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修辞学视域下的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

2017-03-29宋平锋

关键词:热词时事新词

宋平锋

(南昌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昌 330099)

西方修辞学视域下的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

宋平锋

(南昌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南昌 330099)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修辞行为,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要遵循西方修辞学的诸多原则。本文首先对时事热词进行了定义,接下来分析了时事热词、时事新词、特色词和流行语的异同,进而归纳了时事热词外宣翻译的现状与问题;最后,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提出了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的三个策略,即:追根溯源,寻找最贴近的对等语;贴近译语受众,释译变通;切合特定语境,保留原文特色。

西方修辞学;时事热词;外宣翻译

每到岁末年初时,国内各家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体就纷纷发布各自评选的中国年度热词,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时事热词漫天飞舞,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国日报》社每年发布的“中国年度十大热词”,《咬文嚼字》杂志社(自2008年起)每年都发布的“中国年度十大流行语”。此外,还有来自于百度、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等网络媒体发布的各类热词或流行语,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旅游、学术等方面。时事热词反映和浓缩了当前中国社会热门话题、热门事件。可以说,了解和读懂了这些热词,就把握了中国的时代脉搏;同时,它们也是西方受众了解当今中国、认识当今中国的一扇窗口。因此,本文以近期国内各媒体上发布的中国时事热词为例,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国时事热词的外宣翻译,为时事热词的外宣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途径。

一、时事热词的定义

要研究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时事热词。“时事热词”由两部分组成,即“时事”和“热词”。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时事”一词最初指“合于时节而应做的事,多指农时农事而言”,例如《荀子·王制》里有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工师之事也”;《吕氏春秋·上农》里也有记载“时事不共,是谓大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时事”一词又先后具有以下的意思,即“当时史实,当时情况”、“当时的政事,世事”、“局势,时局”、“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等。应该说最后一个意思比较切合当代的语境。所谓“时事”就是指“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国内大事”,英文翻译为“current event”,例如国内媒体上经常会有诸如“时事聚焦”、“时事直通车”、“时事追击”等关注和探究时事的栏目。

而“热词”的定义则相对简单,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热词即热门词汇。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热词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往往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热点话题及民生问题。热词的英文翻译为buzzword,剑桥英语在线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 Online)给buzzword下的定义是“a word or expression from a particular subject,area that has become fashionable by being used a lot,especially on television and in the newspapers”(来自于某一特殊领域的、被频繁使用(尤指在电视或报纸上)的热门或流行词语)。因此,笔者对时事热词的定义就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问题和事物的热门词汇”。

二、时事热词与时事新词、特色词、流行语的异同

一提到时事热词,人们就会想到时事新词、特色词和流行语,甚至很多人将四者混为一谈。事实上,时事热词与时事新词、特色词、流行语确有许多相似性,但是也有一定的差别。

在相似性方面,四者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首先,无论是时事热词,还是时事新词、特色词、流行语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事件、事物或现象,它们是这些社会存在在语言词汇系统内的体现,例如,2015年的热词“创客”在全民创业潮背景下应运而生,反映的是当前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潮流。其次,在形式上绝大部分的热词、新词、特色词和流行语都是以词或短语的形式存在,构词都具有简洁、精炼、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等特点,例如,“中国梦”、“亚投行”、“颜值”、“任性”等;当然也有少量的以句子的形式存在,但基本上都比较短,例如2015年的网络热词“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差异方面,时事热词与流行语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热词即热门词汇,既然是热门词汇,使用的人必定很多,人数多则表明其流行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媒体往往将二者不做区别,按照各自喜好来使用,例如,《咬文嚼字》使用的是“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而《中国日报》则使用的是“2015年度‘十大热词’”。而时事热词与时事新词、特色词则有较大区别。三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热”、“新”和“特”三个关键词上,根据在线新华词典的解释,“热”意为“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新”意为“初次出现,与旧相对”,“特”意为“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因此,时事热词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问题和事物的热门词汇;时事新词是指“反映近期社会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新词语”;特色词则是指那些受制于特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历史和政治事件等方面,集中体现这些特有的事物或现象的词语。

但是,有一点也必须要指出,时事热词可以是时事新词或特色词,但它们必须是一定时期内广受人们关注、社会流行的词汇;然而时事新词和特色词则并不一定是时事热词。例如“中国梦”和“一带一路”既是近几年中国的时事热词,同时也是时事新词和特色词,“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的,一经提出便成为当年度的时事热词和新词;“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两条商业贸易路线有着很深的渊源,该词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三、时事热词的分类

