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图像化探索
2017-03-30薄新根
薄新根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媒体的日新月异,视觉文化的转向已经来临。语文教学的图像化是无可逆转的教学趋势,但在顺应时代趋势的同时,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适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图片,在视觉享受中丢失最本质的文本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图像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的学生都是出生于信息时代,从小接受各种信息技术的熏陶,在五光十色的图像视觉文化中成长,对于图像的依赖更甚于前辈。因此,语文教学的图像化既是时代要求,也是针对现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作出的必要教学调整。
一、语文教学图像化的内涵
图像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来制作“图像”的进程。这些“图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甚至还可能是多维的,它是以图像来表达意义的文化趋势,主要以形象的、甚至栩栩如生的图像来显示存在状况,具有平面化和世界性的重要特征。图像化已然成为当代信息传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语文教学方面,图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应用。
首先是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一般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插图文学作品的作者,比如人教版的语文课本《钱学森》中插图是主人公钱学森。在这篇文学作品中,大科学家钱学森是一个教学重难点,是需要学生重要掌握的,所以插图的作用就体现出对主要文学常识和教学重点的把握,提醒学生注意教学重难点;二是插图文学作品的故事背景,比如《晏子使楚》中插图是历史故事晏子使楚的一个重要场景,这既是为了补充课本内容,更是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理解甚至还原到故事场景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体悟课文情感;三是插图文学作品的情感背景,这种插图在诗词作品中出现地较多,或是杨柳轻抚的离别情绪,或是大雪纷飞的紧张气氛,又或者草长莺飞的愉快心境,通过图片的配合展示,很容易将学生带入一种诗歌的意境中,寄予学生更多的美感体验,这是语文课本插图的第三种作用。总结来说,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基本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展开,或是补充说明,或是情感铺垫,是一种辅助性的背景材料。
其次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应用,既然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图像化应用,自然更侧重于辅助语文的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和学习。这里也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图片,比如课文《麋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多张麋鹿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这种动物,这种直观生动的认识既能够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也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更灵活的进入教学内容中。第二种是视频图像,由于视频占用的时间空间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会过于频繁的使用,但是合适合理的运用视频,能够使教学效果大为改善,比如在课文《囚绿记》中插入一段时代背景的短视频,就能够极为有效便捷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最后一种是语文课件本身的背景以及一些静态或动态的图像素材,漂亮的语文教学课件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愿意一页页地看下去;其中一些动态图像的跳跃,在恰当的时候更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单纯讲课文,语文的教学过程会显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所以图像化的应用在这一方面使语文教学过程更为生动活泼。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的图像化是具有丰富形式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力帮手。
二、语文教学图像化的影响
根据上文的论述,语文教学图像化的积极意义显而易见。图像化的教学方式将文与图相结合,以图释文,图文相契,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教学重难点,进入文本情景,准确掌握文本结构线索,体悟情感思想,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下进行思考探究。这是语文教学图像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它的直观与可视比文字或语言更能快速地进入学生的思想体系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过程。
与此同时,语文教学的图像化也有值得深究和考量的地方。首先是图片和视频材料的选取,图像化是否能达到辅助教学过程的作用和效果,主要看图文是否符合,图片是否合适正确。这种情况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概率很小,课本插图都是经过多重推敲和选取得来的,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应用中就不免有失误。配图的失误甚至错误,可能比文字的错误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为图片比文字更先地进入学生的思维记忆中,因此也会记得更难,同样的,错误也会更加根深蒂固。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背景素材的选取,一些静态或动态图片的选取,过多或者程度过分,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准确把握教学过程,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在过分膨胀的轻松环境中神游太远,偏离教学主题。所以,正确地选取合适的图像资料是语文教学图像化的第一步;其次有针对性的插图或者圖片资料,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考。学生很容易跟着图片展示的场景和思路进行探究,从而大大减少了其他可能性的思索。针对这种情况,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利用图像和线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关系脉络,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开放性的图像化教学方式目前还在积极探索中,在其他学科领域的运用中可能会更加普遍,笔者认为像这种本身就有创新性的图像化模式也是语文教学图像化的一条重要出路。
语文教学的图像化是无可逆转的教学趋势,但在顺应时代趋势的同时,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适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图片,在视觉享受中丢失最本质的文本探究。毕竟,图像只是手段,语文教学最根本的还是文字的理解与表达。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