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
2017-03-30陈小燕
陈小燕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育的学习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增加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增进课题教育的发展距离,拉近语文教学的教育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为主要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语文教育中的文字教学、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使学生焕发出他们勃勃的生命力,才能获得健康优化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实用性;情景化;活化教材;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上课不仅要有趣有味,还要有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真正融入书中并乐在其中,个个闪烁着思维的火花,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小学语文,在小学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于处于基础起步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启蒙性语文课堂教学就尤为要注重“活”“实”“趣”。
一、有效备课是使课堂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
(一)设计因材而异、因生而异的课堂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灵活性和多变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备课。实施教学备课的意义是在于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这一备课阶段,教师就要设计好课程的导入模式,从情景式导入、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简笔画式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式导入、复习式导入及游戏式导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三四年级的孩子对语文的兴趣非常重要,所以课堂上经常用录音机播放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歌曲、朗诵导入课堂,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孩子们快速进入语文课堂奠定好基础。
三四年级的学生更喜欢在玩乐、快乐中学习,所以在三四年级的课堂中我设置的游戏导入比较多。
一二年级的孩子主要是生词的学习,在课时利用教学卡片让学生们复习生词,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五六年级的学生,我就更注重他们对句子的掌握,课堂导入我常设置与他们生活情景有关的生活情景导入,让他们在情景中学习表演、语文对话。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要重生活、重实用、重参与、重变化多样以及重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兴趣要求。
语文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要注重多听、多说。所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很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常侧重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设计相关的活动场景。如在三年级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全班的学生名字,我设计了一个交朋友的小游戏,看看班上谁是小小外交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情境性,也让孩子们广泛参与了,做到了有效教学的方法设计。
(三)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把握教学重难点,确定符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为了保证有效的教学,在备课时,教师就必须活化、吃通、吃透教材。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应试目标的弊端,那就是空而不准,乱而不细,大而不实,要真正做到静下心来,走进教材和学生,着实提炼,肯下功夫。教师要在整体课堂教学活动中,把握教育重点知识、疑难问题的解答,解决学生们心中的疑惑,使他们能够对语文知识抱有自主探究的学习心理。只要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不偏不离,那么这节语文课就不失为一堂有效的课。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
(一)用教师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
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美的语音语调,纯正的口语,是吸引学生的资本,当然还有教师自身的个性,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孩子们对老师的喜欢,会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自然而然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二)创造教学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尚未健全,对于新鲜的事物抱有好奇心。但同时,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抱有排斥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塑造一个自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和魅力。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程“春天来了”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来讲述,在他们眼中和“春天”相关的词语都有哪些?引导学生根据“春天”这一抽象的季节词汇,说出“绿色”“希望”“田野”等一些重点词汇。然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情景描述的形式,分别想象描述春天中的花朵、春天的田野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语文课堂也就更加灵活和生动。同时,教师始终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发言、自主阅读、自主理解的学习动力,继而对语文课堂抱有最大的热情,在师生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桥梁。让沉闷、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三)建立全面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首要培养的,首先,教师要采取多种正面激励的措施,运用表扬、鼓掌、竖大拇指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小组PK赛中获胜的学生、作业完成好的学生、上课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奖励小贴纸、小红花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并且,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个科学、有趣的奖励机制,在班级墙壁上张贴一张“好孩子成绩海报”。告诉孩子们,当小贴纸、小红花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获得铅笔、橡皮、笔记本等小奖品。这样一来,会在小学生中掀起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和升华学生的竞争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们少重视物质,多注重精神奖励,多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自己要和自己比。
三、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
正所谓教学相长。在语文课堂中,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师是教育活動的主导者,也是语文知识的传递者。而对于语文教学中最后的效果,最终还是由学生进行评价的。因此,教师除了要在班级内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学习心理,还要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班级环境。教师要定期通过调查问卷、教师心语、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并且始终将这种交互意识渗透在教师的教育思想中,落实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使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更加合理和完善,从而把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民主教育思想真正深入到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四、有效的教学反思是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的总结深化
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学探索的总结深化,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活化课堂教学生命源泉。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和慢慢接触多了语文,他们会慢慢发生变化,我便及时发现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语文作业更是很好的反思,他们的书写问题促使我及时反思平常的教学忽视了他们的书写,画四线三格便进入我的课堂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立足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全新的解构。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学,写好教学反思,每天进步一点点,慢慢打造效率课堂。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语文课程的思维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语文课程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真正让兴趣的培养像“随风潜入夜”的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