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白”的召唤

2017-03-30史雯绮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

史雯绮

摘要: 一直以来,学者们分别从作家、社会、历史、文本各个角度对《铁皮鼓》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究文学作品的魅力与长寿的原因。接受美学为这一命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将从沃尔夫冈·伊瑟尔的“空白”理论为基础,探寻《铁皮鼓》小说本文中“空白”因子对读者的召唤,浅谈君特·格拉斯小说的魅力来源之一。

关键词:接受美学;伊瑟尔;铁皮鼓;“空白”

一、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美学理论

德国接受美学大师沃尔夫冈·伊瑟尔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康斯坦茨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另一位接受美学理论奠基人汉斯·罗伯特·姚斯并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伊瑟尔是以读者的文学“阅读过程现象学”研究而闻名于世的。伊瑟尔文学理论学说十分丰富。在文学作品的存在形态上,伊瑟尔提出了“两极说”;在文学本文的阅读机制上,伊瑟尔提出“召唤结构说”;在文学本文的生成与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上,提出了“现实、虚构、想象三元合一说”。

本文试图根据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特别是他关于“空白”的概念来探讨本文主题。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一极则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作品本身既不能等同于本文也不能等同于具体化,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也就是说,本文不等于文学作品,需要读者架起一座桥梁,本文才能成为一部文学作品。“空白”便是激发读者在文本内发挥作用的元素。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本文各处都散落着很多需要读者参与的“空白”。伊瑟尔早在1970年发表的《本文的召唤结构》一文中就已经谈及这一点。在伊瑟尔看来,本文具有一个“图式化方面”的框架结构,在这个框架结构之外,存在许多“空白”因子,需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意义的实现。所谓“空白”就是指本文中未实写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作者在创作文学文本时有意或无意地使语言空缺、叙事中断或叙事要素缺席等造成文本断裂与不连贯的现象。正是这种断裂与不连贯的现象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解读空間,使读者有机会积极地参与到文本意义的建构当中去。由此可见,“空白”使文本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处于开放状态,由此召唤读者通过填补、充实,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因为“空白”的存在,读者的想象一点点被激发,本文也在读者的的参与、补充、互动中,实现成为文学作品。

二、《铁皮鼓》中的“空白”

作为一位重视读者反馈的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其代表作《铁皮鼓》中就利用“空白”对读者进行了成功的召唤。“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铁皮鼓》,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以黑色幽默式创作手法展现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给德国乃至全世界敲响警示之鼓。小说由躺在疗养院的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一生。奥斯卡自出生便有了独立的思想,三岁后按照自身的意愿不再长大,并且拥有了能唱碎玻璃的喉咙,借此开始了自己的侏儒生涯,因为自己的部分原因,母亲、舅舅扬、父亲马策拉特相继去世。父亲的葬礼上,又开始长高,随即进了疗养院。出院后跟随继母玛丽亚、自己的弟弟一起生活。整篇文章采用插叙的叙述手段进行,在主人公奥斯卡的回忆中,一个个故事被展开。在阅读小说时,读者的思绪一半停留在过去,一半停留在现在。格拉斯的这种写作手法很容易“突然中断情节线索,或者向着出乎意料的方向继续发展。一段叙述集中于一个特殊人物,尔后又突然转向对新出场人物的介绍。这些陡然改变常常由新的章节来表示,因而能够清晰地区别出来”《铁皮鼓》章节分层引起的情节断裂很明显,一般奥斯卡在新章节开始便回到病床上:

在此地,躺在疗养与护理院里用肥皂水刷洗干净的金属床上......回忆并描绘卡舒贝闷烧着的土豆秧堆里冒出的烟柱以及十月的雨的阴影线,可真不是件容易事。(木筏地下)克勒普有时用安排时间表来消磨时间。他一边排表,一边大嚼血肠和焖扁豆。(课程表)方才,我给我的朋友克勒普和护理员布鲁诺——他只是用一般的注意力听着——讲奥斯卡第一次同课程表打交道的故事。(拉斯普庭与字母)

