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成瘾看大学生手机依赖
2017-03-29杨阳
杨阳
(黄淮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从网络成瘾看大学生手机依赖
杨阳
(黄淮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手机依赖现象迅速蔓延,高校成了重灾区.在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在界定、理论研究、测量指标及干预等四方面的联系与区别,为手机依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大学生;网络成瘾;手机依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屏幕奴隶”.网上流传一些搞笑的段子.比如“5分钟刷微博、5分钟聊QQ、5分上微信、5分钟玩游戏,5分钟看新闻……真抱歉老师,一节课都排满了,哪有时间听您讲课.”“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老师在讲课,而学生在看手机.”上述现象虽属调侃,但在一定程度上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普遍现状.那么,手机依赖到底是怎么界定的?手机依赖和网络成瘾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
1 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的界定
网络成瘾现象是由美国精神病医生Goldberg发现的,他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综合症”,并在1996年将“网络成瘾综合症”定义为“网络使用者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出现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后来Kimberly S.Young通过系统研究将这一现象确定为“网络成瘾”,他认为网络成瘾是在没有特定成瘾物质的情况下人们使用互联网行为冲动失控,属于一种近似于赌博的强迫性行为,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由此,网络成瘾这个名词被更多人所熟知.后来Davis对网络成瘾现象的概念提出了置疑,区分了“一般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特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这种区分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与网络成瘾加以区分,使得网络成瘾的界定更加科学.
从知网检索的结果来看,我国的网络成瘾最初的研究出现在2001年,并在2009、2010和2011年达到高峰,从2012年开始研究逐渐减少.而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2010年以前几乎是每年10篇以内,从2011年开始大幅增多,到2015年已经达到一百余篇.也可以看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成瘾似乎被一种新的现象——手机依赖冲淡了.
“手机依赖症”一词在最早在2003[1]年出现在中国知网.国内研究者称“手机依赖症”为“手机综合症”、“手机成瘾”居多,而国外使用“手机问题使用”居多.最初,人们使用手机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短信及通话.这时,人们似乎还局限于对于手机基本功能的依赖,是一种个体因使用手机基本功能行为失控,导致生理、心理与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2].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特别是WIFI的出现,人们使用手机不再局限于这些基本功能,而是更倾向于手机游戏、音乐、影视、社交等强大的娱乐功能.表面上看手机依赖又回归到对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因此,有人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时手机依赖与网络成瘾似乎成了一回事,一样都是一种“软瘾”.也就是说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好像没什么危害,但是,一旦过度沉迷于其中,时间、精力被手机占据,情感被手机麻痹,人们就会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远.
但是手机依赖这种软瘾似乎与网络成瘾还是不同的.
首先,以往定义网络成瘾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由于计算机的“相对不方便携带性”和“相对不普及性”造成了网络成瘾群体的有限性.但是,现在智能手机几乎达到人手一部,便携和随时随地上网,使得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感和需求感显著提高.所以,在定义手机依赖时,需要考虑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有研究者提出手机依赖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使手机成为主要的人际互动一种重要媒介,那么必然出现人们对手机产生持续而强烈的需求感和依赖感,但是这种依赖感和需求感不都是病理的.
其次,手机依赖从本质上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网络使用,没有网络成瘾的程度那么深.手机依赖并不是一种病理症状,并未上升到成瘾的程度.如果真的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了,那么,手机依赖也就成了手机成瘾了.
最后,网络成瘾主要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对象成瘾,比如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等等.但是,手机依赖并不仅仅是对手机的依赖,沉迷于短信、拍照、音乐、看时间、运动等功能,个体还会表现出对网络的沉迷.另外,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手机依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 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理论研究比较
关于网络成瘾形成机制的探讨,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网络成瘾的内在机制加以解释,并且有些理论模型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支持.国外研究方面,Young的ACE理论模型比较了正常使用网络和过度使用网络的个体的基本需求的区别,其中正常使用网络的个体主要目的是满足生活和工作的一些基本需求,而过度使用网络的个体则是为了消磨时间,结识陌生人、寻求刺激、玩游戏等[3].后来,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进一步的确认了非理性网络使用的影响因素,比如他提出个体的主观因素、精神状况、行为模式、网络的情景暗示等有关因素会影响个体非理性网络使用.比如,个体的自我怀疑、消极的自我评价使个体通过不断上网来满足其自尊感.国内研究方面,刘树娟、张智君[4]提出了网络成瘾的综合模型,即社会-心理-生理模型,他们认为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心理现象,受到诸如社会、心理和生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高文斌等[5]提出了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失补偿”假说,认为网络成瘾是心理发育过程中受阻时的补偿表现.
