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砖艺术在现代建筑立面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29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砖体灰缝凹凸

孙 佳, 孙 祎

(1.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2.长春市富源晟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砖艺术在现代建筑立面中的应用研究

孙 佳1, 孙 祎2

(1.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2.长春市富源晟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必要的保温隔热性能外,还对材料的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砖材料作为一种相对传统的建筑材料,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其具有绿色低碳、质感丰富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现代建筑立面装饰中.本文中,笔者从砖艺术表现力的本体要素谈起,对现代建筑立面中砖艺术的建构方法、表现形式与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设计领域挖掘砖材料的审美价值,推进砖筑艺术发展提供参考.

砖艺术;建筑立面;表现力

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用泥土手工塑形、晒干制成砖,但这种砖并不能抵抗雨水的侵蚀,人们迫切要提高砖的硬度.距今三千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首次将泥砖坯子进行烧制,制成了硬度与防水性较高的砖,砖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自此逐渐扩散.之后的古巴比伦人、古罗马人造出了更加精美的装饰性砖块,砖材料开始了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应用历程.现代社会,很多建筑大师重新挖掘了砖材料的魅力,将其运用到建筑里面的装饰中,通过砖本身特有的质感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视觉表现力.

1 砖艺术表现力的本体要素

1.1 尺度

砖依据建筑结构、施工方案的不同能够灵活调节大小.最早期的砖,其尺寸比例同手的抓取相适应,这能够方便人们堆砌、施工,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随着建筑学的不断发展,砖块的尺寸趋向标准化,砖在此情况下成为了建筑的尺度标志,任何砖筑建筑都是砖的倍数,有序的模数视觉体系便由此产生.这种人性化的尺度关系让建筑与人的距离不再生疏,人们能够从非常规体量与高度的对比中获得感官上的大致比例关系,建筑便有了亲切感.

1.2 质感

质感即材料的纹理、形态、质地等给人们带来的视觉、触觉上的感受.其中,触觉可以看作是所有感觉的基础,质感能够将触觉与视觉联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知觉特性,对于砖而言,其具有自然生成的纹理,这些纹理或是细小的空洞、或是凹凸不平的坑洼、或是交错纵横的条块,给人一种丰富而又充满变化的质感.砖材料的这种质感是很多现代建筑材料无法达到的,这种带有随机性质的表面形态让它更加质朴、亲民.

1.3 色彩

色彩是最容易为人们所察觉到的元素,对于建筑艺术而言,色彩能够凭借不同的明度、纯度、色相传递出不同的体量感、不同的视觉温度,从而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砖材料在烧制的过程中,粘土中的矿物元素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种真实而自然的颜色.一般来讲,砖材料的色彩主要为两类:一类是暖红色,这类砖的土坯中含有更多的铁氧化物,在烧制过程中有充足的氧气供应便成了红色砖;一类是青灰暗色系,这类砖在烧制过程中不通氧气,砖的含氧量特别低,从而产生青灰色.

1.4 砌筑方式

砖的砌筑方式是砖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内容,不同的砌法造就了不同的几何形态,传达出了不同的视觉感受.一般来讲,较为基础的砖材料砌筑方式有丁砖砌法、顺砖砌法、英式砌法、弗兰芒砌法、美式砌法、空斗砌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凹凸砌法、倾斜砌法等砖体与立面呈一定角度的立体砌法.

2 砖艺术的建构方式

2.1 点形态的张力表达

点元素本身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每一块砖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点,通过砖的排列组合与分层砌筑,能够为单调的里面带来张力和韵律美感.如采用凹凸砌法,单块砖能够有规律的在墙面形成凹凸的变化,砖体本身作为一个点点缀了立面,同时,凹凸所带来的光影变化也使建筑物立面呈现出更多丰富、精致的变化,为建筑增加了立体感与动态感.如建筑大师阿尔托设计的贝克楼和珊娜赛罗城镇中心都是以砖体凹凸形态的点艺术对建筑立面进行装饰的,两栋建筑墙体上星星点点的突出砖体使单调的墙体显得精美别致,墙体本身的质感与视觉张力也得到了加强,看起来与其他建筑与众不同,极富标志性.

