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刍议
——兼论历史分析法在其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29王开队
王开队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刍议
——兼论历史分析法在其教学中的运用
王开队
(安徽大学 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其具有严肃的政治性、高度的现实性以及当前的滞后性。由于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间关系本身错综复杂,对于教、学主体的要求相对较高,以及相关史实研究的不足等原因,也使得当前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难点。历史分析法是解决上述困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民族关系史;高校教学;历史分析法
“中国民族关系史”是“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史”,侧重于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内各个民族间关系发展脉络的梳理。作为高校“中国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重视,不仅民族学院大多开设此课程,在一些重点综合类高校出于通识教育的考虑,也在积极组织相关力量开设。然而,由于此课程牵涉知识点较多且历史时期中国各民族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有不少困难。
那么,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究竟有何特殊性、其教学又存在何难点、如何有效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笔者不揣浅陋,仅就上述问题略做探讨并重点以历史分析法对明末清初固始汗入康分析之。
1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的特殊性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以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内各个民族间关系发展演变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其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中国民族关系史”关系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
“民族”一词由来的本身就是政治变化的产物。鸦片战争后,国难当前,“民族”“民族国家”的观念取代了“天下”“华夏-四夷”这样的传统观念。20世纪20至30年代,在各族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体现政治共同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应运而生,彼时的知识分子从构建“民族历史”的角度,出版了多部研究民族关系的著作。21世纪,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等,尤为需要我们关注,应努力加强中华各群体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本科生是未来社会知识群体的精英,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在培养学生民族认同的历史观上尤其重要,可以说,该课程具有高度的政治严肃性。
其次,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内各个民间发展融合的结果,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历史是由人或者不同群体的人创造的。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内生活着为数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相互间关系错综复杂,不断融合最终演变为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早期的夏为例,尽管中原地区为以炎黄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所占据,但是其周边却生活着众多的非华夏族部落,南疆长江中游一带为南蛮三苗族群,东疆豫东、皖北、苏北、山东至海为东夷,西疆山、陕黄河以西地区为西戎昆仑、析支、渠搜三国和三苗,而北疆河北中北部以北地区则为北狄、皮服、鸟夷等占据。其相互间既有战争,也有以通婚、经济文化往来等为形式的融合。再以明朝为例,尽管北部蒙古高原为蒙古族所占据,但是以汉族为主体明朝中央政府依然通过朝贡贸易、茶马互市等多种方式与周边蒙古、藏等民族保持着较为正常的往来关系。直至清代,尽管统治民族为满族,但是汉、蒙、藏、回、维等众多民族在一起依然创造了“康乾盛世”并使得中国疆域内各个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这一关系直至近代、现代,在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间更是凝成了血的友谊。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个民族齐心共力使得中华民族再一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个民族相互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会有彼此的差异,其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源。而若要处理好上述关系,使各个民族共同利益最大化,最大程度减少彼此间的误会,认清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相互间的关系演变无疑是基础,因此,从这一点来说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是有强烈的现实性的。
最后,由于当前民族关系与时势变化联系紧密,往往使得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上所述,“民族”一词是政治变化的产物,同样,对民族关系的研究不能仅限于史料的收集,更要审视时势的变化。如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改革开放、国际形势上苏联的解体,中国对外交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史研究不仅要理清历史时期中国疆域内各个民族间关系发展的脉络,更要理清各个民族如何逐步融合演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以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21世纪,关于“普世价值”的提倡、“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观念的提出,使得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又重新发掘各族交融共享的价值观和文化元素。而若要应对上述变化,就需要教师能够明确地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亦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对中国民族关系史的学习研究中,能够习得批判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来分析历史,从而发挥史学的实践价值。但是就当前高校历史教学本身而言,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往往存在对新形势关注不够因而具有滞后性的通病,“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亦不例外。