这种章节更新所出现的突变就造成典型的情节构造上的“空白”。读者上一刻还听着奥斯卡讲土豆地里外祖母与外祖父的邂逅,这一刻却突然看见奥斯卡躺在床上被布鲁诺窥视的情境,当读者被这种突然的转换打断,收回自己的思绪,准备将视点游移到现实时,作者又突然将情节转至回忆中,让读者探奥斯卡母亲的生命起源。中断来得很突然,走的也很干脆,如果读者不融入文本,连接空白,文本只是由片段组成的零散个体,无法构建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读者想要了解故事的始末,就需要读者将视点游移到回忆里面,将回忆中的故事片段进行主动连接,这种行为就是由小说本文中的“空白”召唤而来。这种章节造成的情节“空白”在小说中普遍出现,此处不再赘述。

小说中的“空白”召唤并非只来源于章节中断。此外,小说中的故事发生时间颠倒,故事情节呈跳跃式地出现。这一点在照相簿章节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一章节中,奥斯卡翻阅照相簿,让一切往事随着手边照片的呈现一件件浮现在眼前。例如奥斯卡在谈及朋友克勒普时,他“把日后才发生的事情提前讲了出来”这种情节断层不像章节断层那样露出明显的空白,但是上一个故事转换到下一个故事时,沉浸在情节中的读者突然被打断,这种空白就自然显现出来了。读者在阅读下一个故事时总是试图寻找与上一个故事的连接点,在寻找连接点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填补空白的过程。

而且,奥斯卡讲述到中途还喜欢和读者互动,“把木筏的故事念了一段给布鲁诺听,提出我的疑问,请他作客观的答复”或是“装出厌烦的样子问”克勒普和维特拉,而且还时不时地跳出来问问捧书阅读的“诸君”。同样,这种叙述方式造成情节断层,使故事情节失去连续性,需要读者将本文中的“空白”进行补充。这一点在《铁皮鼓》电影导演施隆多夫这里可见一斑,他首先是一名读者,然后才是导演。他将电影搬上荧幕之前,虽然舍弃了小说中的很多部分,但是由于电影属于图像式媒体,而且格拉斯小说本文具有跳跃性,必然需要对这些情节上的“空白”进行填补、充实,对小说中的虚构世界进行重新构建。而“小说本文中,被空白所打断的关联性会呈现出多样性。他导致大量的可能性,因此,如何组织这些意义单位就成了读者必须做出的选择。”施隆多夫的电影将小说文本的“空白”选择性的进行了填充,发挥了他作为读者的再创造性功能,实现了小说文本的意义,为小说的生命力再添一笔。而这一来源,一部分要归功于格拉斯在小说创造时,这种特别的叙述手法带来的“空白”,它无声的邀请读者施隆多夫进行填补,赋予不一样的解读,实现小说本文的意义。

虽然伊瑟尔的“空白”理论重点集中于情节构造上,但他也承认“空白”的其他存在形式。“空白”同样存在于如人物性格、对话、生活场景、心理描述、细节等各个方面。关于小说的主线“铁皮鼓”,本文提供的只有那红白相间的图案,与主人公奥斯卡至始至终的陪伴,供奥斯卡敲打,其他却是一无所知。这一“空白”,读者只有随着视点的游移,对其进行补偿。主人公奥斯卡出生之时,“唯有那面遥遥在望的铁皮鼓才使我没有更强烈地表达出重返娘胎头朝下的位置的愿望”,而且当马策拉特想要从他手中拿走那面鼓时,他“第一次发出了那种破坏性的、有效的尖叫声”,自此别人只要碰他的鼓他就尖叫表示抗议。而当他去找格雷夫学习字母时,由于格雷夫不喜欢鼓声,他却愿意不背着他的鼓;格雷欣“觉得我敲鼓已经敲够了,露出马齿和大金牙微笑着把我从膝上的鼓拿走,放到玩具狗熊中间去,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了”,死活不肯放开铁皮鼓的奥斯卡,此时却愿意学习大写和小写字母放开他心爱的鼓;然而奥斯卡却又会为了得到波兰邮局架子上的那面铁皮鼓,又可以牺牲掉科比埃拉和扬·布朗斯基,这一切实在不得不让读者困惑,铁皮鼓之于奥斯卡的意义何在,本文中的这些残缺信息都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当然,小说中“空白”并非一无所有,而是信息的保留,读者需要从本文提供的信息中把握那些隐含的东西,填补空白,实现“铁皮鼓”的意义。因此,读者就必须将视点进行转换、更新。在奥斯卡的叙述中可以发现,奥斯卡借用“铁皮鼓”做出的各种行为:

