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17-03-30刘春
刘春
摘要:阐述了政产学研合作办学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发挥和推动作用,论述了学校加强行业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分析了现阶段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途径,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应用型安全生产人才保障。
关键词:政产学研;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中国分类号:G648.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重庆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实施,重庆市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历史使命。重庆是有名的山城,也是全国重工业基地,石油、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众多。现代经济学“三角形理论”认为,经济是两条边,安全是底边,如果没有底边的支撑,即使经济发展再快也构不成稳定的三角形,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14年12月国家颁布的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和法律责任等做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和安全生产人才的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庆市政府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安全生产“科技兴安”和“人才强安”战略的深入实施进行了细致部署。重庆安全工程学院作为重庆市安监局和重庆科技学院共建共管学院,致力于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通过优化政产学研办学机制,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行业性实践性复合性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学院认真梳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短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安全工程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安全发展。
二、政产学研办学平台优势与特色
1.政产学研平台支撑
在重庆科技学院和重庆市安监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院安全工程学科平台发展迅猛。“十二五”期间立项的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发展资金建设项目消防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和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均实现预期效益,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学院安全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奠定了强大硬件支撑。以高等院校转型分类发展政策为指引,深化学生应用能力打造,学院大力加大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利用与市安监局的合作办学优势,强化与安监系统、消防公安系统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深入与校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设了16个学生校外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平台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展和深化。充分利用学院学科优势,全力打造政产学研安全工程学科支撑平台,大力提高安全工程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学院安全十年办学总结,深化学院政校企办学优势发挥,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
聘请校外国内安全生产领域知名专家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大力提高学科师资水平,全力打造校企合作专兼职教师队伍。紧密结合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专业特色,采取培养、引进等方式,加强学院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青年教师到安全生产一线工作岗位的体验和锻炼,深化了教师对专业体系的认识,增强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师资队伍对学科前沿领域和学科发展趋势的总体认识和科学把握。
3.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认真研究安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安全工程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按照“大平台,小模块”模式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大平台”,即本着“厚基础,宽专业”的本科教育要求,设置一个通识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安全工程学科的某个较具体的领域搭建一个平台。“小模块”,即根据行业产业背景安全人才需求的不同方向,在大平台的基础上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课程群,供学生选择,对安全工程的某个较具体的高危行业领域做深入学习,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标准,2016年学院在已有的石油安全、化工安全、矿山安全和建筑安全的基础上新增职业安全健康专业方向。按照“大平台,小模块”模式设置课程体系体现了安全工程本科教育的共性要求,又突出了按照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学校行业特色优势办学的方针,使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本科人才方案涵盖了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识别、控制的整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重视学生工程师素养培养和工匠精神的打造,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复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是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的一大突出特色。
三、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1.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和深入
学院近年来通过学校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发展资金实验室建设项目建设,实践教学平台虽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但课内实验开发、实验模块的完善以及安全检测检验技术服务支撑能力需进一步凝练和提高,实践教学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充实,青年教师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强化和提升,需努力转变实践教学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积极争取学校政策继续加大对安全工程学院实践教学硬件的投入和实践教学管理指导。深入推进学院与重庆市安监局、区县安监部门、行业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拓展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深化学生顶岗锻炼改革探索,提高学生校外实践实习成效。
2.师资能力素质的巩固和提升
学院先后引进国内高校多名博士充实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起到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但合格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直接影响着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安全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的发展也必须依赖有一支良好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力量。学院将以政产学研平台为依托,不断加强教师岗位技能训练和科研能力提升,加大引进、培养学院专业师资力度,以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为载体,推进符合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试点改革发展的合格师资培养工作。
3.学生素养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通过教與学工作互动,学生学风建设效果明显,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安全工程学科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在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以适应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的综合反应能力、决策和管理能力。学院将继续加强与重庆市安监局、消防总队的广泛合作,大力推进校外安全生产实训基地、消防演练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打造模块全面、内容充实的专业实践场所,通过聘请政府安全专家、消防专家等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结合与科技创新能力,使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
四、结语
学院以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政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学院安全评价、安全检测检验和消防安全评估学科平台,深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为切入点,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本科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学院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办学优势,深化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安全生产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英,林惠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3):15-19.
[2]许燕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德国模式与中国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3(9):5-8.
[3]米丽燕,赵永娟.校市共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分析[J].中北大限学报,2016(4):79-83.
作者简介:刘 春(1972-),男,汉族,山西忻州人,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采矿工程专业,长期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的教学与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多项。
基金项目:2016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以国家执业资格认证标准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3140);2016年重庆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课题“以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