2 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教学的难点
由于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的独特性,所以,该课程在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如何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达到对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系统认知,是该课程教学的难点。具体来说,有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间关系本身错综复杂,增加了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的教学难度。
我国现有56个民族,但在历史上曾有过大大小小约一百多个民族。这些群体在历史上的关系、相互间交往的进程、群体认同意识的演变都是错综复杂的。从时间上来讲,早在《史记》记载的黄帝时代我国疆域内不同地域的不同族群便开始了各种交往,可以说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伴随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始终;从空间上来讲,由于我国疆域的辽阔以及历史时期疆域版图的变迁较为复杂,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迁徙不仅局限现今疆域内,其中亦有不少涉及周边国家;从内容上来讲,历史时期不同民族间的往来不仅有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亦有战争征服等各种其它形式的往来,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各个民族语言、习俗、各自政治经济形式的差异,可以说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间的关系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我国各民族间关系的复杂自然使得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内容异常丰富,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要对其系统把握显然并非易事,这无疑增加了其课程的教学难度。
其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界限不好把握,教学内容难以贯通,对于教、学主体的要求相对较高。
目前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的开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基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方面考量的通识教育,一是基于学生专业研究准备的专业教育。目的不同,教学设计自然也有差别。但由于高校教学中,课程都由专业性较强的专任教师担任。在教学中,两种教育通常都混为一谈,专业教师难以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为学生提供现成的历史观点,忽视了思想观点形成中的过程分析,导致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对课程内容的完整认知。与此同时,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是专门史,同时也是一门通史,是各民族历史的通史,也是各民族交往历史的通史。纵向上民族自身的发展脉络,横向上地域关系的演变、交往与冲突的更迭,内容异常繁复,如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教师在教学中则难以让学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内容融会贯通。因此,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对于教、学主体而言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若是在民族院校或民族地区的院校,教、学主体对于不同民族间的关系日常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可能相对较好。而如果在东部地区,教、学主体对于民族间的关系日常就缺乏感性认知,那么,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教学自然也就缺乏了感性认知这一辅助手段。
最后,相关史实研究的不足,导致教学深度的拓展相对困难。
由于我国历史上正统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在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历史记录中有很多缺失或记录零散,加之语言等因素对于研究者的制约,这些都给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研究造成了较多困难,同时,这也使得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相对困难。特别是在易代之际涉及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部分,相关史实研究的相对不足是制约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教学的重要因素。以著名前辈学者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概要》中的一段论述为例:“1635年,喀尔喀蒙古却图汗率部征服青海的土默特部,并派兵入藏,企图联合藏巴汗一举消灭格鲁派。在此情势之下,扎什伦布寺大活佛罗桑却吉坚赞与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加措商议对策,决定远招额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进入青海。固始汗率部击溃却图汗部,并令其子孙驻牧青海。为西蒙古势力进入藏区之始,也是后来青海蒙古族发展的根源。此1641年,固始汗又率军入藏,并于次年消灭盘踞后藏的藏巴汗,征服乌思藏地区各贵族领地,遂以卫地(乌思)为五世达赖专供地,以藏(后藏地区)供罗桑却吉坚赞居住。同时,固始汗又效法俺答汗,封罗桑却吉坚赞以‘班禅博克多’称号”[1]351。这是该书对固始汗进入藏区历史过程的集中论述,大致将固始汗入藏的历史原因及其主要过程叙述清楚。然而,通过翻检史籍,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段论述过于简略,其内容中实则牵涉到了明末清初藏区内部、蒙古诸部以及满、蒙、藏各族多方关系,即便是历史学者若非对此有专门研究要全面理解亦并非易事,对于初学者的本科生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3 历史分析法在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针对上述教学难点,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分析法对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则有助于我们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研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著名史家白寿彝在其主编的《史学概论》中谈到:“史学的任务是要从历史的遗骸或残迹中去重认那曾经活生生的历史,并以文字为主要手段将它重现出来”[2]7。历史分析法即是对课程内容中的关键点如环境、时间、人物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分散史料中内在的联系,达到对历史的系统认知。通过历史分析法,有助于学生对史料间的关系发生联系,实现知识上的贯通,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艰深难懂的不足,通过历史分析,实现教学相长,拓展教学内容。