2.2 线性的层次表达

线不仅具有形态,还具有方向性,线条通过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能够带来丰富的视觉效果,进而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垂直线条给人一种挺拔的感觉,水平线条则给人一种舒展的感觉.砖砌法的分层本身就带来一系列相互平行舒展的水平线条,赋予了建筑物一种重力约束下的亲近之感,在采用不同的砌法下,垂直的线条又能按照不同的规律相互交错排列,从而影响一系列充满韵律感、方向感的几何形.如英式十字砌法,顺砖层移动半砖长度,砖体长短分层叠加,外观上形成了一个十字形,视觉效果规律而又富有变化.

2.3 面状的肌理表达

建筑材料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表层质感、面体形状、色彩等方面.砖材料构成面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凹凸砌法或不同色彩的砖拼砌成的图案肌理.这种类型的面的肌理表达不仅保留了砖本身的质感,同时又构成了新的肌理质感.二是,以建筑结构本身的凹凸来构成肌理.部分砖建筑的立面构件本身就呈凹凸形态,通过砖的表面铺贴,建筑立面的效果更为立体,给人一种厚重感.现代技术下,表面装饰的砖能够做成更薄、更有硬度的仿古砖形式,从而使建筑立面看起来更加轻盈.

2.4 体块的逻辑表达

砖是一种长宽高都很明显的建筑材料,不同于涂于建筑表面薄薄的涂料,也不同于建筑表皮的瓷砖,砖的体量感与重量感更加明显.一块块堆砌起来的砖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更为丰富,除了我们平时常见的平直的墙面,砖还能塑造弧形立面、坡形立面等多种形态各异的建筑结构,从质感和立体感的双重角度带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3 砖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3.1 细部表现

1.灰缝设计

灰缝不仅是连接砖与砖的重要结构,更是表现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来讲,灰缝在标准砌筑墙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20%左右,其视觉效果对砖艺术的影响不言而喻.灰缝的处理手法主要有宽窄、形态、色彩三种:(1)宽窄.窄小的灰缝给人一种细腻、精致的视觉效果,较宽的灰缝则会给人一种活跃灵动的感觉.在现代建筑中,为了表现建筑的整体效果,灰缝最初往往被有意简化或采用特殊建造工艺、胶结材料将其隐匿起来,后来,一些建筑师看到了灰缝特有的表现力,开始将其还原出来,人们能从清晰的灰缝中找到一种古朴的感觉,同时也拉近了建筑物同人的距离.(2)形状.灰缝的形状千姿百态,有平缝、三角缝、斜坡缝、半圆缝、小弧形缝以及凹凸缝等.这些灰缝丰富了平直的立面,进一步加强了砖体的肌理与质感.(3)色彩.人们可以通过勾缝剂的使用为灰缝上色,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讲,深色勾缝朴素稳重,浅色勾缝活泼明亮,与砖色相近的简约自然,与砖色相差较大的抽象活泼.

2.收头位置的处理

收头是砖与地面或屋顶的连接过渡位置,丰富的收头处理方式为建筑立面增添了更多审美情趣.具体来讲,收头位置的处理有三种:一是,开口位置的处理.砖材料开口位置的处理可以有简单的方形开口,也可以有复杂的拱形开口,方形开口看起来更加简单、严肃,拱形开口则更为优雅、柔美.二是,地面与屋面位置的交接处理.屋面地面交接处的处理既要考虑墙体坚固耐用的性能,又要确保其美观有趣.砖体可搭配石材用立砖层砌的方式对勒脚进行保护,或是同混凝土搭配进行压顶.三是,转角处理.墙体外立面转角位置的处理需要用砖体以交错的形式进行排列,形成稳固的直角或是弧形,如长短砖交错、非直角转角阴角处理、非直角转角仰角处理.

