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2017-03-30陈孝清
陈孝清
摘要: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大规模推进阶段,农民合作社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我国农业存在结构性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土地耕种效率不高、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未来农民合作社应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种植品种、打造农业品牌、吸引高端人才。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绿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农业迎来供给侧改革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发布,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大规模推进阶段。自2015年底中央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到新高度[1]。
农民合作社作为越来越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将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现代的农民合作社已经演化成获得土地经营权,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集中耕种土地、粮食由国家收购。相比家庭分散耕种,合作社的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具有诸多优势。
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取得较好的成绩:粮食产量创新高、主粮基本满足需求、土地单产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同时,我国农业还存在粮食对外依存度较高、结构性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土地耕种效率不高、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
粮食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现象并存。我国粮食产量迭创新高,实现连续12年增产,高产量导致高库存。但是,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粮食,2016年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在15%左右,其中大豆的依存度大豆86.5%。我国粮食“三高”现象反映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大量的无效供给只能转化为库存,部分粮食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
土地分散种植导致粮食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低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我国农村土地分散耕种,这导致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较高。比如我国小麦的生产成本是965元/亩、美国是319元/亩,玉米我国是1064元/亩、美国是695元/亩。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美国的2%、法国的3%。近十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是与工业和服务业相比收入还较低。
我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优质粮食供给不足。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不时出现,居民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下降。一方面,由于粮食种植分散,粮食质量难以把控、流通成本较高、结构升级困难;另一方面,以产量为准的补贴政策导致农民追求产量、轻视质量。所以,国内低端粮食产量过剩的同时,中高端粮食供给不足,需要高价从国外进口。
人口老龄化使分散耕种模式难以为继,新一代农民数量不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镇化,年轻人口流出使农村老龄人口比例大幅上升,部分村庄仅剩老人和儿童。农民数量后继不足,传统的分散耕种模式难以为继,部分农田已经出现弃耕的现象。传统农民收入过低使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新型农业模式尚未成熟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强,我国农业人口存在断层的隐忧。
三、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分析
农民合作社能集中经营农村分散的土地,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能统一粮食质量,有助于发展优质粮食品种;能缓解农业劳动力缺口,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未来农民合作社应该扩大经营规模、优化种植品种、打造农业品牌、吸引高端人才。
合作社应该增加土地流转数量、加快规模化经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规模效应越来越明显,经营的土地面积越大、位置越集中,那么生产成本越低、经济效益越好。所以,合作社应该增加土地流转数量,采用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的把所在地区的土地吸纳到合作社中,提高规模效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连片耕种;加强农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
合作社应该增加中高端农产品比例,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合作社一方面应该贯彻环保耕种的理念,加强农田环境保护,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应该实施绿色种植的理念,生产绿色、有机的农产品[2]。在农产品种植种类的选择上,应该增加中高端、契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比例,增加合作社的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合作社应该打造地区性的农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扩大规模后,具备了建立品牌的经济性,而建立品牌后能摆脱低质、低价竞争的困境。合作社首先应该打造村镇区域品牌,满足周边居民的粮食需求;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之后,把销售区域扩展到县域、市域。在销售区域扩张和品牌建设的同时,合作社应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特点,逐渐占据本地的中高端粮食市场。
合作社应该采用机械化耕种,吸引高端人才,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3]。合作社的运营需要采用机械化耕种、现代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粮食种植需要借鉴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工具,实现科学、精确、高效地生产粮食;合作社管理需要借鉴现代化公司管理手段,采购部、耕种部、市场部等分工协作。合作社需要吸引高端的专业化人才,实现科学种植、高效管理、市场化营销。
参考文献:
[1]江小国,洪功翔.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路径与国际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35-39.
[2]谯薇,云霞.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理论基础、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2):20-24.
[3]杨丽君.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6,No.367(6):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