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精准扶贫工作探析
2017-03-30王倩
王倩
摘要: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的状况下,中央政府提出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精准扶贫既成为了民生问题,也是一种经济杠杆,将与供给侧改革相互作用。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探讨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不仅要提高需求侧的质量效益,更要优化供给侧结构,拓宽融资方式,真扶贫,扶真贫,进一步打好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贫;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02
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政府推进扶贫脱贫的重大方略,自提出以来,从顶层设计、项目规划到方案落实都得到了有序推进。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解决扶贫工作重点难点,创新精准扶贫思路模式,是助推贫困地区脱贫不返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但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结构性失衡等严重制约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理论界数年调研的基础上,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从“需求侧”入手来扩大需求、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但这项短期政策并不能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促进经济增长还需要进行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需两端的“供给”方面入手,而不是一味地围绕“需求”活动展开,用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使各个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从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对需求侧实行紧缩管理,相反,它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主攻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供需平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质的飞跃。同时,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精准扶贫工作现状
精准扶贫作为政府推进扶贫脱贫的重大策略,旨在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贫困地区及贫困对象实施精准帮扶,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准施策、精准治贫。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解决各地贫困现状,各级政府在推进扶贫政策过程中做了相应工作,但仍然与精准扶贫的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而言,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难
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對象实施精准识别,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然而由于农民收入渠道多、实际收入难以核算,致使政府往往难以对其贫困程度进行界定;其次,贫困区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扶贫政策参与度低、理解力差,不能及时反映其贫困诉求,为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还有一些地区为了获取扶贫资金,为自己扣上“贫困县”的帽子。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政府在识别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时往往难以做到精准有效,将非贫困户、非贫困地区纳入贫困帮扶范围,致使识贫扶贫有失公平,精准扶贫困难重重。
(二)政府主导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要求政府扶贫与社会扶贫济困深度融合,加强社会帮扶力度,打破政府单一主导模式。然而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多以政府为扶贫主体,扶贫政策的制定、项目计划、具体落实均由政府、官员、专家负责,社会和贫困人口被排斥,缺少话语权;各级政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盲目效仿其他地区成功的扶贫经验,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同时,一些政府大搞扶贫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严重,忽略客观实际而进行“大跃进”式的扶贫,存在严重的脱贫再返贫现象;在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监管方面均由政府负责,缺乏社会监督,致使相关部门同流合污,扶贫资金流失严重,扶贫效果难以立竿见影。
(三)扶贫融资方式单一
多元的融资方式是政府解决贫困现状的根本,然而各级政府的扶贫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内部有限的财政和上级的财政拨款,缺乏相应社会资本和专项资金的支持,政府扶贫融资方式单一。国家的专项扶贫资金经过层层划分,最后用于贫困地区具体扶贫项目的资金总量寥寥无几,难以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其次,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短期内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和社会扶贫参与度降低,其资金来源具有了不确定性。在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下,贫困居民得到的扶贫资金杯水车薪,难以真正摆脱贫困问题,扶贫项目进程缓慢,精准扶贫收效甚微。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经济活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紧密的联系。“扶”与“贫”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等同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解决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优化扶贫供给侧结构,提升需求侧质效,健全扶贫主体,创新精准扶贫路径模式,进一步打好扶贫脱贫这场攻坚战。
(一)完善扶贫主体,健全市场机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规定了政府的权力边界,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精准扶贫在明确政府职责的同时,应强调市场、社会与贫困户的主体作用,打破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构建多元互动合作方式,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在贫困地区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放活土地经营权,使各种资源在农村市场中自由流动,发掘各类扶贫资源。二是提高村民政策参与度。充分调动贫困地区村民的积极性,加强其对扶贫政策的关注意识、参与意识,增加扶贫工作的民主性。三是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企业等非政府组织自愿参与扶贫工作,培育专业化的扶贫组织,形成多元扶贫主体。
(二)改革供给侧结构,丰富扶贫融资方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中的“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的突出问题,其重点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为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短板—贫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补短板这一任务出发,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资金扶持。因此,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优化扶贫供给结构,丰富扶贫融资方式,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以此加强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扶贫质效。一是整顿政府资金,集中扶贫。创新贫困地区的资金整合机制,以发展目标统领全局,确定扶贫规划及项目,从而筹得扶贫资金。统筹合理使用各级政府的资金,使其用于各项扶贫项目,做到精准、有效、扶真贫。二是创新政府财政支持方式。各级政府对农村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实行相应的财政奖励和支持,以农村本土资源为基础,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值的增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促进扶贫融资方式的多樣化。充分发挥政府精准扶贫的领头作用,引领各项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各大企业对贫困地区的开发利用,助推贫困地区脱贫。
(三)提升需求侧质效,补足贫困各项短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供给侧优化与需求管理的相互配合,使需求侧与供给侧保持动态平衡。基于此,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对供给结构进行优化,更强调其与需求侧的适应性。因此,提升扶贫需求侧质效成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一是改革农村经营主体。改革旧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格局,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丰富农村经营主体,促进农村合作组织、企业公司等参与农村市场活动的热情,培养其主体性,从而完善农村市场,规范竞争环境。二是改革农村产业体系。以本土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特定的农村产业体系。从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入手,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电子商务,促进新兴产业扶贫的效力。三是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发展规划水平,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力度,满足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四是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创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广大贫困户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实惠。五是改革农村人才需求问题。提高本土教育水平,引进师资力量,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鼓励贫困户自我发展,改变贫困思想,树立脱贫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弛.读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经济导刊,2016(2):20-25.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2):17-22.
[3]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和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4]王介勇,陈玉福,严茂超.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经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289-295.
作者简介:王 倩(1992-),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镇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