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思考

2017-03-30王淑芳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声乐民族院校

王淑芳,李 沙

(长江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重庆 408100)

□教育教学研究

地方院校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思考

王淑芳,李 沙

(长江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重庆 408100)

民族传统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源泉。促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地方院校声乐教育的应有之责。地方院校声乐教育主动服务地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可有效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声乐教育;民族;传统声乐文化

一、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是声乐教育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独具特色的体现。声乐文化属于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声音、语言的形式来反映和体现人类思想、情感、审美、精神的文化形式。由于生存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经济基础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声乐文化。民族传统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是声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对优秀的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与挖掘,是地方院校音乐教育的一个天然使命,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利用所在地区独特的民间文化资源来丰富音乐教育内容,把地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纳入声乐教育之中,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引领地方文化的传承创新及交流互动。

从供给侧的角度考察,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生源大多来于本地区,学生在地域风俗文化的浸润中成长,故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特定内容的理解、风格的把握和语言的运用等享有天然的优势。学生毕业后,也都基本回乡从事音乐文化教育,并承担收集、整理、传承和发展创新民族传统声乐文化之重任。因此,地方院校的声乐教育教学不能仅注重建立在普通甚至偏西化的声乐理论基础之上的一般性声乐教育教学,而应兼容并包,中西合璧,坚持“服务地方”,努力培养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音乐人才。

二、地方院校声乐教育中民族传统声乐文化因素的遮蔽与缺失

(一)音乐教师队伍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积淀不足认识不够

地方院校声乐教学要强化民族传统声乐的文化因子,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师在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方面的积淀。目前,地方院校声乐教学师资均来自各院校的培养,基本属于聚集在金字塔尖的学院派,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普遍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学习、挖掘、研究缺乏系统性,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发展的紧迫性缺乏认识。声乐教师知识结构显得单一,过分强调专业性,教学中仍沿用独立音乐院校的、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以“精、尖”表演专业人才的规格和要求来培养基础教育音乐师资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观念,会导致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也滞碍了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播。

(二)课程载体中声乐文化建设滞后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的媒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声乐教材选择首先应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且有特色的经典作品,并在音乐技能要求上应与学生技能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但目前的民族传统声乐教材内容单一,缺乏中西传统文化的合理搭配,学生接触的多是艺术歌曲或被改编的民歌。即使是地方民族民间教材,学生也只能从中掌握一些关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的基本常识和欣赏到少量的作品,传统音乐作品占用的比例过少且学生也不感兴趣,因而制约了学生对传统民族声乐作品进行歌唱与情感体验的空间。而且,地方民族民间教材上收集整理的声乐作品,基本没有保留相应的音像资料,而绝大多数教师自身也不能诠释其韵味。教师即使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演唱,也难于做到从文化源头上探究歌曲的艺术意境,也不能从歌曲演唱技术上展示文化的魅力。少了作品原有的色彩和韵味,教学就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和认识到传统声乐的艺术美感和价值。

(三)声乐教学中文化品位缺失

学校音乐教育是声乐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领域,学校的声乐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声乐传播的质量。声乐教学中“重技轻艺”以及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重视不足,直接影响着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方面在当前的地方院校声乐教学的技术传授中,以意大利“美声唱法”风格为代表的发声训练方法被广泛采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被广泛认可的“科学”的演唱美学标准。这种借鉴西方声乐训练方法为训练基础,以西方声乐演唱技术、审美规范为评判的标准,已俨然成了院校声乐教学的唯一“标准”。毋容置疑,借鉴“美声唱法”风格,对提升我国的声乐艺术水准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重美声、轻民族声乐和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现象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注重了声乐艺术共性,而个性和特色不足,也严重阻碍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忽视了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导致“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学生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认同感不强。

另一方面是传统声乐教育重技能、轻文化,对传统声乐文化认识不深入。学生只接触到少量的民族民歌作品,只能掌握不多的民族声乐知识和歌唱技能,而对作为民族传统声乐文化重要载体的戏曲、曲艺的演唱技术的掌握几乎是空白。从学生接受传统音乐的影响来看,学生从小接触的西洋音乐较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与体会较少。就以全国青少年学器乐的统计来看,钢琴占的比例远远超过中国其他的传统器乐,这也潜移默化的阻碍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由此,即使学生进入了音乐学院,在西方的以十二平均律为律制的古典音乐的先入为主的影响下,要听辨中国传统的三分损益律的音乐律制来说并不适应,更谈不上喜欢。同时,中国传统声乐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乐器与人声的完美结合上,学生对乐器的认识不足,就更难以对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词牌理解和民歌演唱中跳音、滑音、颤音的技术掌握及歌词韵味处理等歌唱要求。这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传统声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同时,教师较少从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学科视角去探索发掘民族传统声乐的前世今生,导致学生在传统声乐艺术学习方面只重模仿与复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声乐教学与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脱节。

