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2017-03-30李英
李英
【摘 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的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做到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英语 发展 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20-02
李岚清同志曾明确指出:“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被动的学习,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多于启发,这既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长期以来,多数英语教师沿用传统的单一传授英语知识的方法,把大量的词汇、语法和学习标准输出给学生。这样教学的结果,教师很难看到学生的学习潜能,还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教师只是一味输出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或死记硬背,很难对英语知识真正的理解和运用。
2.课堂学习氛围不佳
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分别扮演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让学生具有阶级压迫感,学习氛围缺乏轻松自由,缺少师生互动和交流,学生觉的老师的都是对的,老师的方法都是好的等等,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方法的探索,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
3.实践应用较少
教师的关注点旨在学生记住多少单词和语法,却忽略了实际口语的实践应用,教师课堂过程中在语言点讲解部分耗费大量时间,口语练习时间很少。
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无形之中否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忽视了整体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因此,彻底的转变英语教学的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是需要广大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途径
1.创设主动参与探索的氛围,增强主体意识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英语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教”,强调学生的任务是“学”。现在的英语课堂也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其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严重漠视了学生主体性,简单地视学生为容器、接收器,根本就是把学生当作喂养的对象,无视学生是个主体意识的人。因此,严重束缚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展,摧残了学生本该有的创造力和灵气。由于教师对自己怎样教想的多,对学生怎样学想的少;对自己要教的内容想的多,对学生要学的内容想的少;对学生整体想的多,对学生个体差异想的少。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回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围绕教师转,机械地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听、学生背”的教学模式。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思考,学得新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把教与学融为一体,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思考机会、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创造信心、多一些成功体会。
3.还课堂于学生,唤醒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法主要注重如下步骤:首先是教读单词,听录音朗读课文一遍,然后老师再教全班同学读。其次是学习课文里面的短语以及里面涉及到的语法点。重点讲语法。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十分熟悉的英语的授课流程,但学习效率就不是那么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逐日递减,或恹恹欲睡,课堂气氛很沉闷。英语老师的感叹与日俱增,心中常恨铁不成钢。多亏于教育学家的努力探索,让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传统的教育漠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课改的近一步实施,课改已经成为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还课堂于学生呼声越来越高并且得到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回应,其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是效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赞誉。
4.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适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课堂教学并非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精神的熏陶,思想的提升,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塑造。开掘学生无限的潜能,激活学生禁锢的思维,开启学生尘封的记忆,放飞学生幽闭的情愫,只有这样,学生的生命成长才能找到活水之源。进入新课标英语教材,大多数重视学生口语的训练,几乎每一节课都有设计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的训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待学生应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促进学生乐于开口不要羞于开口,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尝试体验,探究合作,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从而产生心灵的碰撞,进而丰盈其内心世界。
5.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初中英语教师要提出新设想,新教法,精心地设计出创造能力训练的条条巧计,燃起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这样使学生会更富有创造力,会更善于创新,能够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英语教师要大胆创新,采取各种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采取强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动机。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从整体上看整个教学是一个教会学生学的过程。“施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能使其终生享用。”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情感、意志始终影响着教学的整个过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以说,要真正体现学生之“主体”地位,须从发掘、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入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遵刚;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学周刊;2012(36)
[2]李燕芳;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J];才智;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