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广播从业者和研究学者济济一堂,就民族广播的现状与未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中央电台民族节目中心主任赵连军表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它的传播效果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位一体,也就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媒介主体,为少数民族受众提供权威主流的信息供给平台、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阵地、一个多元立体的民族特色展区和一个强劲有力的民族认同工具。”大家一致认为,民族广播地区所处的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前沿阵地,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主战场,其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广播的发展有压力,也更有机遇,民族广播大有可为,大有前途!
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少儿广播发展”分论坛上,各位代表通过对中央电台《小喇叭》节目60年来精益求精、踏踏实实地做好对少儿传播工作的回顾,更加意识到:儿童广播必须确立“为儿童服务”的意识,同时要时刻与时代同步,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打造出全媒体的儿童广播。正如中央电台新闻节目中心专题部副主任李晓冰所言:“《小喇叭》60周年,这是一种荣誉。希望少儿广播的同仁能一代一代地把少儿节目做好做强,也希望《小喇叭》能在机制体制上得到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能在保护好版权的前提下运用好新媒体和自媒体,扩大影响力。”
“融媒体背景下的广播声音制作”分论坛特别选择在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学院的录音棚召开,中央电台技术录制中心采录部主任孙峥主持论坛,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建刚作为学界点评嘉宾与各地广播从业者及院校代表热烈交流。此次分论坛邀请了声音制作领域各环节的专家与现场观众共同探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通过更完善的技术、更宽广的视角、更创新的理念去制作层次更为丰富、指向性更强、更为受众喜爱的声音产品。广东省星海音乐厅战略运营总监、首席录音师杨震从业界的资源供应角度为大家阐释了声音产品在文化传播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在现场为大家播放了他所制作即将发表的声音作品。富于层次感的音响直接抓住了现场观众的耳朵,环绕不息的音乐让分论坛的参与者仿佛置身音乐厅。曾承担2008年奥运会及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录音工作的中央电台一级录音师林强军也通过实例分析,现场讲解了广播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观众们仅从其一个片花的制作中就充分体会到了业界专家工作的严谨及对新时代广播发展的思考精神。
“广播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分论坛的讨论积极热烈,参会的学界代表从应急广播、数据库、全媒体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希望在学科建设、理论设置、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与广播业界的合作,让广播的人才队伍“备而能用”。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孟伟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并表示:“做研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30岁正是奋斗和积累的时期,用10年的时间去努力拼搏,换来的是你40岁之后的开心和快乐。”
“广播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策略、运营模式研究”分论坛针对听众、用户、粉丝,客户端、知识产权,音视频直播、点播、转播,广播传播的情境化,重塑新型主流媒体的广播理论创新与建构等最前沿的广播媒体热点展开讨论。在关注前沿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在融媒体发展格局下广播媒体在新闻舆论引导中可能开发的潜力。同时也涉及广播在青年人和社会中坚力量中如何保有优势收听的传播策略;希望业界先锋能够突破传统广播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张扬广播发展的大格局。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邓忻炘通过引入美国广播电台的一些实例,指出广播决不能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不求进取、凑合了事。广播在社会生活中有巨大的影响力,有着特殊的公益属性,而且互联网为广播收听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与可能。所以广播人更应该利用这些优势,让内容更加直接地和受众挂钩。我们始终要明确广播电台是一个传播机构,机构永远大于个体。
在“广播内容传播方式创新研究”分论坛上,30多位来自广播学界和业界的学者、记者就广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创新进行了四个半小时的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广播+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声音,重构声音价值;守住广播根本,勿忘声音为王;立足优势资源,建立广播自信;从“相加”到“相融”,创建新型广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电教研室主任周小普强调了“声音魅力”的重要性,她总结说:第一,新媒体时代不仅仅是资金众筹,其实内容也应该进入众筹时代;第二,要开发多场景的应用,传统广播媒体应该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把我们的专业内容分层分级、精准推送。第三,形式上的改善非常重要,现在节目中插播的广告实在太多,大块的切入、不断的重复、有时还用特别难听的声音,这是在惩罚收听传统广播的人。新媒体时代最重视感受,希望广播能重视声音的魅力、重视用户体验。
(二)《中国广播》杂志编委会换届
《中国广播》杂志在本届研讨会上以分论坛的形式完成了杂志社编委会换届,换届会由社长覃继红主持。中广联合会副会长王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中央电台副总编辑刘晓龙、中央电台总编室主任潘晓闻,以及来自业界、学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王求副会长为《中国广播》第三届编委会委员颁发了聘书。他表示,我们有一支致力于研究广播理论和开发广播产品的专家学者,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需要声音洪亮的人民广播。媒体融合的时代需要广播人有新的贡献、新的创造。让我们业界和学界一起努力,探索中国广播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祝燕南主任肯定了《中国广播》在国内广播发展中的作用,是中国广播理论发布第一平台。中央电台副总编辑刘晓龙在会议上高度肯定了《中国广播》23年来的发展,他说:“近年来,报刊业出现了萎缩,专门研究广播理论的刊物更少,而《中国广播》杂志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下发展壮大,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护它、丰富它、壮大它,让它成为我国广播领域的一块绿意盎然的理论春天。”他鼓励杂志编辑人员再接再厉,借力新一届编委会专家学者的经验与智慧,提升文章质量、扩大稿源、强化选题策划、提高杂志知名度,为刊物发掘、培养优秀的作者,扩大《中国广播》理论辐射能力。
本届编委会委员多为传播业界和学界专家学者,他们纷纷对《中国广播》的发展建言献策。浙江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董传亮认为,《中国广播》23年来对广播业界工作者给予了很大的扶持与帮助。近年来策划的主题内容紧跟广播改革热点,希望《中国广播》发挥广播智库作用,为广播转型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副台长、总经理黄信说:“《中国广播》给业界同仁以学习与指导值得肯定,地方广播尤其需要《中国广播》这样的引领,对开拓业界人士的眼界大有裨益,《中国广播》刊载的许多广播案例都值得业界好好学习和推广。”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刘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参照国际先进国家媒体发展,对国内传统媒体发展提出建议,强调一定要加强广播知识产权保护,并希望《中国广播》在此方面做出贡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曹璐、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对杂志的未来给予了厚望,鼓励杂志不仅指导业界,更应与学界联合,使产学研一体的广播研究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电教研室主任周小普希望能加强杂志和高校院系内的合作,組织高校教师、学生和杂志社的编辑一起深入业界、协作调研,增强学术研究的含金量和普惠性。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张兴茂、云南广播电视台原台长覃信刚建议《中国广播》杂志开辟专栏,多向业界采编人员科普最新的传媒热词,或者以“办班”的方式对地方台业务员工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提议杂志根据传媒现状重新设置栏目,他们希望杂志可以开设一个介绍“优秀广播人”的专栏,把他们预见性的思想、极富成效的做法推荐给传媒界同仁,让《中国广播》真正成为广播人的“思想家园”。
本届研讨会的分论坛议题丰富、设计紧凑、讨论热烈,传媒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记者编辑们深入交流了思想,掀起了一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头脑风暴”,对广播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