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傩戏艺术设计性和未来发展的探究

2017-03-29芮子琳张国斌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傩戏池州面具

芮子琳,张国斌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池州傩戏艺术设计性和未来发展的探究

芮子琳,张国斌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池州傩戏具有深深的魔鬼神灵色彩,其丰富的面具文化、服饰文化、舞台文化以及它的音乐性给傩戏带来了极高的研究价值。池州傩戏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集中体现在它的面具、道具、服饰的艺术设计性以及戏曲性音乐艺术等方面。

池州傩戏;艺术性;设计方式;时代性

池州傩戏的表演也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最开始创作的主题主要来源于“逐疫”“驱鬼”“祭祀”等等,发展到后来,各地根据自身因素演变出自身的表演方式,如梅街镇峡川村因沿河流低洼地带,所以将舞伞改成舞滚灯以求降服水患。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故事性的主题,如《陈州放粮》《刘文龙》《新年斋》等戏曲。这些不同主题的艺术创作都给人们带来了相同的审美感受。虽然它一开始的目的是“沿门逐疫”,但是逐疫的行为是令人们感到心安,这便是无意识的给人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而设计是什么,设计就是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从“傩”开始的那一天起,设计便无时无刻地穿插在其中。比如,在希腊神话里,当所有人都过着理所当然的无欲无求的裸体的日子,亚当和夏娃打破了这种禁忌,偷吃了禁果,有了羞耻心,穿上了衣服,这种行为是前所未有的,于是这种行为便成为了设计。他们做了别人都没有做过的行为,并让这种行为成为更多人去实施的一种行为。“傩”也是这样的一种道理,第一个提出这样的想法并付诸施行的人是最初的设计者,而它日后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设计。对于过去而言,只要在特定的日子把这场傩戏演好,有故事性,有叙述性就足够了,但是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想要傩戏有所发展,离不开对它更多创新性的改革。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则要加入更多创新性元素,才能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本文就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来分析池州傩戏的设计性以及对池州傩戏艺术发展作出探究。

1 池州傩戏中表现的设计原则

1.1 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设计产品时,以功能目的为设计的出发点,功能性原则是现代设计最显著、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产品应该具有功能的提倡。傩神的面具,也叫“脸子”,不同的面具代表不同的傩神,池州傩面具吸取和融合了儒、道、巫、释的宗教思想和民俗意识、雕刻、绘画等等内容,形成了我们精彩的民间艺术,演员的面部不用化妆,只是戴着面具演出。这是从面具的诞生意义而言,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宗教、神灵的敬畏而带来的需求。而傩戏的面具本身就是一大特色,傩戏的面具大多画得面目狰狞,色彩鲜艳,这也非常符合它最开始“沿门逐疫”的目的,正是因为要驱鬼逐疫,才将它设计得面目狰狞。“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这也很符合我们现代设计中的功能性原则。其次,池州傩戏演出中常用的伞深受宗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伞的造型和颜色可谓百花齐放,从使用范围划分有万民伞、百代伞、孝伞等。在傩戏演出中面具被视为神的载体,伞永远不离开面具,伞作为天盖的覆荫作用十分明显,古人视傩戏表演为神灵降临,演出前必先将伞带往社坛迎神。又如池州傩服装比较简朴原始,以明代服装样式为主,服装的色彩、图案跟“脸子”非常协调,有着浓郁的民间色彩。总之,傩戏的面具、道具、服装都是为了服务于傩戏的表演,为了“沿门逐疫”这样一个目的。

1.2 经济性原则

设计的经济性不仅是设计成本多少的问题,更要考虑如何将有限的社会资源综合、高效的加以利用,从而整合设计的经济、审美、适用关系。因此,全面地分析设计成本、合理考虑设计价值,还要从现有经济条件出发,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恰当的选择,有机协调设计要素,提高综合效益。宏观观察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器具的设计制作都体现出设计的经济性原则。池州傩戏的演员面部不化妆,只戴面具演出。这区别于其它剧种演出前上妆的繁琐,也节约了演出成本。池州傩戏的面具在选材上以适合当地生长的杨木和柳木为主,大大降低面具制作的材料成本。其次根据面具制作的传统,一堂面具需要由一整棵树木制作完成,制作艺人都会非常珍惜木料,这一古老的传统也是从当时经济条件出发并将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池州傩戏所装饰的色彩都是当地村民利用一些天然的材料自制而成,虽然色彩种类不如油漆丰富,但是成本相对低廉。无论从材质还是工艺上看,都考虑到将社会资源综合、高效的加以利用。