三、声乐教育中如何强化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思考

(一)重塑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教育观

树立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自信。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声乐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绝离不开本民族丰厚的精神土壤。音乐教育者应熟悉本地民族的传统声乐,了解本地区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家乡的歌就是本地方的歌,拥有地方语言、地方文化内涵的歌。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民族传统声乐作品,家乡的歌曲,正是本民族精神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曾说过,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学会通过音乐表达了我们的文化方式。声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继承、发展地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能力。声乐教师要主动了解传统民族声乐的旋律、吐字与风格,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曲艺和民歌艺术融入到课程内容和教材之中,加强对传统声乐系统性知识的掌握,不断改革教育手段与方法,帮助学生从传统声乐的特点如何发声、咬字吐字入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即录音、录像等手段掌握传统声乐演唱的音乐、语言、流派风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创造性和表现力,提升学生对传统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接受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树立起文化自信心。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具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高水平音乐人才的养成往往离不开地方民族音乐的滋养,从我国歌唱家彭丽媛、宋祖英、吴碧霞等人的歌唱技术水平、文化积淀、艺术修养来看,无不是以扎实的传统地方戏曲文化为根基。彭丽媛从小就学会了地方戏曲——山东梆子,这让她在民族音乐上有了很好的根底;宋祖英出生在传统文化氛围很浓的湘西苗族土家族地区,成长环境让她具有扎实的传统声乐艺术演唱基础;吴碧霞也是从小在具有花鼓戏的家庭氛围中耳濡目染地接受了传统民族音乐教育,她在舞台上的完美表现得益于父母从小对她进行的戏曲手法的训练。她们成就的取得与小时的艺术滋养密不可分。

(二)充实声乐教育中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教学内容

1.收集资源,编撰民族传统声乐教材。增强教材的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成分,学校可利用采风和艺术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下基层零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气息,体验传统音乐中蕴含的情感、精神、审美以及价值取向。通过收集、整理、研究本地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资源,选择内容积极向上、曲调优美动听的曲目,鼓励师生根据需求在保留了原作品的音乐旋律、风格精髓的基础上,大胆改编和创作声乐作品(如地处渝东南乌江流域的某高校自主编写的地方教材《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就为渝东南乌江流域的地方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融入声乐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夯实民族传统声乐文化功底。同时,校地要强化沟通,共享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资源,既传承发展民族传统声乐文化,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2.设立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课程。谢嘉幸说:“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象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为此,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目前,地方院校声乐教学水平普遍以西方音乐为参照系,对于我国传统声乐则关注不多,这也是导致声乐教学与传统声乐传承发展似乎“关系不大”的重要原因。鉴此,地方院校在开设民族传统声乐相关课程时,在内容上应突出“民族特色”,讲究“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要围绕特色理念,开设民族文化欣赏、传统声乐演唱教学与实践等课程,挖掘音乐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在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课程的建立方案与实施中,可以借鉴其他高校对地域文化纳入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一些经验。如徐蔓的《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张凤华的《地方音乐文化与高师音乐教育的整合研究——以晋中地方特色音乐与师范教育为例》,王珊珊的《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课程建构探索——以河南省为例》等为传统声乐文化引入课程提供了思路。另外,通过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收集、整理、编创等引入某高校课堂教学课程《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让学生掌握地方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等作品的演唱风格与文化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对地方声乐的研究,呈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3.改进教学手段,丰富传统声乐的教学内容。鉴于以往地方院校传统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单一、且主要以传授声乐技能为主、忽视民族传统声乐文化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这一情况,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促进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传统的声乐和技法的经典作品。为此,要正确处理好借鉴和继承的关系,要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手段和方法,在声乐教学中增加中国经典艺术歌曲、民歌小调、戏曲等传统音乐的内容。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训练同时,注重中国民族传统声乐在呼吸、发声、咬字、吐字、共鸣腔分配的学习和研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声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民俗活动三方有机结合,将促进传统声乐文化的发展落到实处。例如在重庆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的文体展演中,土家族摆手舞作为开场表演节目,其音乐以地方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的音调将浓郁的地方色彩、淳朴的民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大型文体活动将课堂教学(学习摆手舞)—课外活动(大型艺术展演)—民俗活动(土家族的宗教祭祀)融合起来,促进了地方特色声乐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学生在跳摆手舞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同时将传统声乐文化的艺术魅力深深扎根于心。

(三)打造民族传统声乐文化实践教学平台

1.设立文化体验中心,建立专业团队,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地方院校的教学、科研应把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立足点,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产业建设。要与基础教育机构、文艺团体等加强合作,设立本土音乐文化研究基地、声乐文化体验中心等;组建艺术创作团队、表演团队,积极组织师生参与“校地”艺术交流活动;定期与戏曲大家、民间艺人等开展文化交流,逐步建成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传承实践基地。例如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重庆市彭水县文化机构创建了“民间歌舞文化创作研究基地”,通过校地合作很好地将传统的地域文化融入院校的音乐教学体系之中,同时地方传统民间歌舞在学校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在节拍、技巧、美感方面有很大提升。

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现代化有效传播途径促进民族传统声乐的传播。搭建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平台将优秀的民族声乐共享,开展大型民族传统文化表演,举办传统民族声乐比赛、校地合作节目展演等形式促进传统声乐文化的展演与传承,让民族传统声乐文化在创新发展中得以传承。

2.参与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基因,也是此地区别于彼地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地方院校可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组织动员师生参与打造地域精品文化。以重庆市为例,武隆县由张艺谋领衔打造的“印象武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根据民族英雄秦良玉故事创作的“天下黄水”,“摆手舞之乡”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立足当地“非遗”项目推出的摆手舞、民歌等“非遗”展演,无不成为游客青睐的旅游文化项目。而地方院校也可借此平台,加强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品牌的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实现“校地”合作的双赢。

[1]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徐琨,张小军.传统音乐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2(7).

[3]吴磊.高校声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J].民族音乐,2010(2).

[4]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EB/OL].http://www.hongxiao.com/dy/Article/zhuanjia/xiejiaxing/200803/4194.html.

[责任编辑:庆 来]

G642.0

A

1674-3652(2017)03-0097-04

2017-03-25

王淑芳,女,重庆涪陵人。主要从事声乐教学与表演研究;李沙,女,湖北襄阳人。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声乐民族院校
我们的民族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