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表情符号的传播流程及其流行成因探究
——以和为例

2017-03-30肖子昕

传播与版权 2017年1期
关键词:表情符号人际符号

肖子昕 严 俊

微信表情符号的传播流程及其流行成因探究

肖子昕 严 俊

微信表情符号是在微信交流中所使用的图形符号,其含义在近几年有较大的演变与发展,并在网民群体尤其是青年人群体中广受欢迎。以和两个典型的微信表情符号作为切入点来对微信表情符号的传播流程以及成因进行探究。

微信表情符号;传播流程;流行成因

[作 者]肖子昕,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严 俊,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网络表情符号则是指网络非语言传播中的图形符号,而它对应的英文专业术语为Emoticon,是将情绪(Emotion)与小图标(icon)进行了精巧的融合。具体来说,是指运用图文、动画等手段所模拟和再现出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动作,及卡通化的事物、自然现象等[1]。本文尝试界定微信表情符号的定义:微信表情符号是指在微信交流中运用图文、动画等手段模拟和再现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动作,及卡通化的事物、自然现象等的图形符号。

根据腾讯2015年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达5.49亿,是继QQ之后中国的第二大社交软件,其中使用微信表情符号的用户占比达43.7%,表情符号已经逐步成为微信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微信表情符号在结构、含义、使用上都有了较大的演化。

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网络表情符号的研究相对较为完善与详尽,缺乏专门针对微信表情符号的系统研究,且少有以少数典型表情符号作为切入点进行传播流程以及其流行成因探究的。本文借助传播学、符号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和两个典型的微信表情符号作为切入点对微信表情符号的传播流程以及成因进行探究。

一、微信表情符号含义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与表情符号的演变与发展一样,微信表情符号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产生与流行阶段

美国传播学家雷蒙德·罗斯认为,在人际传播活动中,语言符号只占信息传递总量的35%,其余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而其中面部表情传递着55%的信息。网络人际传播是以电脑为中介的文本化的传播,身体始终是隐匿的,发送者使用键盘传递数字化编码后的信息,接受者通过电脑显示屏进行解码,身体语言等非语言符号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7]。而网络表情符号恰好可弥补这种空缺,尤其是面部表情。一开始的表情符号形式分为美式ASCII以及日式颜文字。美式ASCII字符是以键盘符号表现情绪的,且所用键盘符号及其组合较为简单,如(表示皱眉等。而日式颜文字则受日式漫画的较大影响,图像呈现较为夸张可爱,如@_@等。键盘符号使得表情符号逐渐图像化,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卡通化的图片表情开始被大量地应用于网络交流中。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正是由于人类大脑把这些虚拟表情符号当作真实面部来处理,才使得这些表情变得流行起来。

日本即时通讯软件Line在全球拥有超过2亿用户的,它在2012年4月底率先推出了表情商店,有超过250种特色贴图和表情,在此后的一年多内,Line凭此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营收。模仿Line的形式,2013年8月,微信也增加了表情商店。伴随着近年来国内娱乐倾向越来越明显,戏谑恶搞成为一种风气,夸张、可爱、和真实表情有一定相似程度的微信表情符号通过各种因素的推动,在网络世界风靡流行。腾讯公司2015年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使用微信表情符号的用户占比已达43.7%。事实上,网络表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大都拥有自己专业的表情设计团队,尤其是像微信这样的聊天、社交软件应用。为了顺应时代的娱乐化发展趋向,微信表情商店还推出了多款漫画风表情以及知名艺人和明星的表情,形式多样的表情包也在微信中愈发流行。同时,微信的经典表情如与的含义与用法也在长期的使用中有所演变与发展。

(二)第二阶段:含义的演变与发展阶段

但是,这两个表情符号演变与发展后的含义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却并非通用,尤其是在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中。微信表情符号的使用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而非所有网民,受众因为生活圈子、经验、价值观、世界观、语言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对微信表情符号的使用也会有所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不同代际的沟通中,此现象在同一代际中也存在,但较为少见。例如老一辈网民对以及表情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其最初的含义层面,如即是代表微笑,表示友好、心情愉悦等,而则是表示告别。因此当不同代际的人群使用这两个表情进行沟通时,往往可能会由于对表情含义的理解不同引起歧义,导致沟通障碍,甚至造成沟通双方之间的不愉快。

正如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符号是一个双面的心理实体,其一,它是一个指代系统,语言符号,既能指;其二,它还包括一个蕴含意义的系统,既“所指”[3]。能指即形式,所指即意义,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符号具有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明示性意义是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暗示性意义则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6]以及的应用也符合这一语言规律。它们最初的含义即其明示性意义,是微信社交平台这个文化环境下多数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和有着共同的联想的意义,而其经过演变与发展过后的含义则为符号的暗示性意义,是少数群体基于自己的联想而在小范围内使用的,因此对其理解难免会有差异。

对同一个符号或同一组符号构成的文本,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这说明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收到的意义同样也未必是一回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二是由于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以及与对象事物的利益关系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也会形成符号文本自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文本的意义产生制约。[6]例如,年轻人和年级较大的长辈对于和的理解以及运用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两个表情符号在两个群体交流中的应用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甚至恐慌,因此能够意识到这个差别,对于网络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第三阶段:消退阶段

新事物的产生与演变发展往往与新问题的产生相伴相生。微信表情符号的发展符合时代信息化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演变与发展以适应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与认可。尽管如此,微信表情符号在传播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表情符号的生命力大多难以持久,许多流行一时的表情符号可能往往会由于新兴的表情符号而逐渐被人遗忘和抛弃,而像以及这样的经典表情由于其形象的简洁性,含义的多义性以及使用的方便性,而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并流行至今。第二,一些微信表情符号含有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可能会造成对网络世界的污染以及对接收者的侵害。第三,除了和等微信自带表情外,大多微信表情符号使用或真实人物或动漫人物进行创作,此中涉及的版权、肖像权等问题也还有待探究。

