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闪米特的奇幻漂流

2017-03-30符遥

北广人物 2017年8期
关键词:橡皮艇激流米特

闪米特的奇幻漂流

历时234天,漂流里程5490公里。2015年,一个叫闪米特的中国男人一个人漂完了黄河全程,并写下了3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这使他在2016年,成为首位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已开展了12年的“全球10大探险家”评选活动的中国人。

他就是——闪米特!

事实上,在过去的5年里,闪米特已经一个人划着的独木舟,在无保航的情况下,漂过了7000多公里海洋和1.5万多公里河流。此次漂流黄河,不过是这位中国海洋独木舟探险纪录的保持者完成的又一项新的纪录。

独漂黄河第一人

在闪米特之前,上一次大型黄河漂流活动还是在1987年,由数十位热血青年完成的“黄河首漂”。当时,他们从黄河源头出发,历时4个多月,终于抵达了黄河入海口。在这个过程中,共有7人丧生。

28年后,41岁的闪米特又将目光投向了这条沉寂已久的线路。他定于5月1日出发,这也是当年那支队伍出发的日子。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全长5464公里,总落差4500米,其跨越纬度之大、地形地貌之复杂、气候生态之多样,为国内水系之最。沿途恶劣的自然环境、凶险的水情、长达上千公里的无人区……都是闪米特必须面临的考验,但他相信,凭借自己多年探险的经验和一流的独木舟漂流技术,是能够完成这项前无古人的挑战的。

这也是一趟极为孤独的旅程。没有任何商业赞助,家中的30万元的积蓄和他在网上众筹来的6.8万元,是他此行的全部经费。为了这次漂流,原在世界500强公司做高管的妻子羚羊也辞掉了工作,成为了丈夫唯一的伙伴。一路上,闪米特在河上漂流,羚羊开着越野车前往下一站与他会合。车上备有6个睡袋、2顶帐篷、2条适用于不同水域的皮划艇、若干常备药品和1000块压缩饼干,这是他们所有的后勤保障。

和当年轰轰烈烈的“首漂”不同,闪米特此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当年被爱国主义激发的江河探险热早已淡去,探险慢慢变成了普通人眼中“有钱人玩的东西”,媒体对这样的活动也已不再有兴趣。

“也没有觉得特别凄凉,还挺兴奋的。之前我的很多探险就是一个人。”早已习惯了危险、艰苦和孤独的闪米特说。

闪米特本名李华灿,广东人,曾是一名外企工程师。“闪米特”是古希伯来语,意为“善于攀山涉水的人”。

李华灿自幼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对他而言,成为“闪米特”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个独木舟厂家组织的推广活动,当他平生第一次坐进这种宽不足一米的“爱斯基摩单人筏”时,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向他敞开了。他当即掏出3000元钱,买下了他人生中第一条独木舟……

从此,他便过上了辞职去探险,探完险回来重新找工作,攒够下一程的经费就再辞职去探险的生活。

从横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到漂流珠江全程,他经历过夜航翻船的险情,也曾差点葬身鲨鱼、鳄鱼之腹,每完成一次漂流,每遭遇一次挫折,都让他对下一次的探险更加向往。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中国海洋皮划艇漂流的第一人,他漂流的里程,比第2名到第10名漂流的里程总和还要多。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2015年6月25日,青海省,黄河唐乃亥至羊曲河段。前一天晚上,闪米特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严肃地劝他说:“放弃吧,这一段你过不去!”打来电话的是一位曾参与过1987年黄河漂流的前辈,当年,他的一个兄弟就死在了这里。

闪米特深知前辈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这是整条黄河最危险的河段,水流湍急、地形复杂、礁石众多。两岸都是陡峭的悬崖,除了直升机,任何救援都无法抵达。一旦翻艇,必死无疑……

第二天一早,闪米特紧张到上了四次厕所,但还是下了水。一个人、一支桨、一条橡皮艇。

大自然很快就展现了它的威力。出发后不久,原本宽阔的河面突然收窄至几十米。还来不及反应,湍急的水流已经将橡皮艇拽进了峡谷,“就像进了一个滚筒洗衣机。”

