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泉经济”到产业融合发展
2017-03-30方菲音
摘要:温泉旅游作为旅游经济新增长点,作为单纯的旅游产品其价值是极为有限的,为实现其综合利益最大化,立体开发、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以“温泉经济”为源动力,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是咸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美丽咸宁的重要内容。文化助推旅游,旅游激活商业,商业反哺文化,文商旅融合,激发咸宁经济发展活力,是咸宁实施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咸宁市;温泉经济;融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咸宁市温泉资源富集,且温度高、流量大、养生价值高,经过初期开发,温泉旅游一度出现季节性井喷,经过几年的开发培育,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价值利益格局,算“小账”来看,旺季游人如织,短期经济效益明显,算“大账”来看,温泉资源仅停留在泡汤旅游层面,没有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这就需要跳出温泉本身,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温泉经济”。念好“温泉经济”这本经,使其成为咸宁产业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必须根据资源特点,依托咸宁地方特色文化,文、商、旅一体化发展,以特色商业项目建设为载体,重点打造香城泉都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以文促商、以商兴文、商旅相济、文商旅融合发展,是激发咸宁经济活力、拓展咸宁发展空间、促进咸宁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咸宁经济发展新动力、提升咸宁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以温泉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立体开发形成产业集群,走文、商旅融合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文化是灵魂,商业是基础,旅游是载体。文化、商业、旅游的整体优势直接决定区域发展环境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咸宁区位优势、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产业优势融合发展,激发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加快形成文商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据咸宁区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展定位。 在把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文商旅三结义”为核心,形成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的发展态势,深度发掘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注入旅游发展,融入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带动旅游的兴盛。通过旅游促进商业的繁荣,旅游项目带来更多的消费客群,人气的聚集能更好的提升项目的影响力。通过商业组合完美文化要素,激发区域产业和服务业的活力,培育新业态需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而消费需要的多样化正推动着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三大功能的积极融合,剧场、博物馆、画廊等多种业态进入文商旅街区,形成与其他购物形态的差异化。旅游在文化中实现效益、文化在旅游中找到落脚点、商业在文化旅游中得到繁荣。
二、咸宁市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咸宁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
1.文化发展。咸宁拥有以汀泗桥战役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赤壁之战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向阳湖五七干校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近年还对茶、桂、竹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形成了以万里茶道为溯源的赵李桥、羊楼洞砖茶文化。同时,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的深度挖掘,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着力打造开发文化项目,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香城泉都”文化成为全省优秀文化品牌,羊楼洞砖茶、嘉鱼鱼圆、通山豆豉和乌骨羊、黄袍山油茶、赤壁猕猴桃和米砖茶、崇阳野桂花蜜和雷竹笋等多项农特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根据民间传说编排的大型实景神话剧《嫦娥》、民俗风情歌舞剧《时舞·香城恋》开演,丰富了咸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
2.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累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700亿元,年均增长28.7%,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6亿人次,是“十一五”期间的4.3倍,旅游经济指标位居全省第五,跨入第一方阵。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6处,馆藏文物2万余件,古桥、古塔、古民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连续举办多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温泉旅游咸宁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十六潭公园、香泉映月、冰雪王国、香城古街、嫦娥广场等城市景观和青少年宫、博物馆、传媒大厦等城市建筑成为咸宁旅游业新地标。
3.商业发展。加快培育“互联网+”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范围和类别。“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通山、赤壁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绿购网入选全国首批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传统产业加速与现代电商的融合发展。商贸物流加快发展,咸宁永安商贸物流园区、中百物流中心多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区域协作不断推进,与岳阳、九江、安庆达成《咸宁共识》,成功举办2015国际茶业大会。
(二)文商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1.旅游业发展综合质效不高。旅游产业链延伸度不够。虽然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主题景区,但是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业发展综合质效不高。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开发与传承不够,对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等产品不丰富。
2.文化产业创新创意不足。文化创业产业开发较少,文化产业开发中,创新元素较少,同质化现象较多,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还未转化为人们鲜活外在具体表现形式,影响了文化产业的传播,也造成了社会价值的缺失。
3.产业融合度不够。在产业结构分布中,多数部门尚未形成自己的行业基础和应有规模,购物设施不齐全,旅游娱乐业较单一、商贸业规模小、配套服务不系统导致游客消费水平、消费热情不高,平均停留时间短,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目前仅限于观光性旅游活动上,产业化的程度较低,没有发挥产业关联性作用,产业融合的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及策略
文商旅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又要以科学的的顶层设计,推动三者深入融合,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文商旅融合发展定位
依托咸宁的交通区位优质、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特点,形成成熟稳定的现代服务体系,以文会友、以商兴业、以游促展,推进咸宁市的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其发展定位应如下:
