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创新,播下“科学”的种子
2017-03-30王燕
王燕
徐悲鸿曾说过:“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无论在任何领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不竭的动力,长久而稳定的存在,由此可见创新非常的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一、鼓励猜想,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绝大多数科学研究和发现都是从假设开始的,所谓的假设即为猜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直接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同学们缺乏思考,思维得不到锻炼。小学生出于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的心理阶段,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其创新能力。
比如我在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进行教学时,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采取了探究式教学这一模式。首先我向同学们提问道:“老师说话大家能听清吗?”同学们都齐声回答道:“能。”我又紧接着说道:“为什么我说话大家都能听到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我留给同学们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去思考与猜想这一问题,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和试验后,成功猜想到问题的答案:气体、固体、液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猜想,不仅成功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而且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实验,迸发灵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科学作为一门基于观察与实验的学科,教师一定要解放学生的双手,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同学们动手实验,主动探究,有助于他们迸发出灵感,提高创造性思维。
比如我在对《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这一课进行教学时,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促进同学们应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和比较水和油。在实验过程中,我引导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去观察这两种液体,例如晃晃杯子观察其流动速度,眼睛观察并比较两者的颜色差异,用鼻子去闻油和水的气味,用手亲自触摸感受等。同学们通过亲自试验发现,油和水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重量等方面有差异,并总结出了两者各自的特点,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上述教學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出问题的答案,使其创新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沟通交流,吐故纳新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强调教师是学生完成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与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吐故纳新,从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巧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我在对《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进行教学时,给了同学们充足的材料进行课题设计,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创新设计出小车的动力装置,看谁的小车在反冲力的作用下行驶得最远。同学们在组装气球小车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指导并向同学们提问一些相关问题,例如:“如何安装使小车行驶更远更快呢?”同学们在设计安装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验,发现气球中的气体越多,小车获得的反冲力越大,由此行驶更快、更远;其次小车的质量越小越能够行驶更远的距离。此外我还提示道:“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是不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呢?”同学们恍然大悟,想到可以通过减小行驶路面的摩擦力使小车行驶更远。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在同学们实验过程中与之沟通交流,促进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反冲力进行实验和创新,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科学课堂。
四、融入生活,学以致用
知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课本知识是为生活而服务的,因此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必须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教学质量要求的重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科学知识融入生活中去,引导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创造性学以致用,从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比如我在对《动力与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创设了具体的生活情境。首先我向同学们讲道:“大家都知道,冬天下雪后路面结冰,人们在上面行走很容易摔倒,而在橡胶地上却走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并回答道:“是因为人在冰面上鞋底受的摩擦力很小,但是在橡胶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然后我紧接着提问道:“如果想要在增大鞋与地面的摩擦力,那么你会怎样设计鞋呢?”同学们展开想象,例如鞋底设计花纹、鞋底表面选用粗糙材质等。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促进了同学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猜想、动手实验、沟通交流、融入生活等措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总之,教师应当善于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在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导入创新,播下“科学”的种子。
【作者单位:宁德市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