目光从合掌的双手旁投向耶稣和他的鼓,期待着奇迹出现:他敲起鼓来。......时间在流逝,耶稣却不敲鼓。......我把鼓棒取下来,鼓还留在他身上,先是轻轻的敲着,给这个假耶稣做点示范,随后就像一个不耐烦的老师似的敲了起来,接着,又把鼓棒塞进耶稣手里,给他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已从奥斯卡身上学到了一点本领。

而当读者以为凭借这一信息或许能够窥探一二时,却又发现:

奥斯卡要坐到棺材上去。他要坐到棺材上去敲。不是敲铁皮鼓,奥斯卡要用他的鼓棒敲棺材盖。他们扛着棺材摇摇晃晃千金时,他要骑上去。奥斯卡要为那些走在棺材后面、跟着神甫起到的人们敲棺材盖。

格拉斯总是带着读者在周围打转,在周围观察着,总是不那么清楚的叙事着文本,引导着读者实现铁皮鼓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者为实现“铁皮鼓”的意义,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尝试。李昌柯就在《提示历史,警示现实——评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曾表示,须臾不离的铁皮鼓和尖高嗓音是奥斯卡·马策拉特拒绝和对付自己不满意或者反感成人社会与世界的方式和手段。而时值二战期间,小孩子玩的铁皮鼓的声响由此产生新的含义,关乎政治时局。这一含义是处在时间长河中的读者实现的,只有具有历史性的读者才能将文本中“铁皮鼓”的现实意义挖掘出来。

三、结语

君特·格拉斯表示,作为写作过程的这次并无把握的冒险旅行,在第一段过程中是有许多漏洞的。不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留下空白,这些“空白”的确召唤不少读者进行文本意义的实现,国内外对《铁皮鼓》的研究有增无减就是证明。虽然不能用“空白”来判定一部作品的魅力,但是“空白”越多,读者参与作品的能动参与到作品中的机会越大,作品潜在意义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作品的生命得以体现的机会也就更大,因此可以说《铁皮鼓》小说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召唤了读者呈现其生命。

注释:

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52页

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铁皮鼓》,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12、57、67页

《铁皮鼓》同上,第38页

《铁皮鼓》同上,第25页

《铁皮鼓》同上,第25页

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253页

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铁皮鼓》,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铁皮鼓》同上,第51页

《铁皮鼓》同上,第72页

《铁皮鼓》同上,第120页、121页

《铁皮鼓》同上,第139页

参考文献:

[1]Wolfgang Iser,Die Appellstruktur der Texte: Unbestimmtheit als Wirkungsbedingung literarischer Prosa, Konstanz: Universit?tsverlag, 1971.

[2]君特·格拉斯,哈罗·齐默尔曼著,周惠译. 启蒙的冒险——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对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 铁皮鼓[M].上海:上海譯林出版社,2013.

[4]冯亚琳. 君特·格拉斯长篇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沃尔夫冈·伊瑟尔著,金惠敏等译. 阅读行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6]朱立元. 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商标翻译浅析及本土化的推动力
商标翻译浅析及本土化的推动力
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下看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俄国形式主义的读者意识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