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7-03-30王燕周莹
王燕+周莹
摘 要 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且发展业绩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等待解决。本文通过全面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即科学合理的建设农村教学点,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大教育投资倾向,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教育出现的弊端。
关键词 农村 基础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61
Abstract Rural basic education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which affects the overall ascension of education career, also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ompared with the past,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education has a certain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received the affirma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aiting to solve.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chool, renewal education idea,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increasing education investment, improving teachers' treatment,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ensur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etc.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rural education, improve rural education appeared.
Keywords the countryside; basic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1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与以前相比,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了以前的落后状况,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發展。比如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一些农村小学也配备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
虽然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承认在一些落后山区农村教育现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1.1 农村办学点多而分散
据2011年7月6日云南日报报道称,在云南,小学的覆盖率达到了98%,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初中。近几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择校现象愈演愈烈。由于农村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偏低,农村优秀学生不断转出,有条件的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城镇中的小学就读,这就造成有的农村学校一人一校的奇怪现象出现。有的学校甚至出现断级的情况。教师对着极少数的学生没有教学积极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1.2 教育观念落后
2011年9月,通过对师宗县丹凤镇峰岭完小的调研,该校的黎老师说到,她们班的一位学生课本丢失了,家长也不当回事,总以为这是学校的事,与他们无关。结果这名学生整整一个学期手无教材,两手空空的读书。在农村这样的现象还大量的存在,很多家长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他们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家长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很多家长只是开学第一天带领孩子找老师办理手续,以后就从不找老师交谈孩子在学校的事,造成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脱轨。
1.3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农村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教师仍旧使用着粉笔加课本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独特的创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只是一味的教师教,学生跟着学,教师与学生成为了独立的个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教育部门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对教师或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局限在学生考试的分数上。学生考得分数高,就意味着这个教师教的好,会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同时也意味这个学生聪明、认真、勤奋、学习态度好。反之,则不然。就这样,许多教师为了追求高分,把压力施加在学生身上,盲目地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量,使得很多学生厌倦上学,把学习当成一件很痛苦的事。
1.4 教师素养偏低
农村教师素质偏低,也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差,很多教师不愿意在农村工作,所以导致了农村师资缺乏,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专业素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农村教师,更应该有意识的提升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1.5 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不足,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贫困山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由于经费短缺,导致一些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在贫困山区还有土坯房和泥巴桌的使用,很多孩子同时挤在一个教室,而且还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尽管由于各届的关注,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是落后于城市的办学条件,长此以往的话就会导致农村教学质量低,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工作条件艰苦,教师成长环境不佳,很难留住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近年的一些师范毕业生,如果户籍不在工作乡镇的,普遍在三五年内就想方设法调走,乡村教师流失严重,在社会中形成“村里的教师镇上走,镇里的教师县里走,县里的教师市里走”的外流模式。
第三方面,教师的待遇低,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制度的保障。教师待遇低不能單纯的理解为工资低。
1.6 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随着近年来九年义务的普及,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父母都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但辍学率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师宗县未成年人辍学情况调查显示,初三时候的辍学率是15%,今年初三的辍学率达到了30%,有些乡镇的辍学率竟达到了50%,这也是很少见的一种现象。这些统计只是一个保守数字,实际的情况远不止如此,有的会高于这个辍学率。原因总结如下:
一是教育经费不足导致了教学资源缺乏,最终的结果导致了教学质量差,教学体系评价不完善。二是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了部分的学杂费,但有些地方由于教育经费的紧张,学校把部分压力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们还应付集资办学和分担教师酬劳等费用。许多家庭无力承担这些费用,不得已让孩子辍学。三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心理,他们受街邻、亲朋好友的影响,以为读书既费时又费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早点挣钱回家建新房,长期的封闭落后,形成了他们“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2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发展对策
2.1 科学合理的建设农村教学点
如果在山村还出现一个年级只有两三个学生或断级的学校,那么就要考虑有没有必要继续办下去,办下去只会消耗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果把部分教学点撤并到具备条件的附近定点小学,并为不方便回家的学生提供食宿。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学生宿舍、食堂、餐厅,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力量。
对那些不具备集中办学条件的地方,比如比较边远偏僻、交通非常不便利,则仍应保留原有乡办、村办学校或教学点,并尽力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和支持指导,尽可能使每个适龄入学儿童都能接受到最大程度的优质教育。
2.2 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的召开家长会,并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达到双方互相了解学生的成长。其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单纯的分数作为标准,而是实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考核,注重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单一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学评价朝着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的自身。
2.3 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情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第二,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并通过实践体验,在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提高。第三,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2.4 加大教育投资倾向,提高教师待遇
教育经费短缺是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是中央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地方配合供给,鼓励民办教育这样多方面的渠道的筹措。二是通过爱心教育,向社会热心人士寻求帮助。提高教师待遇,给予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各地方的政府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让教师有尊严地活着,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解决教师在住房难,子女读书难,求医难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农村的教育工作,确保教育质量。
2.5 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只有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依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教师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知识与能力,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通过实践活动,让教师自己认识到其自身的素质是通过自身知识的内化形成和积累的,而不是别人给予的。
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使得教师能按时得到培训,吸收新知识学习科学的教育模式,加强师德修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完善教师队伍专业化分配政策,要在教育上真正形成专业的教育,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为教学点师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竞赛和大型活动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温红彦.教育部就义务教育和教育经费投入等答记者问[N].人名日报,2003-11-3(12).
[2] 孟凡平.农村教师与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教育报,2004-3-19(5).
[3] 王鹏飞.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J].高教信息,2004(12).
[4] 韦志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7).
[5] 赵馨蕾.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