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研究综述

2017-03-30万颖桑园任纪爽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万颖++桑园++任纪爽

近些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都提及了建立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标与要求,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是幼儿阶段所要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内容,在终身教育时代,幼年时期养成稳固且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基础。很多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幼儿养成教育方面的研究,对于幼儿生活习惯研究的关注度在2013年时达到最热,涉及教育以及医学两大领域。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关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惯的概念

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必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如习惯成自然;必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教育大辞典》中,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1989)中的定义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由此可以看出习惯既包括个体层面也包括社会层面,个体在后天通过反复练习而习得的自动化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层面,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则是从社会层面来分析习惯。

二、幼儿生活习惯的内容

习惯按照不同的活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陈鹤琴先生认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幼儿生活习惯指的是幼儿在饮食起居等方面因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包括三个方面,即饮食习惯、衣着习惯和睡眠習惯。韩映红、张宇、苏利娟分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并将如厕、穿衣习惯纳入到卫生习惯中。关鸿羽则是从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三方面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是从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衣着习惯四个方面来阐述,冯宝梅的研究也是从这个维度出发。宋文娟则是将生活习惯分为卫生习惯、礼仪习惯、饮食习惯,以及作息习惯和自理能力四个维度。

也有学者认为幼儿生活习惯包括多方面的,郑佳珍、朱炳昌认为幼儿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胡青、王原平指出幼儿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睡眠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如厕习惯、进餐习惯、整理习惯等,并指出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综合以上研究,无论是三因素、四因素还是多因素,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衣着习惯是多数研究的共同点。

三、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

幼儿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以及衣着习惯四个方面。

针对幼儿饮食习惯方面,调查的结果主要体现了四个问题,首先就是偏食,徐浙宁对上海423户家庭调查,结果显示偏食的比例达到82.4%。李琼符对567名幼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3.1%的幼儿存在挑食现象。其次是进食不专心,在徐浙宁的调查中,有边吃边玩现象的比例为59.3%、有边走边吃现象的比例为31.4%。敖春美指出幼儿存在边吃边玩(29.4%)、边吃边看电视(20.6%)的不良饮食习惯。最后就是存在吃零食的现象,徐浙宁、敖春美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存在。

从幼儿的卫生习惯调查来看,口腔卫生习惯问题最为突出,陆彤文在研究中指出主动刷牙及有早晚刷牙习惯的比例只有32%,多数幼儿处于被动的状态,且刷牙的方法不正确。另外,张静指出小班的幼儿尚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在成人的提醒下完成。

在睡眠方面,叶新华对兰州市649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50.7%,男童发生率为47.3%,女童为55.2% ,刘志军指出我国儿童群体中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在27.4%~69.7%之间,情况堪忧。部分幼儿还存在不良的睡前行为,贺赞群的研究中有31.2%的儿童需要睡前安慰,对于睡前安慰的需求有所不同,有吃东西(10.1%)、抱玩具或毛巾(8.8%)、听故事或陪睡 (6.2%)。杨晓静、胡丽砂也指出幼儿午睡前存在不良行为。

在衣着方面,大部分研究显示幼儿没有良好的自理能力。宋文娟、孙雁指出幼儿缺乏穿脱衣服、鞋子、整理玩具的能力;蒋静在对小班新入园幼儿进行调查时,幼儿穿脱能力的通过率仅为35.6%。但是,农村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于城市的情况较好,傅路军对农村幼儿调查的结果显示80%左右的幼儿能够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等,但是自主性较差。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幼儿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问题,不良行为的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大班和中班的生活习惯相对于小班幼儿的状况要好一些。

四、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研究者主要从家庭环境因素、幼儿内在因素以及教师的因素三个维度来划分。

首先,从家庭环境因素来分析,家长普遍缺乏对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意识,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再加上幼儿溺爱严重,存在包办替代的现象,使幼儿的良好习惯养成收到阻碍,也有的父母本身就没有好的生活习惯,而幼儿的模仿能力又很强,导致幼儿缺乏良好的榜样,不能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内在因素主要是幼儿自身的发展不够健全,心理特征和思想观念发展尚未成熟,缺乏对于不良生活习惯危害的认知;其次,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影响主要在教育的观念与手段方面。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重视幼儿文化知识的培养,而缺乏素质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是使用说教的方式,并且幼儿处于被动的状态,也就不利于儿童习惯的养成。

五、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

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现状以及它的成因,很多学者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培养的策略,综合以往的研究,研究者主要分为家园配合、改善教学模式、增强家长教育观念三个方面。

幼儿的家庭成员和幼儿园相关的教育人员共同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有着共同的目标,两个群体的相互沟通、相互联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将幼儿在园情况及时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长也要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家庭和幼儿园只有有效地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家庭中得以延伸和巩固。

在幼儿生活习惯的教学模式方面,对于单纯的说教模式,高爱建、廖武珍提出要在活动进行,让幼儿亲自体验、实践,将行为内化,宋文娟、杨梅莲指出这种活动要和游戏结合,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除了游戏活动以外,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利用绘本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绘本通常是以生活习惯为主题的,通过对绘本中故事的探讨,再将故事以多元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绘画、角色扮演、音乐、语言等方式,增强幼兒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当幼儿出现模仿行为时,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起到强化的作用,绘本中人物的行为一旦被幼儿经常模仿,就会对幼儿的习惯培养产生促进作用。

张爱玲、杨梅莲、赵秀梅都提出了转变家长幼儿教养观的建议,要让家长了解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家长知道孩子喜欢模仿自己的日常行为,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幼儿的行为,所以家长不仅要有正确的教养观念,也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六、结语

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研究已进行了几十年,取得了丰富结果的同时,也存在着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幼儿生活习惯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对于生活习惯概念的界定多是从社会和个人层面来分析的。幼儿的生活习惯是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慢慢形成的,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同时,在形成的过程当中,幼儿的生活习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去界定幼儿生活习惯的概念,更能够突出生活习惯在幼儿阶段的独特性。

幼儿生活习惯的内容泛化,没有明确具体的分界标准。幼儿的生活习惯存在三因素、四因素和多因素之说,每个因素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从属关系混乱,例如,有的将如厕习惯和卫生习惯并列,有的却把如厕习惯归属到卫生习惯当中,进餐习惯与饮食习惯同样发生类似冲突。

幼儿生活习惯的现状调查分布不均衡。首先,地区分布不均衡。在现状调查的研究中地区分布多集中在福建、上海、重庆、河北等省会城市,针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调查相对较少,可见我国对于生活习惯的研究存在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其次,调查对象分布不均衡。虽然多数研究都集中在3—6岁的幼儿,但是将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的调查远远多于将大班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对于特殊儿童生活习惯状况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所以,今后的研究可以加大调查范围,使之均衡发展。

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应拓展关注点。目前对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幼儿内在因素以及教师因素,关注点主要侧重于教养方式、幼儿自身发展特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榜样示范等,对于家庭的结构、幼儿的气质类型、社会以及学校环境等因素关注较少。因此,关于幼儿生活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充分挖掘和探讨不同因素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影响。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策略仍需丰富。尽管多数学者都提出了家园配合、改善教学模式、增强家长教育观念等培养策略,但是这些也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用实证来检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有差异,培养策略需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实施,具体的方法和途径还需丰富。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辽宁 】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向自己道歉
6种“败性”饮食习惯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