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分制视角下理学类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索

2017-03-30朱磊刘宏玉谢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朱磊 刘宏玉 谢芳

摘 要: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本科生教育进一步普及化,其教育目的更加侧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对2013级学分制下的本科生教育进行全程导师制的探索和试点。在健全本科生导师制体系的前提下,对全程导师制从定位到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双重模式、导师与科研团队互补模式和导师与企业导师交叉模式的“三位一体”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以期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

关键词:本科学分制;全程导师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2000303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一、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紧迫性

(一)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复杂性

武汉科技大学于2012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对2013级本科生正式运行学分制。实行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存在着对教学管理方面的诸多不便。首先,班级过于分散。实行学分制的突出问题就是打破以往班级教学管理制度,学生选课比较分散,难以以常规办法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其次,任课教师服务难以做好。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很多课程是以大班教学(少则60人、多则100人以上)的,实行学分制后同一课堂可能来自几个学院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而且丧失了行政班级下的班主任、班干部管理机能,学生出现旷课、早退现象难以有效约束,进一步导致目前学生挂科率的急剧上升。

(二)学分制下学生管理的无序性

目前的学分制下,学生上课出现了“同寝室,不同教室;同时间,不同课程”的现象,班级形同散沙,学生日常管理漏洞百出,导致日常管理比较杂乱。班主任和辅导员很难及时从班干部处了解班级学习状况,更难以追踪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即使了解到一定的情况,其信息也相对滞后,难以及时给予学业、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传统的组织活动很难有效开展实施,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学风建设活动只能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学生旷课、早退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社会对综合性、个性化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毕业生的应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综合性、多元化、个性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目前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很难迎合企业的口味,导致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培养个人的专业知识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分制下的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最大化的学习选择权和个人发展空间。然而很多学生过分迎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并不了解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本质联系,导致选课存在盲目性和功利性,缺乏针对性。很多學生对课程、专业和教师了解不够,盲目跟风选课。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能力、社会经验有限,一味迎合企业需求,忽视人文教育,出现过分职业化倾向,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知识割裂。学分制下,毕业的前提只是修满一定的学分,因此有些学生为了更早踏入社会“深造”,短时间集中修满学分,流于表面,不利于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囫囵吞枣”的方式显然有悖于学分制改革的初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改革发展。

(四)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基础和保障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对综合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学分制改革呼之欲出,并逐渐替代原有的高校培养模式,随着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深化,其改革背后产生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其一,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学生对知识的诉求不再单一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更多地寻求自身专业素养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不协调性。现有的教学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下,新事物层出不穷,学校体制难以短时间调整,只能依赖于学生和教师两者间的平衡调节。导师制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目前学生知识诉求、学校培养模式、社会技能需求三者之间的矛盾,针对学生品德、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个性化人才,为推动高校学分制改革奠定基础。

二、当前本科生导师制推行和实践的困境

(一)师生比例失调,存在客观时间和地域限制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先天性师资困境。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5∶1[1]。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其生师比例都是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本科导师人均指导学生在5—8人。而在我国实行本科导师制,人均指导学生少则十几人,多则二十余人,再加上一些导师还要辅导博士生、硕士生,实际所带学生远远不止如此。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边要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一边还要承担学生的辅导任务,导师制流于形式也就难以避免,培养效果可想而知。

另外,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部分学校都设有新校区,而新校区一般都设在偏远的地方,教师大部分都集中于老校区居住,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较远,平时教师一般只在自己有课的时候才来,这就间接地造成师生交流局限于平时的零散时间,很难集中起来长时间交流辅导,加之部分学生存在被动心理,就更难了解其在专业学习上的所需所求。

(二)本科导师制体系不完善,本科导师制定位不明确

目前高校中存在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两项制度贯穿于本科教学管理中,这两项制度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普遍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虽然本科导师制早已被大家熟知,但是目前真正意义上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学校屈指可数,更谈不上具体的制度或监督、奖励之类的机制体系,甚至大多数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中就根本未曾出现“本科导师制”这一字眼,其只是某些高校二级学院管理制度下的产物。这也就导致本科导师制区别于辅导员、班主任制度,没有明确的职责定位,完全凭导师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大小来开展辅导工作,无法“有理有据”地进行指导工作,难以激发教师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辅导工作的时效性。长此以往,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而且还会在教师中间形成“诟病”,也不会得到学生们的认可,更不利于学校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路径探索与实践

