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赏识促自信,走轻负高质之路

2017-03-30潘玉芬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潜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强调“以生为本”的大环境下,生发出了各种各样以“学为中心”为核心的课型,无论哪种课型,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学校推出了任务单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同时,贯之以“赏识”教育,学生的自信力被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兴趣高涨,课堂真正实现了高效率。

一、去掉华丽的羽衣,赏识以素课为依托。

“素课”是一种简约的课,语文教育因素太多,内容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失,才能更好地有所得。而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都较为薄弱,冗杂的课堂教学内容无疑只能增加他们的负担和压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五“简”: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洁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教学评价。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地走进语文课堂,在走出语文课堂时又都能有所收获。这是提高他们自信心的最简单而又最有实效的方法。我想,这也应该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他们不同时间不同的需求。而我才能在最简处把握学生的闪光处,挖掘他们的潜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真正的“素课”也应是一种生本课堂,过去的语文教学之所以“高耗低能”主要在于老师讲得多,学生说的少。课堂几乎成了展示老师技能的舞台,而不是学生锻炼语文能力的场所。老师的妙语连珠,只能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即,而老师的抛砖引玉,也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我想这种大智若愚、大音希声的教法远胜于教师喋喋不休的满堂灌。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当中,我尽量放低自己的姿态,让自己扮演一个笨笨的语文老师的形象。

二、转差促优,赏识以小组合作为载体。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建立,一般以6人为单位建组,其中,2名优生,2名中等生,2名潜质生。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人人参与,共同提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当中,我尤其关注组内潜质生的学习状况,无论是在独立思考之后的回答还是小组合作探究之后的展示,我都优先给予潜质生回答的机会。当然,我多让潜质生回答一些知识性问题,更多注重他们所提问的问题及回答的情况,多次鼓励他们,并尽量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使其在心里上获得自信与成功的经验。比如我经常会如此评价潜质生的回答:“虽然你的答案不是很完整,但是你的普通话真好,老师觉得你可以与播音员一比高低。”“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这位同学听得多认真。”“老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在一天天的提高。”“虽然今天我们回答错了,但是你的声音真的很洪亮,精气神很好。”……对于每一个有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潜质生,我都会仔细观察并用心发现他的优点,并用欣赏性地语气加以表扬。让潜质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并由此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学优生所担任的职位往往是小组长,在平时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在每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潜质生的发言和展示其实是代表着整个合作小组的智慧,老师对于潜质生的赞扬,其实无形之中也就意味着对小组长的能力的赏识和赞扬。这种侧面的赞扬和赏识无疑会鞭策学优生带动潜质生去学习,去共同提高。

三、提高學生素养,赏识以阅读为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教人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的觉醒。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关键还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而阅读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思想有内涵的学生自然周身充满朝气。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来激励学生去阅读课外书。通过对爱读书学生的赞扬来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学生在阅读上的一点小小的进步我都不吝加以表扬和奖励。所以,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学生的读书氛围浓厚,学生身上所洋溢的书香之气使学生更加自信、阳光。

海伦·凯勒曾说过:“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我始终相信,学生有了信心就有了学习和做事的驱动力,也唯有信心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爱、肯定。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具有活力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唯有给学生以“赏识”才能达到“士为悦己者容“的效果,才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够让我们的课堂达到高效率。

潘玉芬,浙江余姚市陆埠镇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潜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质的培养与探索——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