1.“互联网+农业”现代商贸城
利用咸宁的旅游业、农业和文化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商贸业发展,借助互联网优势,提升农产品价值及活力,提升城市发展能效,农业休闲产业线上线下相结合,消费体验与绿色产业文化相融合,OTO线上农特产品消费、线下旅游服务产品消费、文化产品消费相结合提升城市商业价值,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城市发展能效,带动商贸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建成服务全国、特色发展的现代商贸城。
2.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之城
充分认识到地方传统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咸宁地方文化,培养与咸宁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质城市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打造出令人民群众满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现代影响力创新性文化格局,将咸宁建设成为具有传统文化影响力、现代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文化发展力的文化传承之城。
3.闻名遐迩的休闲旅游地
旅游业要明确发展定位,认真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城市的增量资源。发展定位以休闲度假胜地为核心,发展建设文商旅融合度高、品质优、影响力远的休闲旅游综合项目,项目对接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聚合旅游资源,不断形成自生性创新点吸引游客,将咸宁建成闻名遐迩的生态养生休闲胜地。
(二)产业融合发展措施
1.顶层架构设计,强化政策支撑
深刻认识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三者融合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来规划设计。文商旅融三者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其咸宁市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也是建设咸宁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者一体化统筹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对于支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商旅融合发展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必须对其发展有科学的引导和中长期战略性规划设计,确立相应的发展战略目标。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必须有权威、科学的顶层设计,成立相关发展指导小组,协调解决运行障碍和困难,各相关部门联动运作。发挥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作用,深度整合产业资源,以城市整体建设规划为基础,统筹协调文商旅产业发展综合规划,建设“大市场、大产业、大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点带面,带动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效水平。
2.强化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创新型融合性项目
以资金保障为后盾,强化完善文商旅融合机制,设立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特色项目建设给予重点资金投入,对于取得了建设突出贡献的也要给予奖励,提高整个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行动落地必须在企业,企业是产业融合的主力军,鼓励企业以“双创”为路径开发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和产品,加速特色传统文化衍生产品的下线,开发特色品牌的休闲娱乐体验项目。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创新项目营造人性化发展环境,配合智慧咸宁建设,开发文商旅资源融合的APP,覆盖产业融合各方面,将三方资源无障碍整合。
3.深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提高文化产业承载力
积极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向特色旅游產品转化,使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体现新的时代价值。比如,加强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的社会参与度,推动市博物馆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建设,扩大传统文化资源如中秋祭月、提琴戏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推动香城古街的老字号聚集抱团发展,发挥老字号的品牌叠加价值,建设老字号合作经营平台。
4.加强传统文化开发,产品内涵升级
开发融合产品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线路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和商业资源,实现文、商、旅资源联动和消费全产业链开发,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支持特色文化主题公司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区域文商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品牌节庆活动包括创新举办“茶文化旅游节”、“竹文化展”、“国际温泉旅游节”等功能区品牌节庆活动,提高中秋祭月、打桂花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开放性和知名度。
5.提升传播宣传影响力,全面打造城市形象名片
以武汉城市前花园建设为定位,必须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除了需要文商旅融合关联发展外,传播宣传城市形象,这也是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之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多要素集合的营销平台,扩大宣传影响力,塑造文化品牌。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向外宣传咸宁的优质资源,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推介咸宁旅游产品,从而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把握武汉城市圈协作契机和友好城市资源体系,积极参加国内外宣传推广活动,按对象分层传播、不间断宣传、有计划展示,通过媒体覆盖和错位宣传打造城市名片新形象,整合宣传营销成为传播美名扬的重要渠道,逐步向外界展示咸宁城市形象,产业融合发展扮美武汉前花园,让咸宁成为更多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目的地。
文商旅产业融合之路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之路,而且将走向更为复杂和深入的融合,同时与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虽然目前产业融合之路还存在诸多问题,发展速度效率还不能与市场需求完全匹配,但是产业发展的综合化、集成化、交叉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真正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黄晓慧,邹开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王志标.文商旅综合体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经济纵横,2014,10.
[3]姚腊华.开封市文商旅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分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3.
[4]徐印州.广州商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的思考[J].城市观察,2016,04.
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西城区旅游与文化、商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N].中国旅游报,2014,05.
[5]金海龙,章辉.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
作者简介:方菲音(1999-),女,湖北咸宁人,湖北省咸宁市鄂南高中三(五)班学生,第二课堂喜爱物理、文学等,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发展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