但是,手机依赖的作用机制问题还没有得到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已有的研究只是从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入手,只是考查个体某一心理和行为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还不足以解释手机依赖产生的内在机制,无法阐明手机依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手机依赖是如何发生作用等问题.回顾以往研究发现,个体的人格、孤独感、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手机依赖有显著的影响.人格中的神经质与手机依赖存在密切关联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杜立操,梁杰华,2012[6];刘勇,姜梦&陈健芷,2012[7];黄海,余莉,郭诗卉,2013[8];王相英,2012[9];葛缨,何华敏,&夏文芬,2013[10]).孤独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孤独感能直接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结果显示孤独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越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倾向(Park,2003[11];刘红、王洪礼,2012[12];王相英,2012[9]);另外一条途径是孤独感通过中介变量影响手机依赖,比如网娱动机等(刘红,王洪礼,2011[13]).社会支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显著(王小辉,2011[14]).王小辉的调查显示个体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即社会支持度越低,则手机依赖程度越高.因此,有研究者提出通过利用社会支持的作用,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感.针对一些缺乏正常社会交往途径和方式的低社会支持者,通过人际交往训练来改变他们焦虑、抑郁、孤独等特征,引导他们不要把手机当做社会交往的替代品,远离手机依赖.
3 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的测量指标比较
国内外对于网络成瘾的测量主要集中在心理学范围.国外方面,Kimberly S.Young根据DSM-IV中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编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量表,包括耐受症状、戒断症状、对上网节制失败、为上网甘愿冒险、隐瞒上网的程度、逃避问题及不良感受、上网行为失控及渴望使用网络等八个维度.后来,不少研究者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修订.Davis编制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从安全感的获得、情绪自控性、社会化程度、压力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评价等五个方面测量网络成瘾.国内方面,2008年我国编制了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并在部队医疗系统开始推行;崔丽娟[15]利用安戈夫法,编制了网络成瘾界定量表;雷雳等人结合我国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包含耐受性、突显性、心境改变、强迫性上网、戒断症状以及消极后果等6个维度的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16].
如何判定手机依赖的程度,目前还没有科学而统一的界定,但已有研究成果大多从行为成瘾方面进行界定.研究者首先找出影响行为成瘾的因素,通过相关调查或者实验验证手机依赖是否与之相关,然后以行为成瘾的理论为基础来编制手机依赖测试问卷.国外方面,Bianchi&Phillips等人[17]编制了手机使用调查(The Mobile Phone Use Survey,MPS),该问卷主要包括耐受性、戒断性、渴求性、逃避问题和消极的生活后果等维度.Yen[18]依据DSM-IV-TR编制的12个自评项目编制了手机使用问题问卷((PCPU-Q)).国内方面,杜立操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主要包括去断性、强迫性、突显性、神经性四个维度[19];徐华等编制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主要包括从耐受性、戒断性、社会功能、生理反应四个维度[20];邵蕾蕾编制的大学手机依赖问卷主要包括联接性,强迫性,神经性,戒断性,突显性五个维度构成[21].但是,已有问卷编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针对一般群体的手机依赖的测量目前还是空白.
比较了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测量之后,会发现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测量指标上有重叠,比如两者都存在“戒断反应”和“强迫性”.这是因为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个体在使用网络或者手机时都会表现出过度沉迷于一个特定媒介.一旦个体突然不能使用该媒介的时候就会产生沮丧、情绪低落等戒断反应和不能停止对该媒介的使用等强迫性的特征.但是,手机依赖的测量指标还是有别于网络成瘾的测量指标.那就是需要考虑智能手机带来的即时性.“人手一机”使只能手机变得随时随地可接触;无线WIFI的覆盖使上网变得随时随地可接触.手机依赖变得更加隐蔽,或者更加具有迷惑性.所以,手机依赖的测量将如何体现由于即时性而带来的测量指标的变化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由于这种即时性使得个体的时间更加碎片化,不能像网络成瘾那样简单的以时间或者上网的次数作为一种粗糙的衡量.另外,手机上网的即时性是否会改变大家对网络依赖的原有的模式的认识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的检测率要高于网络成瘾.比如,一般网络成瘾的检测率6%~14%,青少年手机依赖调查得出的为15%~30%[22-23],高于网络成瘾的发生率(4%~15%)[24].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研究者夸大了手机依赖的现象,或者以行为成瘾为基础的测量是否真的能有效测量手机依赖这都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方面.
