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RTK技术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浅析

2017-03-30刘涌常超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刘涌 常超

摘要: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RTK技術的出现,使得测绘作业的方法和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其在大比例尺地形图像控测量的优势是其他传统作业方式无法超越的。本文就是在论述分析了网络RTK技术基础上,利用GPS-RTK技术进行了1:2000相控点地形测量应用实践,表明了其在一定程度上能高精度、快速完成像控测量,效果明显,在像控测量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GPS;网络RTK;像控测量

中图分类号:P22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测绘成果的时间要求和精度要就越来越高,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就是存在这一问题,但是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大量试验已经表明无人机测绘地形图的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但是无人机航测成图的像控点测量又对技术人员的提出了新的要求,GPS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RTK技术的出现,使得地形图像控测量不在是一个难题,利用网络RTK技术进行相控点地形测量的大量应用实践,表明了其在一定程度上能高精度、快速完成像控测量,效果明显,在像控测量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网络RTK技术概述

网络RTK技术就是GPS技术,是GPS技术发展的延伸,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测绘技术人员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得在一个测绘作业区域的工作成为一个整体。同时,由于GPS的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提高,使得从前许多GPS无法完成的任务得以完成,同时GPS的精度和可靠性的改善,也大大扩大了GPS-RTK的应用作业范围和应用更广泛。实际上由于现今世界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GPS-RTK系统已不在是单一的GPS产品,而是集计算机网络管理,无线通讯技术、Internet技术和GPS定位技术于一身的全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控制中心,固定站和用户部分3个单元部分。同最初RTK相比,网络GPS-RTK系统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而不是各固定参考站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一般网络GPS-RTK流动站在工作前,控制中心根据先通过的GSM短信息功能向发送的概略坐标位置信息后,由计算机根据用户位置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网络GPS-RTK系统进行整体改正GPS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网络GPS-RTK移动站将会接收到一组高精度的差分信号。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个这个差分信号在移动站旁边生成一个虚拟的参考基站,来解决网络GPS-RTK作业距离上的限制问题,并保证了用户的精度,同时也极大降低了作业等各方面的费用。

三、案例分析

甘肃某地级市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考虑到国家要求时间紧,精度要求高。并且该地级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700多平方公里,

面对项目地形复杂,时间紧。项目组经过技术分析、讨论,决定采用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方式制作标段内乡镇、村组级的1:2000或1:1000分幅正射影像图等作为调查用底图。但是采用低空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方式制作大比例尺调查用底图会产生大量相控点,采集相控点也是需要大批时间。经过项目组讨论,采集相控点利用甘肃省建立起来的全省网络RTK系统进行作业。

同时,为了保证作业精度,作业人员在作业前要正确对手簿控制器、通讯模块进行设置,并检查设置接的接收机内的各种参数。并对手簿控制器、接收机及网络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链接与传输检查。最后进行转换参数的求取。转换参数的求取选用的控制点必须覆盖测区且不少于4个,校正后的平面坐标转换的残差≤2cm,高程转换的残差根据“网络RTK测量,水平精度高,垂直精度低”的特性,高程转换的残差≤3cm。同时注意在测量前,要坚持“首次固定不记录,二次固定再记录”的原则。避免流动站接收机首次锁定卫星获得初始化后,获得错误的整周模糊度,影响测量结果。对于经过40天,15个作业组的奋战,完成了一万二千多个相控点的测量任务,2个区县的测量任务,经过内部检查和验收检查,全部成果合格,无一个废点。如果采用过去传统的测量作业方式,这么大的区域和数量巨大相控点,这么短的时间和人员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是不可想象的。

四、结语

通过对甘肃某地级市的进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像控点测量实践生产,不但有效化解了任务重、精度要求高、时间紧且数据处理量很大的工作难题,可知网络RTK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测绘的作用方法,适应了现代GPS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因网络RTK技术操作简单、灵活,同时大量的观测数据后处理工作也减少了,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彻底变革了传统测量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淑文,邬丹.GPS技术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及影响[J].低碳世界,2106(10).

[2]鲁勇.应用CORS的四川某区域像控测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9).

[3]刘海浩.CDCORS在天府国际机场像控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测绘,2016(8).

[4]刘经南,刘晖.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城市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3).

[5]金利成,邓炳发.GPSRTK技术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安徽地质,2016(8).

[6]史汉新.谢中华网络RTK技术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9(8).

作者简介:刘 涌(1976-),男,陕西富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测绘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