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教学反思

2017-03-30田贵敏徐巍巍牛金钟

成功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学时实验课

田贵敏 徐巍巍 牛金钟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教学反思

田贵敏 徐巍巍 牛金钟

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达到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实验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加强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一直是物理实验教师努力的方向。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就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反思,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工科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物理实验》是进入高校后的第一门实验课,既是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也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学好大学物理实验课能为后续的实验课程以及不久的将来从事实际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中学里,物理实验仅仅是物理理论课的一部分。进入大学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更别说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前几节课的绪论课程中着重介绍这门课程,强调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提高课程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

充分认识到大学物理实验课的重要性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要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

首先,实验前预习要做好。我们的每个实验用三个学时的时间去完成,第一学时是实验教师就某实验的实验原理及实验仪器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第二第三学时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第一学时讲完实验理论到第二第三学时的操作中间会有半周或者一周的时间,学生要利用这段时间认真预习,写好实验的预习报告。实验教师容易忽视学生预习报告的书写。而实际情况是如果学生预习不好,实验操作就很难独立完成,所以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预习。除了检查学生写的预习报告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的回答情况直接影响他该次实验的成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前的预习。

其次,实验具体操作中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验中,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实验的具体操作有两个学时的时间,学生们两人一组来完成实验,实验教师负责指导答疑。这一环节如果实验教师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学生中总会有一些人滥竽充数,所以教师要加强监督并给予有效的指导。有些学生参与不到实验当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学阶段极少动手实验,动手能力训练不够,这样的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及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必定会对实验操作抱有极高的热情。就实验教师本身而言加强巡视监督也能让教师在实验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准确的评估,督促学生认真地参与到实验中,有效地完成实验。

最后,提高学生分析误差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完成实验过程只是完成整个实验的第一步,而处理实验数据才是结束实验的重中之重。在批改实验报告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实验数据处理不够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认识不到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二是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欠缺。鉴于以上两点,我们首先应该对学生强调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这一部分知识的讲解。另外在学生前几次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教师要着重批改实验数据处理这一部分的内容,不合格者要让其反复修改,直至达到要求,从教师的行动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并且在反复修改中让学生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实验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素养,认真对待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持续不断地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才能使《大学物理实验》这门课程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应有的重要作用。

田贵敏,1980.12-,女,河南濮阳人,本科,实验师。研究方向:半导体量子点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学时实验课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