3.图案装饰

砖的图案装饰方式有砖雕和装饰砌法两种,其中,砖雕既可以是在单块砖上雕刻山水、花卉等图案,也可以是对整面墙的所有砖进行统一雕塑,使之组成一整块图案,以此表达某种审美意境.装饰砌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常用手法,设计者往往通过不同图案、不同对其方式来改变砖的组合形态,加之,砖材料带有单元性,装饰砌法所得的图案几何感浓厚.

3.2 结构表现

1.砖拱

砖拱的结构表现形式主要有砖砌平拱和拱券两种.其中,砖砌平拱由立砖侧砌而成,灰缝下窄上宽从而使砖块之间相互挤压,使结构更为稳固,这一结构需要由中间向两边留一定坡度,单纯平拱跨度不应超过1.2米,以防结构不牢.拱券是将立面受力转化为空间受力的结构,其形态既可以是标准半圆,也可以是刀型、马蹄形、尖顶形等.

2.穹顶

穹顶是建筑物立面的纵向衍伸会和之处,同时也是展示建筑艺术之美的重要部分.穹顶是在拱券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形态,最开始穹顶只有单向筒拱,后来人们为了改进砖墙承重情况发明了交叉拱、球形拱,这些穹顶形态改变了平面静力分布状态,为大跨度建筑空间的营造提供了可能.之后的帆形穹顶、尖角穹顶、网状穹顶等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穹顶的表现效果.

3.叠涩

叠涩虽然在形态上同拱券有部分相似,但对力学的应用却不同.拱券主要利用砖块之间受压的张力,叠涩则是利用一层层突出的叠加来进行承托累积,从而筑成梁或挑檐,但受制于砖块的抗弯性能,叠涩的跨度也非常有限.

3.3 材料语言的表现

除了单独出现塑造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肌理外,砖材料还能广泛地和其他建筑材料共同使用,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质感.通常,砖材料的搭配方法有三种:1.砖与石材.石材是历史悠久的建筑材料,运用到砖材料的立面中,不仅能使建筑更加坚固,提高立面的耐腐蚀性,同时,还能丰富建筑物的触感,使其看起来更加高大、宏伟.2.砖与木材.木材质地柔韧且富有弹性,同坚硬的砖材料相比刚好能够形成性能与感官上的互补,一方面,木材弥补了砖材料抗弯性能较差的缺陷,另一方面,木材独特而清晰的纹理又能丰富建筑物的立面质感,带给人们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3.与其他材料.砖除了能同建筑中常用的石材、木材相结合外,还能够和鹅卵石、瓦片、玻璃等材料搭配使用,起到最大程度丰富立面形态的作用.

4 结语

砖融合了土之质朴、火之刚烈、水之平和,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建筑材料,它不仅尺度灵活,便于运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质地与色彩,方便人们对其进行创意表现.在钢筋水泥充斥城市的今天,运用砖这一传统材料装饰建筑物立面,既是满足人们感官审美的需要,同时也是弘扬文化意义、传递情感价值的需要.本文对砖艺术应用的分析仍相对基础,未来建筑设计师们可以在砖筑艺术同现代生产工艺、现代材料的结合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砖材料,更好地将其运用到人居环境的装点中.

〔1〕贝思出版有限公司.砖建筑肌理系列[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1.

〔2〕[美]普法伊费尔著.张慧敏译.砌体结构手册[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9.

〔3〕渣敏,谢振宇.双重语义——当代建筑师语境下的材料表达[J].城市建筑,2011(5):15~17.

〔4〕邓庆坦,赵鹏飞,张涛.图解西方近现代建筑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9~50.

〔5〕孙宝亮.砖建筑语言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TU-8;TU522.1

A

1673-260X(2017)02-0049-03

2016-09-21

吉林省科学重点项目课题(LY15G020007)

猜你喜欢

砖体灰缝凹凸
三个与凹凸性相关的不等式及其应用
一种具有闪光干粒效果的釉面的制备方法、砖体及其应用
含有陡峭势阱和凹凸非线性项的Kirchhoff型问题的多重正解
城市污泥园林景观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古城墙古砖的病害分类★
西安钟楼基座表面污损及其成因分析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灰缝釉配方及施釉工艺的研究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浅谈砌体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