每年国内一些知名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体都会发布当年度的网络热词或媒体热词。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时事热词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在这里,笔者根据时事热词的来源和反映的内容,对时事热词进行了如下分类:(1)时政类热词,主要是反映近期国内重大政治事件、政治会议、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内容的词语,例如“一带一路”、“脱贫攻坚”、“两学一做”、“智库”、“全面二孩”、“G20峰会”、“长征精神”、“不忘初心”。(2)经济类热词,主要是反映近期国内重大经济政策、经济活动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话题等内容的词汇,例如“互联网+”、“众筹”、“微众银行”、“人民币入篮(SDR)”、“长江经济带”、“亚投行”、“网红经济”、“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等。(3)科技类热词,主要是反映近期国内科技进步与发展、人们所关注的科技成果等方面的词汇,例如“VR元年”、“数字创意产业”、“IP跨界”、“天宫二号”、“引力波”、“量子卫星”、“基因编辑”、“物联网”等。(4)社会生活类热词,主要是反映近期国内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问题等内容的词汇,例如“专车”、“颜值”、“创客”、“获得感”、“洪荒之力”、“网约车”、“优良家风”等。

四、时事热词外宣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一方面,由于时事热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反映的往往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有些甚至是从未有过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因此时事热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新词,这就给时事热词外宣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的时事热词都很难从现有的汉英词典中找到对等的译文,即便是词典中有对等的译文,这些译文往往也因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早已时过境迁,偏离了当前的社会语境,因此译者往往只能根据个人的理解来翻译,或者借鉴网络、论坛上各种五花八门的翻译,其翻译质量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时事热词外宣翻译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时事热词一经出现就需要及时向西方读者传播,翻译便成了紧迫的现实任务。因此,一时间网络、论坛和各种新闻媒体上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译文版本,对于其中部分热词,众多的译者和专家也常常意见不一,即便是最终达成一致,往往也错过了最佳时效性。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日报、人民网等官方媒体在适当时机会发布权威译文,但即便是如此,也还是不能涵盖所有的时事热词。

此外,作为外宣翻译中的热点和难点,中国时事热词及其英译吸引了广大外宣翻译学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1]。总体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问题:(1)对时事热词的来源、构词、特点等显性问题研究较多,而对时事热词因何而热、反映哪些社会热点和焦点、如何对外传播等隐性问题的研究涉及较少;(2)对时事热词英译的研究大多借用西方的某一个翻译理论或语言学理论(如目的论、功能理论、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等),理论结合较紧密,但最终却大多停留在具体的翻译技巧等经验层面上,却很少有从外宣的视角来看待时事热词的英译,同时也缺乏对热词翻译整体策略上的把握,对时事热词外宣翻译指导作用明显不足。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笔者将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来阐述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的策略。

五、西方修辞学视角下的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策略

外宣翻译由“宣”和“译”两个关键词构成:“宣”意为对外宣传,这是外宣翻译的目的;“译”是对外宣传的方式或手段。外宣翻译不仅仅要将各种对外宣传材料翻译成外语,还要关注外宣译文能否实现对外宣传的预期效果,即让外国受众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促进外国受众对真实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外宣翻译就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修辞行为。

(一)追根溯源,寻找最贴近的对等语

当代西方修辞学泰斗肯尼斯·伯克说过,“若你要劝说一个人,只有当你能用他那样的语言说话,即通过言语、手势、语调、秩序、形象、态度、思想等,把你的行为方式与他的同一起来,劝说才有效果”[2]。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是面向外国受众的修辞劝说活动,翻译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译文的忠实和准确,还要看译文能否被外国受众所接受,并有效地影响译文受众。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时事热词追根溯源,努力到英语国家媒体上去寻找,尽量运用最贴近的,甚至是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对等语去说服外国受众,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来自于西方媒体的时事热词。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各个场合下频繁提及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双双成为了2015年度的时政热词。通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共同体(community)的概念在西方社会早已存在,100多年以前西方社会学家就提出了多达90多种共同体,翻译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用西方社会早已存在的community一词来传达“共同体”所阐释的内涵,因此,将上述两个热词翻译成a community of shared interests和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用西方受众熟悉的、最贴近的对等语来劝说,无疑能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此外,在当今西方社会语境下,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如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学术共同体(Academic Community)、信任共同体(Community of Trust)等等。

又如,2015年在全民创业潮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时事热词“创客”,反映了当前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潮流,一般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可能会考虑creator或innovator,这两个词看似忠实准确,然而却并未真正体现修辞者的真实意图,因为通过追根溯源发现该词原本就来自英语“Maker”一词,此时为了更好地让西方受众接受,并如源语修辞者所思所想那样,“创客”最好就是回译成Maker。

