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有效途径的探讨

2017-03-30何俊泠边莹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存货管理有效途径探讨

何俊泠 边莹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经营产物,其价值等同于企业资金,可以说它是企业经营及发展过程中不可摒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企业的存货基本都在生产现场就地存储,对存货的管理至关重要,企业要想取得持续且稳定的发展状态,必须做好存货管理。就目前多数企业而言,在存货的管理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加强存货管理已成为当下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主要以存货管理作为探讨核心,通过目前企业存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全文中对企业如何加强存货管理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存货管理;有效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企业的存货是财务范畴内的概念,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因经营需要而储备的资产,涉及各种原材料、包装物、产成品等。为了确保企业正常的运营,要有计划性地进行采购、耗用与销售存货。企业存货的计量情况,对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其主要影响着企业成本、利润的核算及总资产、流动资产的管理。企业规模越大,其存货的品种越多,相关的收发工作量较大,有着较强的流动性,企业的存货管理方面往往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严重损害企业的效益,加强企业存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目的在于平衡存货成本与效益,在满足企业经营的前提下,保证最优的存货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存货积压而产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这样便于完善对存货入库与出库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存货的质量。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货源充足。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各种原材料,其销售环节又需要足够的货源,基于此,加强存货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借助科学的存货管理手段来妥善地管理企业的存货,以确保存货的质量与安全;通过实时的企业生产与销售的信息来确定存货的种类与数量,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2)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存货过少将会加大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存货过多又将占用一定的现金流,特别是产品制造类企业,过量的存货将会严重制约流动资产的周转,影响企业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使得企业资金的使用率降低。基于此,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可寻求二者间的平衡点,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率。(3)取得成本的优势。基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创新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有效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内控手段。合理的企业存货管理能够降低生产、销售与管理的成本,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本方面的优势。

二、目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出现的问题

1.存货管理信息不全

当前我国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信息不全的问题,企业的具体物资已经做入库处理,但企业的财务部门却未对此进行记录,企业的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欠缺有效的沟通,两个部门的工作未能做到科学有效的衔接。财务部门的账面信息难以真实地体现出有关的存货管理信息,二者的时效性较差,严重影响着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在企业的具体存货记录环节,对原材料采购、存放、提取等的物资周转记录多数为同一人负责,欠缺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容易出现营私舞弊、暗箱操作等问题,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中潜在着诸多的风险,危害企业的利益。

2.存货管理风险管控不当

当前我国企业对存货成本进行风险控制的意识仍较为薄弱,对风险的预测与评估做得不到位,由市场形势变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突发状况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企业未能深入地剖析与预测采购存货价格的变动幅度,对成本风险的把握不准确,更难以据此采取相应的存货成本管理策略与风险控制活动。存货采购的数量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降低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使得资金收益性较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此外,过量的存货也会引发超储挤压、毁损、丢失等问题,加大存货的储存成本与管理成本。存货采购的数量过少,会引发存货供应的中断,无法正常运营生产,紧急状况下进行采购,既耗费时间又耗费资金,失去大批量采购所享有的优惠等问题。

3.存货管理模式落后

当前我国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只有少数企业采用经济订货批量采购的模式、ABC存货分类管理、供应商管理存货等模式,又局限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存货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性不高,在具体的存货管理中这些管理模式运用的仍然不到位,没有全面地采用存货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降低工作效率,手工记录形式的准确性、及时性欠佳,致使账实不符。当前存货管理模式落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企业存货的需求情况反应较为滞后。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未能科学合理地预测需求量,对存货需求变化的应对有着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做出迅速的反应,同时伴有一定的盲目性。(2)企业的生产效率较低,流动资金的占用率高。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根据库存来保证供货的速度与稳定性,没有供货的压力,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不高,從另一层面来看,企业为了确保供货充足,需要较大的库存量,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率较高。(3)物料消耗情况与实际生产不匹配。传统的库存管理未能充分地考虑不同物料之间的联系,而在实际的生产中,不同物料的数量必须合理地配备,才能装配成产品。传统的物料采购是对各项物料自身而言的,不是对整个最终产品,致使生产装配环节出现物料数量不匹配的情形。

三、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

基于企业存货管理信息不全的问题,要相应地建立较为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定期对存货进行清点盘查,确保存货信息的记录准确,达到账实相符。构建存货管理的数据库,对存货的采购、存放、提取的全部信息进行详尽的记录,便于企业的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要不断地完善存货管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存货的采购、验收、保管、清查等岗位进行较为明确的职责划分,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与工作要求,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实现岗位间的相互监督与牵制,对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采购、验收、保管等职责应该交由不同的人来负责,避免出现多环节由一人负责的情形,最大限度地杜绝在岗人员的串通舞弊。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对工作中表现优异者给予表彰奖励,激励其恪守相关存货管理的各项准则。

2.构建存货管理预警系统

企业要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规范各项操作流程,科学合理地规范请购、审批、执行、检验入库等环节,确定采购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不断地完善企业的采购体系,让采购人员可以有章可循。企业的存货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要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与行业发展状况予以高度关注,提高对采购存货价格发生变化的预测能力,并根据外部环境与企业历史成本数据,制订科学、合理的存货成本管理目标。基于以往的采购经验,定期对存货状况进行分析,对下期的采购工作做出合理的估计,尽可能在保证销售生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管理的成本与风险。建立存货管理预警系统,设置安全存货标准,一旦高于上线或低于下线便发出警报,提醒采购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调整采购计划。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借助电子商务,实行准时化采购(JIT采购),将数量与质量确定的物料及时地供应到需求的地点,较好地满足企业的物料需求,有效地解决存货积压、毁损等问题,使企业的库存量最小,减少资金的占用率,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与存货管理成本,有效地避免因企业资金周转不善而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3.引入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

基于信息技術的快速发展,存货管理技术与方法都发生较大的变革,MRP/MRPII、JIT与ERP管理方法是存货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提供了企业存货高效率周转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存货管理的效率。(1)MRP/MRPII管理方法:MRP是物料需求计划,根据实际的订单需求来进行生产计划,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来自动生成所需物料的时间与数量,其计算的效率高且精确,使存货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实现动态化的存货控制。(2)JIT管理方法:JIT称为准时制生产,可实现对存货的最小化管理。分清企业生产的关键性工序,对半成品或物料的闲置情况进行控制,尽可能地缩短生产的周期,优化生产、降低存货量。(3)ERP管理方法:ERP是企业资源计划,企业通过ERP系统调整业务流程,对货物的进、销、存进行流程优化,实现企业各部门间信息的实时共享,基于实际的销售需求,来对存货进行优化管理。ERP系统能够对企业内部及供应链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从全局来掌控销售订单、物料采购、计划、生产、分销等环节。保证存货管理与资金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存货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与自身情况相契合的管理方法,通过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入,可实时掌握供应商、销售商等合作者的信息,使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之有效的企业存货管理可以确保其生产经营的货源充足、提高其资金的使用率并获得成本优势。本文对我国企业当前存货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存货管理的有效途径,健全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存货的出入库情况,定期进行存货的清点与盘查,并不定期抽查存货管理情况,引进现代信息化的存货管理系统,对存货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处理,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冯林梅.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J].时代金融,2013,6.

[2]贾伟.浅谈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2,6.

猜你喜欢

存货管理有效途径探讨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