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3-30李迎新
李迎新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学生创新素养及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着重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形势之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知识时代的人才需求。小学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教学课程,有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的教育目的。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产业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及理念创新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人均资源相对短缺,需依赖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青少年儿童是我国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更是重要的后备军力量,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具备极为深远的意义。
在爱因斯坦看来想象力远比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不断推动着思维进步。但实质上想象能力及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及思维能力不断发育和发展的重要成长时期,教师所起到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将给小学生带来极为显著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引导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和创新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创新能力实质上是基于特定的学习目的和研究任务,培养新知识创建的能动思维能力,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储备进行知识建构和重组,从而能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具人文特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的贯彻和实施,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语文知识应用技能、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从而为终身学习理念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有效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进行系统知识灌输和板书讲解为主,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所教学的知识成果,甚至还会形成教师在课堂板书笔记,学生在底下机械抄写的教学现状。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中的主旨内容,只有真正理解了文本主旨,才能基于此展开思考,进行大胆的质疑。这也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问多看多想。例如在进行《丰碑》这一课程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当学生提出“为什么将军什么话都没有说就大步走进了风雪中”等问题时,要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引导学生的讨论互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极为旺盛,这是一种希望更好地认识世界,渴求获得知识补充的积极情绪和思维意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堂的潜力,激发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兴趣和热情,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并非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应用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可以进行思维发散的有效学习情境,这可以通过教师设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也能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这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互动模式,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节课文教学为例,文本内容中有一句话提及“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挂账,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问题设问,如“焦急又耐心这一对意义较为相反的形容词都用来形容老奶奶的心情,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入有效的思维发散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现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多种新颖的角度出发更好地理解人民群众对于周总理深切怀念的心情。
(三)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文本阅读是一个思想沉淀和思维发散的重要途径,这有助于固有的思维结构和知识储备在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建构和重组,这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深入的品读和精读过程中更好地体味修辞炼句的精妙之处,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真情实感,从而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带来更为新鲜的知识养分,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一定阅读目的进行品读,通过对精妙措辞的反复体味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图,通过不同的品读过程挖掘多样化的理解角度,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散,从而更为深刻地体会文章主旨的内涵。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需构建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更好地鼓励学生发展独特见解和有效质疑,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邱菊琴.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41).
[2]高德臣.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中国人,2016(27).
[3]王建安.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6(3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