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策略初探
2017-03-30董琳
董琳
一、小学综合实践中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有效指导
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实践性、生成性、整体性、自主性等特点的影响,使得教师很难对其完整把握与运用。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的指导较宽泛,准确性与有效性难以把握,对具体情况可操作性能力的运用较差,换言之,教师将一个合理、全面、客观的评价去面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是存在难度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在活动课堂中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难以在教师评价中获得深度的体验与感受。
(二)评价标准的确定
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多元标准与多元价值取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可以用考试来检测,其表现形式与解决方案都具有无统一确定性的答案,甚至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评价并不重视结果,反而更加注重活动过程,这就对评价标准造成障碍,评价标准的随意性由此而生。
(三)评价结果不及时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重视教师评价这个环节。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有时候,评价也许是教师通过互联网上的资料套用到学生身上;而且,一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那么,教师不仅失去了正确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真实情况的最佳时机,同时也失去了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及时修正改错的最佳时机。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继续教育,继续学习,不断发展改进完善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计划性,思考性的周全之下,才可以对学生展开评价,切不可随意而盲目。
(二)反思性原则
反思性评价是依靠主题向内的自我反思与反省的能力,其并不依靠外部的掌控与监督。唯有主体有了这种意识与能力,才能对相关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价值能力充分调动,有机会搜集多重信息,提升每次评价的时效性与可靠性。
(三)过程性原则
相较于结果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更加重视的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学生指导的能力与水平。而活动最终结果的优劣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往往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计划、指导与参与,以及教师对学生投入的理解与关爱和教师对资源运用的能力等情况上的体现。
(四)多元性原则
评价主体、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的多元性是教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与社会属于评价主体的范畴,对智力发展的考核与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化发展、重视知识与价值属于评价标准范畴,互助式评论中的自评、互评、他评属于评价方式范畴。
三、小学综合实践中实施评价的方法策略
(一)课堂评价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健康成长,课堂评价需要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的双重策略。首先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师生对话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学生掌握了对他人评价的技能,才能理解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其次是发挥评价的指向性功能作用,评价应当是起到积极作用的,多采用正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应当对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展开合理运用。对评价时差的把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评价的重视性,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二)建立“四级评议表”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定中,教师评价的落脚点必须安置在学生整个实践参与过程中的状态、体验、情感与情绪上。依照小学生年龄段的特性,运用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之间彼此相互协商评价,这种开放式的评价体系一旦建立,同时所有师生严格完成,那么对小学综合评价活动课程的评价科学性将会不断提升,学生受到实践课程的教育成长会更加全面,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的快乐会更加真实。
(三)“档案袋评定”
教师用档案袋的方式去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设计的计划、搜寻到的资料、获得的成果,并且放入档案袋之中,同时要确保档案袋的实用性与档案袋在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具备完整性、客观性、丰富性的档案资料是评价成功的关键,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造成对材料的搜集选择上必须严格依照学生的年龄性格特性,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也是评价顺利完成的保障。“档案袋”的评价使用方式有明确对象、目的、主题,搜集安置作品、展览、反省和反思。对于“档案袋”评价操作,应该思考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与操作过程相结合;教师的评价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提升學生各方面素养的过程;而教师在制作“档案袋”评价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学生交流中的精神平等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五塘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