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
2017-03-30刘莉
刘莉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财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在财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经人才越来越受到经济社会的青睐。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财经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财经人才必须有国际化的视野。因此,财经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目标中,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改善国际合作水平的战略任务,并规划了具体的改革方式,为了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统一,很多高校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了解国外的新成果,增强影响力。
一、财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财经人才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对财经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高校财经类专业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高校学生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薄弱。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理念和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时当前高等教育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时,在思想和观念上的认识还不足。没有领悟到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核心,对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等这些研究还不到位。尤其是培养方案不能很好的落实到位,在执行、调整等方面做到不好。另外,在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的课时较少,增加了大量的外语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在与外资企业合作育人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出更完善的课程结构。
2.科研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很多的专科院校大都是重组而来的,和重点大学相比,办学历史短,并且在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教学方式上也有一定差距。从当前的财经类院校来看,院校中青年教师居多,学生带头人、教学骨干方面的人才相对较少,虽然在教师数量上达到了院校的标准,但是在教学经验和教研实践能力上较弱。还不能满足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师的学位和职称。
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国际化的教育理念
财经人才培养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教学方面,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学习,教师采用的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建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另外,部分高校在财经人才培养中,实践操作方面的课程知识流于形式,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几乎不重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就业岗位上,致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就业脱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全面,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播,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学科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了“后高中”教育,而不是培养社会型人才的教育。
二、财经人才培养为什么要“国际化”
经济学源于西方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学发展必须坚持“洋为中用”的基本战略,学习西方国家的财经专业,并不是进行照搬,而是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探索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实现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财经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是必经之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化财经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曾经提出: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作为指导方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作为战略目标。此外,随着全球经济进程的日益加快,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世界经济基本发展原则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而高校又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实施与时俱进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经济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国际化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是财经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善于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处理好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培养财经人才。国际化财经人才不仅要与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还要有扎实的财经知识,除了具备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适应国际化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国际化竞争中,国际化人才必须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以便能够独立开展对外业务。还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能够参与到国际合作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建设新型国家服务。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教育程度的决定因素,因此,各个高校要重新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2.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教学体系的改革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国际化的教学体系是实现财经专业学生国家化的具体体现,在很多高校中,共同点就是大都使用全英文教材.读这些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国际化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英文发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以便在国际知名杂志上进行发表,这样有利于宣传和推广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从而加强我国在国际上地位.其次,在财经专业中,培养学生数理能力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3.加强学生的国际化實践,扩大学生的视野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学生在国际化财经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主要地位,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视野的国际化.虽然采用全英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一个方面,但是仅仅使用全英文教材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让学生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提高学生对外交流的能力,还可以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去国外进修.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财经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具有实践性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国际化财经人才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对于财经专业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理论,还需要有在国外企业实践的经验.更应该关注最前沿的财经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一是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选择合适的教师参加国家化财经业务的培训。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化企业的课题研究,聘请有国际化财会背景的专家来校培训。三是引进财经专业的留学人才,以及外籍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
四、结语
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社会背景下,国际化财经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高校培养一批适应国际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性人才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有益的措施,以便培养出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的国际化财经人才。
参考文献:
[1]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德]O·博尔诺夫.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6-101.
[3]李强,魏巍.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4]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J].经济研究,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