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英在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问题上的对立
——从棉业竞争角度的观察

2017-03-29王小欧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币制法币英国

王小欧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日英在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问题上的对立
——从棉业竞争角度的观察

王小欧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1935年,中国政府面对国内危机加重、国际借款无果的困难局面,毅然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对此,日英两国从各自利益出发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本文试从日英棉业竞争的角度对日英在此事件中的对立态度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期的日英关系。

中国;币制改革;日英对立;棉业竞争

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在奖励出口以重获商品市场的同时,高筑关税壁垒,形成了不同的经济集团。为了增加金融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巩固他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试图掌握殖民地、半殖民地诸国或落后独立国家的货币权,货币战随之展开。与贸易战、关税战、汇兑倾销战一样,货币战以掠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大众经济为终极目标[1]40。拥有广阔领土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自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们进行货币战的最佳战场之一。围绕1935年中国的币制改革,日、英、美等国均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识,其中日英态度截然不同。

一、1935年中国的币制改革与日英对立

自两汉以来,银子一直是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因以两为单位,故称为银两。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政府铸造银元为合法货币,中国遂开始实行银本位制。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3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币制纲要》,规定以银元为货币单位。1933年3月8日,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重量为26.6971克,成色为银88%、铜12%,即合纯银23.493448克。1933年3月1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废用银两,改用银元,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3银行兑换银币。尽管政府已经明文规定废两改元,但中国的货币依然十分混乱,各地的银币成色各异且不能通价兑换。其中,银元有“袁头”“孙头”,银两有银角子、银毫子等,流通的纸币有银元券、私票(偏僻城乡)等。同年,美国出台一系列关于白银的政策,客观上加剧了中国币制的混乱程度。中国开始出现货币信用危机,全国各地的银行、票号纷纷倒闭,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白银大大减少,工商业企业身处风雨飘摇之中。

1935年11月3日,面对国内危机加重、国际借款无果的困难局面,中国政府毅然决定进行币制改革。主要内容为:自1935年11月4日起,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行所发之钞票,定为法币,并集中发行,其他各银行所发钞票仍准流通,但应逐渐收回,而代以中央银行钞票,以后各行不得续发新钞票,所有已印未发之新钞,应交存中央银行;所有以银币单位订立之债务,应准照面额,于到期日以法币清偿之;所有银币之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为使国币对外汇价按照现行价格稳定起见,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应即对外汇进行无限制之购售[2]176。这意味着改革后,中国将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法币成为中国流通的货币。法币本身没有法定的含金量,它的价值由对外汇率来体现。法币汇价1元等于1先令2.5便士,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根据币制改革的内容,法币直接与英镑挂钩,后又迫于美国压力与美元挂钩。这样,英美加强了对中国金融的把持。

对于1935年中国在币制改革中将法币直接与英镑和美元挂钩的举措,日英两国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英国以其实际行动进行了有力的配合,在中国宣布币制改革的当天就命令所有在华的英国银行、英国人和集团结束现银支付,接受南京政府的相关法令。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等无条件将所存白银交与南京政府以兑换法币。日本驻华使馆武官矶谷廉介少将则在11月8日就中国币制改革发表谈话时表示“断然反对”。他认为:“此次改革,事先既缺乏各种准备,及改革实行之人材,且未得各国之谅解,则迟早必发生破绽,当无疑义”,“日本不能默视邻邦民众之被骗入灭亡之渊也,因此,日本政府对此次改革除明列反对理由,明白宣明态度于中外之外,确认中止改革案乃救中国之唯一途径”[3]304-305。11月9日,日本陆军部公报进一步指出:“日本,作为远东的一种稳定势力,不能忽视大不列颠企图把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置于英国资本统制下的任何尝试”[2]160。日军中央部也就中国币制改革发表声明,宣称币制改革是“忽视具有安定东亚势力之日本,扰乱东洋和平之新政策,日本帝国将断乎排击之”[3]308。日本极尽所能地阻拦和破坏中国的币制改革,在华日本银行拒绝将其存银引渡给中国三大银行,并发表了停止从平津向南方送银的强硬意见。

二、从棉业竞争角度观察日英对立

棉纺织工业对于日、英两国来说都曾是支柱性产业之一。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其棉纺织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傲居世界首位,占有世界棉业市场大部分的份额。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改变了这一格局,英国在棉业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来自日本的挑战。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直至20世纪初才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棉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年间日本从英国棉制品的消费国逐渐变成其强有力的竞争者,在印度、中国等棉业市场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英国瞠目。

“英国的棉织品专靠出口来维持”,对英国棉业来说,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如果以1913年的价值为基年来看1929年英国输华货物的价值,则英对中国市场贸易量减少的程度极为惊人,减少的数目达30%以上”,而减少的原因,“多半由于英国输华棉织品的衰落”。1913年,英国对中国及香港的棉织物出口价值是日本的4倍,1930年仅占日本的1/6;1913年,中国输入的“本色市布”来自英国者不下85%,1930年,73%的“本色市布”来自日本[4]355;日本在华经营的工业中,“无论从工厂数还是从投资额的角度来看,棉业都是各行业中最多的(43家纺织工厂,资本249,890,000日圆)”[5]6。1913年,日本对华棉制品出口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33.9%,1926年上升至45%,1929年略有下降,但也占到了日本对华出口总额的37.4%,“棉货的重要是显而易见的”[4]453。1904—1913年,在中国的棉布进口中,英国布占进口总额的50—70%,日本仅占3—18%[6]177;至1931年,在中国华南、华中、华北、东北四个区域中,除华南地区外,英国在华的棉业势力几乎都已让渡给日本[7]172,要想从正面夺回其在中国原有的棉业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棉贸易战中败下阵来的英国把希望寄托于货币战的展开。如果能够在中国币制改革问题上占据主动,进而取得货币战的胜利,英国或许可以挽回在中国棉业市场上的不利局面。

