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教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思考

2017-03-30刘丽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身体的残疾不仅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对他们的心理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此,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首先目标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消除因身体缺陷带来的自卑感、羞怯感、畏惧感,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生存环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在教学中应该着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直面身体上的缺陷,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特殊教育学习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学校构建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构建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其身体上的缺陷造成了他们对语文知识吸收与理解的障碍,而语文是一门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与交际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这就使得特殊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更加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不愿意继续深入的学习语文。而教师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能够在所熟知的环境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其次,生活化课堂有助于特殊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的实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这样可以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更为容易接受与理解。

然后,生活化课堂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同时借助生活化的语言魅力,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文章的思想内涵,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最后,生活化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和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特殊教育学校构建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实践策略

1.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比较少,每天的生活除了家里就是学校,这使得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低,而且对于比较形象直观的事物才会留下印象,而且很容易被遗忘。因此,课堂教学情境必须生活化,且为学生所熟知的,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结合特殊生的认知基础、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兴趣爱好等方面,借助于网络技术,收集现实生活中的教学材料,加以分析与整合,形成符合特殊生实际学情的生活化情境,来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2.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特殊教育学校构建语文生活化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生活技能与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人正常地交流沟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设计的生活化情境,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讓学生积极地思考与讨论,只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切实的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角色的扮演,如教师是主持人,学生是参赛选手或是节目嘉宾,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阅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3.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单一的说教模式是难以让他们接受的,只有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探究,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为此,在语文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启发,生活多姿多彩,则教学方式也应该是百花齐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走进生活去学习语文知识,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的智力与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借助于生活场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乐中进行学习,劳逸结合,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生活化课堂,有利于降低知识的难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为此,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殊情况,真诚的关心与呵护每一个学生,与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关系,并能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受到感染,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生活化课堂,帮助特殊学生克服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初步培养他们的生活基本技能与生活自理能力,以期望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刘丽峰,吉林白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