(一)强化领导管理,不断健全本科导师制体系

管子曾说:“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学分制教学体系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将其具体落实,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完善的导师制体系不仅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能够筑成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为学校教育改革奠定坚实基础[2]。为顺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自实施导师制伊始,就着手成立以学院院长为组长,学院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各系主任及辅导员为组员的导师制领导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负责学院导师的聘任、导师配备、日常管理、考核评优、工作量核报等方面工作。

1科学的选聘制度

学院借鉴实行本科导师制较好的高校的经验,制定了《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本科导师制实施章程》,建立了《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本科导师制档案》制度。导师聘任采取教师自愿、学院指定相结合的办法,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结合学生期中、期末教学评价进行选拔,任期四年。导师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而且要熟悉教育规律,熟悉理学院学生特点,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学校有关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熟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安排。

2高效的监督反馈机制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一步优化本科导师制,学院领导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了《理学院本科导师制指导记录表》和《理学院本科导师制学生反馈表》。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导师会议,收集指导教师反馈信息。同时,学生辅导员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并及时把结果上报管理小组,通过双向反馈机制,不断完善优化本科导师制。

3合理的激励奖惩制度

学院制定了本科导师制考核细则,并对考核材料和结果进行汇总归档。同时,导师每学年要根据实际开展的相关内容填写《导师考核表》,总结反思指导培养成果。学院管理小组对导师工作进行集中评议,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门槛条件。对于本科生导师工作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视为当年年度考核不合格,取消当年职务晋升资格,低聘或暂缓岗位聘任。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博士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同等情况下优先聘岗。

(二)明确职责任务,准确定位本科导师制

目前,大学存在辅导员制和班主任制度,而本科生导师制则是区别于这两种制度,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的指导。首先,本科生导师主要是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为学生选择课程等提供建议[3]。其次,对于有余力的本科生可以单独对其进行指导,参与相关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实践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养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再次,导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特质对其进行辅导,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兼顾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三)立足双向选择机制,创新本科全程导师制指导模式

本科生初入大学,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不管是在自学能力上还是在专业学习、创新研究等方面都需要加以引导,其特有的这些特点,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笼统地指导管理,而应该对整个培养过程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建立科学化、多元化的导师指导模式。

1专业导师和辅导员、班主任互补模式

对于新生来说,进入大学意味着脱离父母的怀抱,尤其是目前95后的大学生,以自我為中心,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与人相处沟通能力参差不齐,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不强,大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以及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等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他们身上[4]。这一阶段就要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力,积极践行“两个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联系各学科导师,发挥朋辈力量,多方面开展学生思政育人工作。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品质、团队集体主义的塑造,注重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引导,加强团队精神与协作沟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同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观念、意志品质和学习生活状况,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教辅,在学生和导师之间起到纽带作用。

2专业导师与科研团队双重模式

随着学习的深入,大三伊始,学生开始接触专业方面的知识,但鉴于其独立学习和应用能力方面比较薄弱,专业知识还不是很扎实,对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目的。应遵序教育教学规律,依据导师双向选择机制,进行导师二次选择。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指派在科研方面比较突出的导师进行辅导,指导他们积极进行项目申请和申报。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加入到相应的科研项目或团队中,在导师和科研团队的双重指导模式下,着重加强他们的科研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化、多元化学习,培养他们的学科探索、团队协作沟通、知识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热情的目的,为学生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3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交叉模式

当学生迈入大四学年,通过在校三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中。此时就应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作为培养重点,加强其运用转化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专业导师介绍优秀的学生进企业实习,通过相关的培训、讲座等形式,更直观地指导学生实际应用学习。通过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交叉培养,使学生能有一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学习提高过程。通过交叉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转化应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也提高了专业就业率;另一方面通过导师相互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有助于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创新,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完全实施学分制下的本科全程导师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在考虑本校师资配备和学生生源情况的前提下,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序进行,要利用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平台优势打造拥有其自身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试点过程中逐步探索优化方案,最终达到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的目的,为国家和企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战略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国基.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429—434.

[2]方赛迎.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J].教学研究,2006,29(5):388—391.

[3]陈达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状况研究述评[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11.

[4]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4—86.

[5]王艳勤.我国高校本科导师制的困境及发展路径[J].高教论坛,2011(12):18—19.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