二、微信表情符号的流行成因探究

尽管微信表情符号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微信逐渐形成自身的强大影响力和覆盖力的同时,微信表情符号愈发风靡,形成自身独特的影响力与覆盖力,对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网络虚拟交流空间里的身体缺场

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人们可以利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非文字符号来辅助沟通交流。前文提到,面部表情在人际传播中传递着55%的信息。梅拉宾(Albert Mehrabian)等学者也认为,面部表情最具信息冲击力,并远远超过声音和言辞。[5]而在微信等网络虚拟人际沟通过程中,单纯通过手机或电脑屏幕的文字交流,往往难以捕捉到对方更多的隐含信息,有可能出现传播学中的“交流暗示缺失”的现象,增加了人际沟通的障碍。而如果使用微信表情符号,则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简练的图形来传达更多的隐含信息,从而简化传播过程,减少阻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网络虚拟空间中身体缺场现象的存在,微信表情符号也可能会成为传播者掩饰真实心理状态的工具,促使交流双方之间出现一定的交流断层,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二)弥补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情感缺失,调动交际积极性,活跃气氛

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非文字符号往往包含着大量情绪信息,而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如微信中,由身体缺场引起的非语言符号信息的丢失致使情绪的缺失,使得网络人际传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有所折损。早期对网络交流中情感表达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网络中要比实际生活里的自己,表现得更冷漠、就事论事、易怒。而当人们使用微信表情符号时,其实是在利用隐喻这一思维工具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具象化[4]。表情符号是对人的面部表情或者动作的模仿,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与情绪感染力,具有娱乐消遣的效果,较易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双方的感情联动,活跃气氛,调动交际积极性。年轻人喜欢在微信中使用表达自己的苦闷、抑郁的心情,在传播双方对于表情有着共同理解的情形下,受传者更能与传播者感同身受,从而能与传播者更好地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同时由于这个表情带有一定的自嘲意味,因此有时也能使人发笑,苦闷心情得以缓解。

(三)寻求群体的身份认同,展示个性和实现自我

网络人际传播因其虚拟性以及匿名性等特征,使得许多原本在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甚至不相关联的社会群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关联,获得了表达上的自由、地位上的平等。但与此同时,由于不用的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的身份、财富、地位等的差距,话语体系有所不同,因此个人在网上亦会积极寻找能够融入的群体以获得身份认同。而微信表情符号的使用正是网民群体追求个性、寻求群体身份认同、实现自我的体现。尤其是使用网络交流的主力军——青少年群体。青年人会通过网络表情符号来赢得别人的认同,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品位。有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以上(72.6%)的研究对象认为使用表情符号会得到同龄人的认同,超过四成(42.2%)的人表示自己使用的表情符号来自朋友推荐或受其影响,这也是青少年群体利用表情符号来获取身份认同,展示和实现自我的一个间接证明[1]。与的演变一开始是在朋友圈及聊天中出现的,迎合了青年人标新立异、自我张扬、喜爱吐槽的特点,从而广泛传播,后来甚至出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也体现出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四)媒介使用表达手段的匮乏,传播大众化的体现

现如今,网络环境下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身份的限制,打破了身份、地位等的限制,媒介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大众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而不同的阶层之间由于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经验的不同,在交流时可能会出现沟通不畅等问题,影响交流的速度与质量,此时,简单易懂的表情符号可以为双方的继续沟通提供一个桥梁。

(五)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商业化操作的推动

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Photoshop等修图软件的发展为微信表情符号的发展以及流行提供技术支撑。在微信表情符号愈发受欢迎的同时,众多商家瞄准了这一商机,利用微信表情符号进行商业推广。例如,电影《小黄人大眼萌》在宣传期就联合微信推出了相关主题的一系列微信表情符号,对于电影的宣传有着较大的助力作用。还有一些当红艺人如李易峰、吴亦凡的付费专属微信表情也引发了粉丝的购买狂潮。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微信表情符号愈发丰富与多样化,而商业化操作的推动使得其能够在网络世界中越来越受欢迎。

三、结语

当今时代,“不好笑的东西不值得关注”的倾向日趋明显。而网络表情符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娱乐消遣。有研究者曾提出,表情符号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娱乐化图像符号。过量使用表情符号,会使谈话的无意义性增强,信息交流的有效性降低,某些情况下,表情符号已经成为网络交流的噪音。因此,未来表情符号的发展,可能不是趋于丰富和复杂,而是简化和简洁[4]。

回顾微信表情符号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经过近几年的演变,已经越发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除了与等多款经典表情符号,还有各种动态表情。但是,与的流行,一定程度验证了前述的说法,无论如何,符号是人类表达的物质载体,从表达的经济性来看表情符号有其存在的意义,用更加简单的符号表达更为丰富的寓意,是语言发展的趋势,从语言发展的长河来说,这只是一朵微小的浪花,也能窥见整个社会的光影。

[1]叶云.网络表情符号的流变与延展空间[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鲁瑶,吴佳妮.网络表情的传播现状及成因探究[J].经济视角,2009(11):70-72,78.

[3]石慧.网络表情符号的符号学解读[J].群文天地,2011(7):74.

[4]赵爽英,尧望.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新闻界,2013(20):30-33.

[5]苏宏元.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7-5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9-41.

猜你喜欢

表情符号人际符号
微信表情符号写入判决:你发的每个表情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学符号,比多少
世界表情符号日
“+”“-”符号的由来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变符号
这个表情符号,你用对了吗
表情符号玩上瘾 时尚爱尝鲜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