1.3 信息性原则

艺术设计的信息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某一客体将需要呈现的信息展现出来,如果说声音、画面、触感,甚至是思维等等,都是人可以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那么这些信息都是可以由设计师从设计的角度,重新整理和呈现的,其过程可以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呈现,其目的是将信息转化为人们愿意接受的知识。池州傩戏的面具常以狰狞、凶悍、威猛、神化的表现手法和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的正面形象,前者通过对形象的设计传递出一种令人敬畏同时又惧怕的情感,通过受众观众的心理感受传递它们担负驱邪逐役、镇妖除魔的职责。后者则显得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给观众传递出众神与人近在咫尺的心理感受。在池州傩戏的道具中,伞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傩戏中的伞造型和色彩都因为其功能和意义的不同而各异,但是都以靓丽的颜色搭配。其中黄色作为我国古代帝王权贵的象征,以及在佛教中代表的神圣,都传递出池州傩戏浓重的宗教气息。红色则代表着传统喜庆之气。除了色彩,在伞的制作和装饰上都传递着不同意义的信息,表达着人们不同诉求。

1.4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对设计的出发点的把握,也就是对设计目的的把握,设计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审美创造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从傩戏的面具设计而言,虽然面具代表的是神的形象,而且在保存和使用中有诸多禁忌,但其设计的来源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视觉形象都是人类的基本特征。虽然被神化但又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和喜爱。在傩戏的表演中,傩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傩舞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周礼》中有记载傩舞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傩舞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方的傩舞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样式和风格,并且不同地方的傩舞在傩戏仪式中占有的比重和分量也是不同的。池州傩的傩舞表演是要在岁树的面前完成的,表演者举着傩伞,在岁树前舞动,有说法是为了祈求天地交合,风调雨顺,这样的傩舞透着神秘。不过无论是逐疫还是为了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其活动的举办都是把人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虽然对于强调物质性的现代社会来讲,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是带有一定封建色彩的,但是毋庸置疑,在傩戏的形成过程里,人的感受也是被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的。池州傩戏的面具设计中还运用了镂空的艺术手法,面具的五官或多或少的做了镂空的处理,用以给演员一个完整的视野或用于呼吸。这一人性化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池州傩在设计中遵循人的身体规律,把人的行为置于主体地位。

1.5 艺术性原则

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不应当是简简单单的装饰或者单调的形式成分,而应该是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是与内在内容的有机统一。傩戏无丝弦乐器,只有锣鼓伴奏,人声帮腔等等。从这些特点里可以看出傩戏是一个比较古朴简约的戏种,形式上的简约更凸显了它以情动人的可贵性,感情因素能更深的直击人心,带来艺术的感染力。池州傩戏往往以宗教家族为表演单位,因此它也更能引起全体成员的集体认同感。池州傩戏能发展至今,经久不衰,情感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诉求也是当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很能决定人们区别美丑善恶和对该事物的取舍,正是因为池州傩戏给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给了人们美的感受,人们才会愿意接纳它、延续它,甚至是传播它,因此这样的艺术设计性是值得我们在当今的设计中去学习体会的。

2 池州傩戏发展策略

池州傩戏作为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它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在当代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池州傩戏已经从“娱神”走向了“娱人”,那么它就可以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下来,那么问题自然而然落在了“传承”和“发展”的头上,傩戏的传承与一般戏剧的传承并无多大的区别,都是“口传心授”的方式,无论是唱的部分、舞的部分还是器乐演奏和锣鼓伴奏的部分都要靠年轻的一代去学习。对傩戏文化的保护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切实抓紧传统意义上的传承,切实保护好池州傩戏的艺术根源,二要结合现代文明的传承方式,促进社会更多力量深入研究池州傩戏的结构体系,寻找池州傩戏的发展机遇。

