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2017-03-30王燕飞
王燕飞
(山东省莒县医药公司,山东 日照 276500)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也呈逐年升高趋势[1]。本研究旨在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发应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49例;患者的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6.8±2.7)岁;试验类型为回顾性分析试验。
1.2 方法
总结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的累及系统和器官以及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 果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属器官损害(45.0%)和过敏等全身性反应(26.7%),约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1.7%,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5),如表1所示。
3 讨 论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用药物疗效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毒副作用小,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通过抑制细胞壁黏肽合成酶,阻碍细胞黏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无法形成,使菌体在体内渗透压的影响下出现膨胀裂解。因此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仅对有细胞壁的菌体起作用,对人体细胞影响较小,且对支原体、衣原体等无细胞壁菌属病原体同样不起作用[4]。
本研究通过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属器官损害(45.0%)和过敏等全身性反应(26.7%),约占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1.7%,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5),上述结果提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约占45.0%,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斑丘疹、皮疹、皮炎、瘙痒、荨麻疹等,其次全身性损害,约占26.7%,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过敏性反应等。其他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小。
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在于不合理用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的作用原理在于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若对病因不明的感染症状使用该类抗生素,不仅可能无治疗效果,还可造成病程延长,耽误疾病治疗;若抗生素的使用过程过长,同样可能引起细菌耐药,诱发防二次感染;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抗菌效果,同时还可以增加不良反应。总之,临床上应根据细菌学检查选用抗生素,尽量选用窄谱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发生。
表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n,%)
[1] 周全魁.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1)∶12-13.
[2] 钟凤宜.50例儿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8)∶106-106.
[3] 陈小铭.某院45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38)∶3626-3628.
[4] 张 涛.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7,7(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