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研究

2017-03-30赵英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课程目标小学语文

赵英惠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学生接触语文的开始,也是正式应用语言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应该是天真无邪的,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应该强行改变学生的逻辑思维。我们应该采取柔性的方法,来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开放式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式教学 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20-02

新型的开放式教学策略主要是以师生双向交流互动为主,教师与小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思考者,充分体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开放式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含义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就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全面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广泛吸收已有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改革评价体系,达到使学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指导思想。它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立体的目标体系,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个性、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品质。

二、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式到最后教学的评价,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是属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有的属教学目标的问题,;有的属于教学内容方面;有的则属于教学方式单一,只重讲授,不重探究,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没有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的要归之于教学评价方面,语文测试大量采用标准化试题,有利于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却难以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等。

三、开展辩论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对话的最佳场所,老师看准时机,把握好“火候”,巧妙点拨引起学生的争辩,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帮他们明辨是非,解决难點。如读《两小儿辩日》,让学生自由组合为甲乙两方进行辩论:“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最近?”读《狼和鹿的故事》,可以围绕“狼和鹿能不能共存”这个中心来诱导学生辩论。学生不但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对课文也有了深入的领会。

四、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强调语文学习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具体的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语文学习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发展自己。所以语文教学要向生活开放,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生通过在学校中获得的语文经验,最终还要回到生活当中去,在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应用。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

五、让问题充满课堂

这里所说的“问题”不仅是指教师引导课堂所提出的问题,更是指小学生对所接受新事物的质疑发问。让问题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问的习惯。让“问题”充满课堂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的状态,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融入到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新课讲解时都应给小学生留有发问的时间,如果安排在授课前,这样可以检查小学生们预习的成果;如果安排在课中,可以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能力;也可以安排在讲解完新知识后,这样便可以通过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对自己的授课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帮助小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六、勇于参加比赛

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不定时地举行一些赛诗会,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比老师枯燥的讲解要强,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读《革命烈士诗二首》,看哪一组同学能读出来革命烈士生前那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读《长征》看哪位同学能把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读出来,把前辈读得更加坚强,把红军读得更加无畏、乐观。学生的兴趣高涨,谁都不甘落后,不但读出了诗意,把诗情也读出来了,把革命者们的高贵品质也读出来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七、让情感渗透人心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肩负着打牢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任,而且要培养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和丰富情感,让孩子们拥有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在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所教育对象是有感情的孩子,而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充满着感情色彩,是陶冶小学生真挚情感的最佳场所。如讲授《升国旗》一课,可以通过朗诵和诱导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庄严的情绪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建国小故事来培养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加深对祖国的感情和了解。再如《家》一课中,让小学生先介绍自己的家,从而引起共鸣,挖掘小学生情感深处对家的依恋。

八、创造自主学习情境

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课前巧运用课题提问题,在开学的第一课《卢沟桥的狮子》我是这样设疑问的: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你猜猜课文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我让他们自由地无拘束地上黑板上写出来,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学生们开始很多都不好意思,或者害怕、恐惧的表情。我鼓励大胆的学生并给他们准备了小礼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每一次课前的黑板上总是满满的一黑板问题。在往后的语文课中我大胆地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的设疑能力越来越强。

总之,开放性小学语文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开放性学习变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自主、开放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邓怀菊.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学习[J].学科教育.2002

[2]武敏.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之浅见 [J].课程教育研究.2010

[3]朱建华.民主开放策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之浅见[J].小学语文课程.2009

[4]赵静.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四个开放"[J].基础教育.2010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课程目标小学语文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