1935年中国的币制改革将法币与英镑挂钩,这将带来中、英汇价的稳定,而汇价的稳定将刺激英国对华的棉贸易活动,更可以便利英国的对华棉业投资。中国只要成为英镑集团中的一员,就可以像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一样,追随英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对英国的进出口棉贸易实行特惠关税。英国或许可以凭借特惠关税等中国币制改革的副产品,在对日棉贸易争夺战中重整旗鼓,夺回被日本抢占的中国棉业市场上的部分份额。在印度棉业市场上,英国已经凭借关税战给日本以有力一击。1933年4月,印度宣布废弃1904年的日印通商条约;6月,印度宣布对英国棉制品征收25%的关税,对英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棉织品征收75%的关税。根据渥太华协定,印度的这两个声明必须要征得英国的认同方可发表,因此日本商界愤怒地认为“印度的关税不表示印日冲突,而意味着英国工业和资本与日本工业和资本的冲突”[8]30,立刻表示:不买印棉以作抵制。1934年5月7日,英国进而宣布,英国所有的自治领和殖民地,根据1927-1931年棉制品进口量的平均值,对来自所有国家的棉制品课以基于此值25%的关税。这种博弈让日本感受到英国在经济上的强大影响力。中国的币制改革让英国继续与日本竞争于中国棉业市场再次成为可能,自然受到英国的大力支持。

对日本来说,中国币制改革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日本对中国棉业市场的占领,极大打击日本在华的棉贸易优势。多年来,日本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棉业市场上长驱直入,并成功地取代英国原有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日本财阀在华的投资网络及由此而带来的日本棉制品的低价格。日本在中国设立控制原料生产和交易的洋行以辅助日本在中国棉业市场上的进出口贸易,这些洋行在中国棉花商和日本工厂之间进行接洽交易,以日厂为后盾,任意控制棉花价格。还有的日籍棉花商直接从种植棉花的农民手中收购棉花,通过贷款给贫困的农民,来获得棉花收购的特权,在收获时压低棉价进行强购。庞大和细致繁密的投资网络使得日本在中国棉业市场上的势力得以迅速发展,而要维持这个网络的正常运转,通货的一致性是必要的。日本需要将日圆与中国的货币联系起来。中国实行币制改革后,日本在华投资网络运作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使用法币,这将迫使日本必须将日圆与法币联系起来。而法币本身没有含金量,其价值是通过英镑来体现的,这意味着日圆实际上是在与英镑发生联系。如此一来,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必然受到英国金融政策的影响,英国在试图将中国拉入英镑集团的同时,间接地起到了控制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的作用,日本将失去对华棉业贸易的主导权,这与日本独霸中国棉业市场的意图是背道而驰的。而如果日本不响应中国的币制改革,不将日本银行的白银兑换成法币,日本在中国原有的棉业投资网络将很难保持畅通,棉业利益的取得也将举步维艰。此外,如果白银国有化,华北将成为形同华南的经济殖民地,这将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经济的侵略给予重大打击,在占领的区域内没有现银,侵略的胜利将等于零[1]56。因此,日本与英国的态度截然相反,自始至终强烈反对中国的币制改革,并在中国币改实行后积极谋划在华北实行独立的币制,试图独立于法币之外,使华北的货币附庸于日圆。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在致东京参谋本部的密电中指出:“此次南京政府突然改革币制,实行白银国有,乃执行者只顾私人利益,罔恤民众一般利益之举动。华北经济与日满有不可分之关系,日本不能坐视华北经济枯竭”,“且改革币制之幕后含有英国势力。英国势力支配中国,将使我帝国(日本)多年之国是受到损害,东洋之永久和平发生危殆”[9]220,对英敌意溢于言表。

三、结语

尽管日英两国在中国1935年币制改革问题上是对立的,但在觊觎中国货币权问题上的态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试图将中国拉入他们的货币集团。为此,当中国出现货币危机时,日本大肆收购、挤兑现银,然后走私出境,并坚决反对任何第三国向处于经济危机中的中国提供援助,妄图彻底破坏中国的金融货币体系,进而迫使中国沦为日圆集团的附庸;英国则向中国提出英镑借款的建议,“名义上中国虽似仍以银币为本位,而实际上则实已成为英镑之附庸”[2]174,“表面上拥护中国货币,可是,其真正的企图却是想使中国成为英国的经济殖民地”[1]54。显然,谁掌控了中国的货币权,谁在中国的利益就将实现最大化。日英在中国棉业市场上的

利益得失可以被看作是两国在华整体利益得失的一个缩影,因此,从棉业竞争角度对两国在华的贸易战、货币战进行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日英关系。

[1]原胜.列强在华经济斗争[M].上海:不二书店,1937.

[2]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室.华北事变资料选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4]C.F.雷麦.外人在华投资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实业部.日本在华经济势力[M].上海:中华书局,1933.

[6]王子建.日本之棉纺织工业[M].北平:社会调查所,1933.

[7]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8]Ann Trotter.Britain and East Asia1933-1937[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9]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册[M].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

2016-06-11

王小欧(1978- ),女,讲师,博士,从事日本史和世界现代史研究。

K264

A

2095-7602(2017)01-0086-03

猜你喜欢

币制法币英国
试论明代广西铸洪武通宝钱
英国的环保
抗战中不为人知的假币暗战
国际经济下行阶段我国商品吉芬化分类、成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比特币取代法币的可能性分析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浅析简册《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
英国圣诞节
法币崩溃原因新探
英国币制改革后的硬币发行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