闪米特用桨拍打着浪花,努力保持着平衡,但激流却是一浪高过一浪。为了防止翻艇,他必须使艇头始终以90度角与激流正面迎击,但每一次,留给他的反应时间不过零点几秒。艇头不断被浪花高高顶起,“感觉已经到了听天由命的那一刻……”

这是闪米特开始黄河漂流的第56天。他就这样漂过了那致命的20多公里。居然活了下来,他连连感叹老天的眷顾。

从青藏高原出发,闪米特平均每天要漂流8 到10个小时,行程50公里左右,每到一站和羚羊会合后,上岸调整休息。由于许多峡谷地带完全没有路,也没有信号,他们有时几天都见不到面,只有在相距几公里时,才能通过对讲机和对方取得联系。

一路上,他们要在荒无人烟的野外安营扎寨,帐篷外是野狼此起彼伏的嚎叫声;遇到有水坝的河段,闪米特需要背起40多斤重的艇和装备,翻山越岭地走上几个小时;经过水葬场时,河上漂浮着的一具具腐烂发臭的尸体,他和它们贴身漂过,这几乎让他患上了恐水症……

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翻艇。在漂过唐乃亥至羊曲河段1天后,他要经过野狐峡。那是黄河干流上最窄的峡谷,水流十分湍急。但考虑到后面还有100多公里的静水库区,中间没有机会换艇,为了尽快前行,他决定冒一次险,乘静水艇下水。

与激流艇相比,静水艇的速度更快,但转向惯性大,很不灵活。进入峡谷后,尽管他已拼尽了全力,但艇还是被卷浪掀翻了。此时,水温不到10℃,流速已达33公里/小时,他随时有被水流拍向岩壁的可能。千钧一发之际,他迅速潜入水中,从艇下钻到了艇的右侧,在完成这个动作不到一秒钟,他就连人带艇地撞向了左岸的岩壁。正是因为有橡皮艇作缓冲,他才没有受伤。在接下来一波又一波的激流中,他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牢牢地拉住橡皮艇,直到水流将他冲出峡谷……

那天,闪米特没能赶到原计划的露营点,好不容易才在天黑前找到了一处合适的露营地点安营扎寨,夜里下起了大暴雨,听着外面狂风巨浪发出的轰鸣声,他才开始体会到劫后余生的滋味,后怕到不得不用拔腿毛的方法来让自己保持冷静。

2015年12月20日,在经过234天与激流的搏击后,闪米特终于漂完了黄河全程,并写下了3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虽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他和妻子羚羊都觉得“太值了”。

2016年被闪米特定为“休息年”。但在这一年里,他仍在菲律宾考取了开放水域的高级潜水员资格,并成功登顶了世界第八高峰,海拔8163米的玛纳斯鲁峰。

现在,他每天都要进行20公里的皮划艇训练,为2017年的环漂中国海岸线做准备。他还和羚羊计划着,以后有机会再回到黄河沿岸进行回访,继续完善他们的黄河水系人文调研,为后来人了解黄河,提供一份更加详实的记录。

探险多年,常有人问闪米特,你做这些事图什么,有什么意义?在他看来,他所追求的,其实和那些想当CEO、科学家、富豪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热爱生命的人,对生命有紧迫感的人,都会不断地利用有可能做事的每一分每一秒,去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或许正如他在自己的探险文章中写到的那样:“人生,为什么一定要找到意义呢?做你喜欢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不就是最好的人生吗?”

据《中国新闻周刊》符遥/文整理

猜你喜欢

橡皮艇激流米特
《莽原激流》
逐激流
横渡急流
第一次漂流
《家》:激流奔腾年代的一首长歌
非埃米特正定Toeplitz矩阵的m—步预处理子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循环叙事
四元数矩阵方程组的η-厄尔米特解
↓未来交通——斯拉米特(印度尼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