仍以上文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概要》的一段论述为例,这段论述对固始汗入青海及卫藏的历史过程有明确的说明,但忽略了固始汗入康的历史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将此问题解析清楚呢?可用历史分析法对对明末清初康、藏之关系以及时人对于治藏之战略认知交代清楚,让学生明白康区的重要性,再以层层剥笋的方式来分析固始汗入康对清朝完成藏区统治的历史作用,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满、蒙、藏三族在明末清初所建立的联盟关系对于清朝统治的确立以及我国传统社会后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一分析过程涉及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学习后的能力迁移。
首先,历史分析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问题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资料异常丰富,而不同的历史研究者对于同一史料的解读也会有所差异,如何比较、分析和判断哪种历史观点最接近历史真相,这些都需要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恩尼斯(R.Ennis)提出,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在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概要》关于固始汗入藏这段材料的分析中,在学生尚未觉察固始汗入康对对清朝完成藏区统治的历史作用情况下,可向学生介绍康区的战略地位及清王朝面对康区的难题:康区由于临近内地,历史时期,其与内地的交往频繁,也因此成为内地与卫藏联系的重要纽带。特别是自清代以来,由于临近康区的四川及经过康区的川藏驿道沿途物产富饶、水草丰美,物资供应较为便利,更多的承担了入藏正驿的角色,“治藏必先安康”已逐渐成为中央统治者的共识。康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以及与卫藏的互不隶属等原因,清王朝若想借助康区而实现对整个藏区全面、直接而有效的统治就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如何实现康区的统一并对其进行有效统治;其二,如何实现康藏的一体化以减少统治康藏的地方阻力;其三,如何借助利用康区的地缘优势以达到对卫藏地区直接而有效的统治。
通过这些材料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反思历史资料的内容,寻找材料间的联系与线索,养成学生的批判精神。
其次,历史分析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暂时放弃那种阻塞思路、妨碍形成新的问题解决办法的逻辑的理性的思维[3]178。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散思维息息相关。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尤为要注重课程的广度,对史料进行拓宽。上述对康区的介绍,使得问题更为具体明确,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将固始汗入康与固始汗入青海及卫藏的内容形成联系,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最后,历史分析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解决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讨论与史实的复原,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养成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系统剖析明末清初康、藏之关系以及时人对于治藏之战略认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的展示和分析,固始汗入康对清朝完成藏区统治的历史作用就可以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康区而言,加剧了康区的政教势力更迭,固始汗消灭仇视格鲁派的白利土司并建立起对整个康区相对有效的统治,格鲁派取代噶举派成为康区最大的宗教势力,使原本政教林立的康区统一进程得以加快;“康区藏族具有文化西向性和经济东向性相统一的特点”[4]22~28,就整个藏区而言,由于明末清初格鲁派宗教影响力的空前加强并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固始汗对于格鲁派在进入康区上的大力支持也加快了康藏的一体化进程;由于满、蒙同盟的建立,固始汗对于康区的有效统治并在雍正年间将康区剥离出来,为清王朝顺利完成对康区的直接统治并借助其完成对卫藏地区的直接有效统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通过这一过程亦可以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不同民族的历史作用,从而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并逐步养成解决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4 余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充分认识到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的特殊性及其教学中存在的困难,通过任课教师的历史分析加以解决,并向学生传递这一讯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其形成过程并学会历史分析、解决相关之问题正是当下及未来高校“中国民族关系史”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这应当引起同仁的普遍重视。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概要[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石硕.试论康区藏族的形成及其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科学版),1993(2):22-28.
[责任编辑:束仁龙]
G642
A
1674-1102(2017)02-0133-04
10.13420/j.cnki.jczu.2017.02.032
2016-10-10
安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xjjyxm14056)。
王开队(1980-),男,安徽固镇人,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及区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