2.1 加强地方戏剧的原乡意识

原乡意识出自当代著名戏曲作家罗怀臻之笔,他认为原乡比家乡具有一种更为深远的情感。这里引用罗怀臻的原乡意识是让池州傩戏发源地的几代、几十代延续者重视家乡风土,为家乡的珍贵文化藉以满足。从而学习更多家乡的文化、技艺,带着家乡文化感动更多的人。其次,池州傩戏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还需要更多的延续者思考如何缩短与观众的审美距离,老戏新演,同时对老剧本做出新解释,调整戏曲节奏等等。

2.2 打造池州傩戏的视觉形象品牌

以傩戏为中心,就戏曲的生命周期和观众的审美疲劳而言,想要通过戏曲本身达到长久不衰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池州傩戏视觉形象系统形成系统,化推广是很有必要的。傩戏演出是无形的,需要受众自己去感受体验而萌发趣味,不像有形商品那样可以通过触摸等方法激发好奇与兴趣,傩戏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和感受,不是仅仅停留在节日庙会上、几个大字和壁画的宣传,在信息量巨大的社会环境下,直观的视觉符号能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提高认知度。如安徽的代表性图形“迎客松”,独特的形状概括地描绘了黄山迎客松。傩戏的视觉形象也应该抓住傩戏自身特点,设计具有傩戏特色的图形符号,设计具有傩戏特色的壁画等,并将这些图形图像运用到傩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

2.3 环境艺术的推广

随着人们对傩戏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在池州市区,已经修建了一座傩文化的公园,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它单独的存在在那里并不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就像池州的城市建设经常用到莲花、佛像等元素一样,应该把傩戏的元素运用到更多更广的领域。比如傩戏元素的城市雕塑、墙体、甚至是树木草丛,让傩戏的气息更多地蔓延在环境中,从而去影响人的意识。

2.4 旅游植入式的推广

池州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来池旅游的游客众多,人流量大,这为傩戏的旅游形象开发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可作为旅游的一大特色板块。建设傩戏主题园或戏剧表演广场,建设傩戏文化村落。一方面推动池州傩戏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提高傩戏文化的经济价值,让傩戏的延续者更愿意为傩戏的延续添砖加瓦,同时还包括一些傩戏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傩戏的动画影像的开发等等。

通过对池州傩戏的细致分析,傩戏在潜意识中融入艺术设计这一学科。无论道具还是面具的设计都明确了设计的目的,在细节设计上把握了傩戏作为人类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面具的面部表情、伞的色彩运用都将人们所希望传达的寓意直观的表达出来。综上所述,从艺术评判标准看,池州傩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并不是简单的仪式活动,而是具有很高艺术研究价值的文化。而作为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就应该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就需要更多的文化学者,更多的政府部门,更多的延续者共同参与其中,将它代代相传。

[1]张邦启,何根海.试论池州傩戏活化石性的学术价值[J].池州学院学报,2008(6):60-63.

[2]金龙.池州傩面具艺术传承方式探讨[J].池州学院学报,2013(1):125-127.

[3]康保成.《宋元戏曲史》百年祭——王国维中国戏剧起源于巫觋说发微[J].学术研究,2014(10):125-137.

[4]方向.池州傩戏面具和道具美术学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130-132.

[5]丁静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当今设计中的结合运用[J].时代经贸,2006(9):85.

[6]程玉环.贵池傩面具艺术与视觉形象设计推广[J].美术与设计,2016(12):79-80.

[7]王绍军.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8]王兆乾,吕光群.中国傩文化[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余义兵]

J528

A

1674-1102(2017)02-0110-03

10.13420/j.cnki.jczu.2017.02.026

2017-01-18

芮子琳(1993-),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池州傩戏的艺术理论研究;张国斌(1963-),男,安徽铜陵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平面艺术设计与现代绘画研究。

猜你喜欢

傩戏池州面具
池州学院二级学院商学院简介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新四军第七师沿江团池州抗战述评
面具中的鱼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