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浅见
2017-03-30彭丽
彭丽
摘 要 英语语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多对高中语法知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研究,多为学生创设条件,在英语课堂上能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法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语法教学 趣味性 情境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交际能力,如果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将会导致中学生的语法水平下降,严重影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会妨碍英语自学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展开语法教学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以便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1 增强语法学习的趣味性
增强语法教学趣味性的关键是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体现语法的功能性。如学生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老师通过语法知识的帮助可以轻易地将其化解了,这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使其产生想学习语法的信心和欲望。比如讲授虚拟语气,首先教师口头造了一个句子:If I were a bird, I would fly 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就在天空中飞翔。)此时学生会心感奇怪:主语是I,be 动词却用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m或was。于是大家疑惑一阵就纷纷发言了:老师,怎么用were,是不是弄错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随后老师进行解释:这就是虚拟语气的句式结构,使用时要注意谓语动词的变化。教师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探究,以便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通过有目的的练习,学生对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现象就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语法知识。
2 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语法
理解加记忆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新旧知识的关系,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语法要真正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条条框框。例如,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也许会特别强调现在分词和动名词在句子中不同的句法功能。很多学生就机械地死记硬背:分词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表语,动名词可作定语、主语、宾语、表语,即使这样也经常记混淆。其实分词就相当于形容词,形容词能充当的成分分词基本都能充当;动名词就相当于名词,名词能充当的成分,动名词基本都能充当。这样也便于理解为什么動名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而分词则不能。另外,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特别强调理解语法并不是要对语法规则刨根到底。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英语有那么多时态,而汉语没有?其实每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规则。汉语不是没有时态,只是时态的表现形式不像英语那么明显。学生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语法术语,最好是请教老师或他人,看有没有其它的解释。比如有的语法书里使用"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等概念。有的学生就难以理解。其实,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形容词性从句包括定语从句、补语从句等。如果学生理解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就不必为名词性从句而烦恼。类似的概念还有限定词、功能词、零冠词等等。其实零冠词就是不使用冠词。一般来讲,专门为初学者编写的语法书不会有很多较难理解的语法术语。
3 结合汉语学习英语语法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即负迁移效应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用汉语结构来表达英语,并闹出过不少笑话。但这并不能否认母语的积极影响,母语毕竟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在英语学习的初级甚至中级阶段,我们还是用汉语去感知、理解英语,尤其在语法方面,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很多是一样的,比如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多种词性的用法等。因此,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适度的对比,以便发现其中的异同及其规律,起到既能充分地利用母语,又能排除母语的干扰。比如词形的变化、冠词、语序等汉语中没有的,要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把握其用法。如定语从句,根据学生对汉语中定语的概念,不难理解定语从句,不过关系词是学生学习定语从句时最难领会的。关系词就是代表先行词并在定语从句中担任句子成分,总是放在从句开头,是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取决于担任什么成分。结合学生对汉语句子成分的理解就轻易接受了。看下面句子:I"llneverforgetthedayswespenttogether。AwhichBwhenCwhatDinwhich解释:定语从句Wespentthedaystogether。先行词thedays在从句中作宾语,所以用which。ThisisthevillageIwasbornandgrewup。AwhichBthatCwhereDwhat解释:定语从句Iwasbornandgrewupinthevillage。inthevillage在从句中做地点状语,所以先行词用where或inwhich。
4 通过对比归纳学习语法
现行教材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项目,把同一个语法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地呈现在教材中,这对学生理解和巩固语法知识是有利的,但却割断了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法知识,甚至会造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干扰。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语法知识的(下转第96页)(上接第89页)系统讲解,并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语法点进行归纳,特别是在学习完某个语法项目后,更应全面归纳相关的语法规则。例如,学习了被动语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下列主动语态的句子变成被动语态:①What are they going to put up on the gate?(What is going to be put up on the gate?)②Who has made the plan to turn Beijing intoa green city?(by whom has the plan been made to turnBeijing into agreen city?)③How much had the government spent restor-ing these statues by last month?(How much had been spent restoring thesestatues by lastmonth?)④How often do they hold the class meeting?(How often is the class meeting held?)⑤why will they revise the laws?(Why willthelawsberevised?)⑥Where did they build a new school for thedisabled last year?(Where was a new schoolfor the disabledbuilt last year?)⑦Who is tlae doctor examining how?(Who is being examined by the doctor now?)⑧What were the students busy preparing for?(What was busy being prepared forby thestudents?)这样的对比与归纳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并加以巩固和内化,形成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5 在实物情境中学习语法
在语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尽可能逼真的、反映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学习情境,创建良好的实践场,注重课堂文化的生成,关注课堂情境的细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协商与建构。实物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实物的运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认识客观事物。例如:借助破杯子、坏了的玩具来介绍形容词broken;用一杯水来体现a cup of;把几样东西放在不同的位置来体现in、on、under、behind等一些介词的含义。再比如:利用照片上人物的位置关系来教授定语从句。Q1: Who is the woman that is sitting between Tom and Roger? S1: She's Miss Lin, who is our head teacher. Q2: Which is your younger brother among the students in the picture? S2: The boy whose hair is quite long is my younger brother. 教师通过实物这个直观教学手段,加上自己的语言表述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形成交际的模拟情境和气氛。通过在设计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操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所学语法知识。
总之,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要达到高效学习语法的目的,教师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法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语法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