4 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的干预比较
已有网络成瘾的干预主要集中在社会和家庭等外在层面,而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方面研究相对不足.但是,因为网络成瘾没有具体物质作为致瘾物,所以网络成瘾的干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去考察网络成瘾的形成过程,帮助成瘾者自我反省和自我矫治.比如有研究者提出网络成瘾的额干预要以“行为治疗为主,心理干预为辅”.但是,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网络成瘾不仅仅是行为障碍,绝大多数网络成瘾者沉溺于网络是由更深层心理原因导致的.所以,在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时,绝不能“批量地”进行统一地干预,而要做到“一人一法”;不能单一地使用心理干预或者行为矫正,而要双管齐下[25].
通过梳理网络成瘾的干预,本文提出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需要先区分其手机依赖的强度.
对于一部分过分依赖、过度滥用的学生,解决手机依赖问题主要是通过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通过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使学生认识并了解自己的情绪,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使学生避免因为“情绪过负”而沉迷手机网络;通过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使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和自己和谐相处,避免因为“错误归因”而导致沉迷手机网络;通过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使学生恢复爱的能力,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学会幸福地学习、幸福地生活,避免因为“无爱”而沉迷手机网络;通过心理干预与行为矫正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走出自卑、自闭、自恋的“沼泽”,走出无聊、无望、无趣的“漩涡”,避免因为“习得的无助”而沉迷手机网络.
对于一部分不过分依赖、过度滥用的学生,解决手机依赖的关键还在于让大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鼓励学生尝试着从认知上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从行为上重新找到新的生活重心,从情感上发现生活的乐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首先,远离手机依赖要以“认知”为根本.手机成了一种“软瘾”,要戒掉这个“软瘾”,只能靠自己.大学生要正确认识手机和手机依赖,及早认识到手机依赖的成因和危害.大学生要不盲目的被手机奴役,任它压榨宝贵的时间,左右自己的情绪,督促自身尽量减少对手机的过度使用,避免陷在手机世界里.
其次,远离手机依赖要以“行为”为媒介.一是用“丰富的学习生活,合理的职业规划”冲淡对手机的需求.大学生酒气身份的定位来说,定点在“学生”,学生就要始终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全面发展自我作为重心,努力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另外,要做好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不断努力.二是用“面对面人际交往”充盈内心对交往的渴求.大学生平时要多培养自己沟通的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积极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扩大现实生活的社交圈子.这样既锻炼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能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能有效防止因过度内向、孤独造成的对手机虚拟世界的依赖.
最后,远离手机依赖要以“情感”为归宿.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有手机依赖倾向更多是一些负性情感不能发泄而造成.比如,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压力大,产生厌学情绪或无聊感后,于是通过手机来排遣;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屡屡受挫,于是把现实的人际转向手机人际网络;有一部分学生经历了生活中的“挫折”,而陷于“痛苦”,于是通过手机沟通来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要使学生远离手机依赖就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宣泄的机会,让学生能适时吐露心声,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
〔1〕警惕“手机依赖症”[J].大众标准化,2003(5).
〔2〕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3〕郭丽娜.男大学生非理性网络使用与母亲教养方式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4〕刘树娟,张智君.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生理模型及研究展望[J].应用心理学,2004,10(2):48-54.
〔5〕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96-603
〔6〕杜立操,梁杰华,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12):65-66.
〔7〕刘勇,姜梦,陈健芷..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8〕黄海,余莉,郭诗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14-419.
〔9〕王相英.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59-63.
〔10〕葛缨,何华敏,夏文芬.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46-51.
〔11〕Park,W.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Korean Society for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tudies[J], 2003,47(2),250-281.
〔12〕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13〕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6):1453-1457.
〔14〕王小辉.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15〕崔丽娟.用安戈夫方法对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界定[J].应用心理学,2006(02):142-147.
〔16〕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心理学报,2007(4):688-696.
〔17〕Bianchi,A.,Phillips,J.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Cyber psychology&Behavior,2005(8):39-51.
〔18〕Yuan-Sheng Yang,Ju-Yu Yen,Chih-Hung Ko,Chung-PingChengand Cheng-Fang Yen.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oblematic cellular phone use and risky behaviors and low self-esteem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J]. BMC Public Health 2010,10,217-221.
〔19〕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7):26-28.
〔20〕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6(1):26-27.
〔21〕邵蕾蕾,林恒.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0(Z1):126-130+248.
〔22〕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66-69.
〔23〕王小辉.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4〕晋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6):433-436.
〔25〕刘芳.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B844.2
A
1673-260X(2017)03-0162-04
2016-12-1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最终研究成果 (2015BJY012),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最终研究成果(JYB201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