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校院两级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017-03-30连旭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就业能力教育资源

连旭

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提升其就业能力,建立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建立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能力提升目标的根本方法。本文提出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院校两级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运行机制,从目标管理机制、权责利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考评机制、综合配套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其就业的目的。

关键词:就业能力;校院两级管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然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增长不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就业能力成为学生立足社会的核心竞争力,面临新的形势,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建构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校院两级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运行机制,就是将就业工作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作用和能力,强化校院两级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校院两级就业管理工作的协调联动。

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改进策略

1.构建职能清晰、协同配套、统筹有力的高校内部校院两级教育资源配置体系

一是确保核心目标,即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的优化必须确保整体和所有子系统的改革与完善均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个根本目标。二是制度和机制设计上做到各部门权责明确的同时又协调一致。三是以目标实现程度为效益评价的关键指标,实现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2.以提高就业能力和资源管理效能为目标,建立健全高效运行的校院两级教育资源配置运行机制

教育资源配置按照分层管理原则,校院两级分权,实施两级管理,由校院两级下属的教学、科研、行政、咨询机构等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配置过程中均要进行规划、论证、建设、评估等流程。资源配置四个流程的依据应当紧密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进行,达到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二、校院两级管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运行机制

1.目标管理机制

实施两级管理,校级管理部门仅对二级学院的管理进行宏观指导、监督与服务,充分下方权利,则制定目标管理体系时必须将校整体规目标和要求进行分解、内化,变总体目标为二级学院的目标与责任,有效实现两级管理主体的目标和利益一致性,从而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学校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总目标为基准,对学院提出一个时期或每一年度的发展目标,包括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目标,考评以完成目标的情况为标准,制定目标体系要讲究分类指导原则,兼顾不同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权重可做适当调整。学院同样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

2.权责利机制

学校作为独立法人承担法律责任,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自主权。学院是学校党政领导下的二级管理组织,是具体实施教研等工作的组织,对本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实行统筹管理。学校对学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学院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工作,以监督制约为主要途径规范学院管理权力的使用。学校应赋予学院相对独立的自主办学权力。要赋予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配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人事权和理财权,使其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工作自由度。要实现校院两级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的协调联动,要给予二级学院相应的利益做激励,要赋予它分工范围内自主的管理权限,并让二级学院对管理成效和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3.资源配置机制

构建新型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转变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学校主要是制定资源配置的办法,开展资产使用的绩效评价评估,评估以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体系为基准;学院主要是依据自身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自主管理、优化配置学院及下属系、及研究中心的教育资源。资源配置机制需体现,一是公共性、共享性、专项性资源坚持校一级保障;直接指向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教育资源以院二级保障为主,理顺校院两级管理与资源管控关系。二是由职能部门保障向整体性系统性保障转变,增加部门间的联动性。三是学校内部与社会、与市场保障相结合,激活条件保障机制,不断拓宽条件保障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四是将无偿性公共保障与有偿性竞争保障相结合,资源的竞争性使用使教学科研工作更具动力与创新活力。五是需求导向与效益导向相结合,通过效益考核与评价,引导资源配置适当的向效益产出更明显的单位倾斜。

4.考评机制

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实施目标管理实现两级管理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手段。制定分学院类型和个人的各类量化评估体系,考评结果要直接与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挂钩,与个人的晋级、奖惩、绩效挂钩。资源配置的实施效果和效益必须结合教研与就业目标进行评价考核,从而形成对前端关于资源配置的竞争和论证机制的反馈;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建立质量动态监管与保障体系,考评机制形成完整的闭环链条,配置的整个过程得以量化管控与优化,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的关键。

5.综合配套机制

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校院两级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还应具备以下综合配套机制:建立以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科研经费、社会捐助及银行融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的资金投入统筹机制、建立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经费与目标任务对应匹配的目标任务联动机制、建立对外沟通、对内統筹的发展规划整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等对外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迟沂军,孙兆扬.治理理念下校院两级管理的权责划分与路径构建[J].教育探索,2016(04):62-66.

[2]张珊珊.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教育资源配置的SWOT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Z1):74-76.

[3]林韧卒,李鸿飞,高军,李瑶,郭建中.基于综合改革策略的高校内部办学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32-37.

[4]王成端.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63-66.

作者简介:连 旭(1986-),女,汉族,新疆阿拉尔人,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塔里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属课题“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路径及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TDSKSS1513)。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就业能力教育资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