(二)贴近译语受众,释译变通

西方修辞学强调修辞活动要以受众为中心。同样,作为修辞活动的中国时事热词外宣翻译,其翻译行为也必须以外国受众为中心,努力“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习惯”[3]。因此,时事热词外宣译者要充分考虑到外国受众与中国受众在语言、文化、习俗、思维习惯、认知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努力贴近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认知特点,尽量避免因这些因素造成的各种“硬译”和“死译”。对此,段连城先生提出了“解释性翻译”的策略,张健教授也提出了“释译变通”的策略,他认为“应该以目的语为依归,尽量顾及译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接受能力,对超额信息酌情加以变通处理,或压缩,或解释,或两者兼而有之,使译文最大限度地符合英文读者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从而达到外宣翻译的目的”[4]。

例如,“网红”也是2015年的年度网络热词,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在翻译该词的过程中,译者不能仅仅凭借字面意思就简单地将其翻译成network star、network favorite、web celebrity等,而是要仔细分析“网红”的内涵,即:“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通常出现在网络上(online);“网红”并非演艺界的明星或社会知名人士,他们通常是因出众的才貌、或因搞怪的行为、或因意外事件、或因网络推手的运作而为广大网民所熟知的“名人”(celebrity);“网红”的成名过程通常十分迅速(instant),他们往往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一夜走红。考虑到西方受众的接受能力,作为修辞者的译者就需要对该热词里隐含的超额信息酌情加以解释,将其翻译成instant online celebrities。

(三)切合特定语境,保留原文特色

任何修辞活动都有一个修辞情境,西方修辞学家比彻尔(Lloyd Bitzer)认为“修辞行为是修辞情境‘呼唤’出来的”[5],修辞情境因素限制和影响修辞活动的效果,因此我国现代修辞学大师陈望道先生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6]。外宣翻译中的修辞情境就是外宣翻译所处的语境,包括“文内语境”(包括题材、内容、预设已知信息、篇章结构、词汇搭配、句子类型等因素)和“文外语境”(即社会和文化语境,包括译者、接受者、文化差异、交际动机、交际目的等因素)。作为一种有着明确交际目的的修辞行为,“外宣翻译不仅要关注‘文内语境因素’,而且要重视翻译的‘文外语境因素’,将修辞情境作为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参照”[7]。在涉及中国时政热词外宣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牢记外宣工作的任务,把握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有效地向西方受众传递来自中国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例如,随着中国反腐工作的推进和不断深入,“打虎拍蝇”成为当前的反腐热词,其中的“老虎”喻指位居高层的腐败官员,“苍蝇”则指身处基层的腐败官员,“打虎拍蝇”反映了党中央在惩治腐败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来自中国译协网的一篇文章提供了三个译文,分别是:Bring all corrupt officials to justice,be they big shots or small potatoes; Bring corrupt officials of all ranks to justice;Resolutely tackle both major and minor cases of corruption。以上三种翻译几乎都采用了意译的策略,虽然都全面地体现了该热词的内涵,但无一例外地都去除了“老虎”和“苍蝇”的意象,使得英文译文失去了原文的生动性。笔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切合当时该词提出的中国社会语境和政治语境,还需要准确充分考虑外宣修辞者的修辞意图,即:向西方受众传达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意志。因此,作为修辞者的译者,应该设法保留“老虎”(tigers)和“苍蝇”(flies)的生动形象和文化内涵,并且保留“打击”这个动词,再辅以简短的说明,因此可以将该词译为crack down on tigers and flies(all ranks of corrupted officials)。

综上所述,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时事热词外宣翻译不仅仅涉及两种语言转换的问题,还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现代修辞行为。因此,作为译者要努力开阔自身的视野,不仅要从翻译的视角来研究时事热词的翻译,还要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来审视热词翻译中的修辞劝说、修辞受众和修辞情境因素,使外宣翻译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

[1] 杨全红.汉英新词翻译:一项费力难讨好的活儿[J].中国翻译,2003(5):70.

[2] 常昌富,顾宝桐.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8.

[3]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4] 张健.全球化语境下的外宣翻译“变通”策略刍议[J].外国语言文学,2013(1):19-27.

[5] Bitzer,Lloyd F.The Rhetorical Situation[J].Philosophy and Rhetoric,1968(1):1-14.

[6]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71.

[7] 袁卓喜.修辞劝说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34.

On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to Chinese current affairs buzz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rhetoric

SONG Ping-fe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99,China)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is a rhetorical activity involving cross-language and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Chinese current affairs buzzwords translation should comply with some western rhetorical principles.First of all,this paper defines and classifies the current affairs buzzwords,and then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current affair buzzwords,neologism,catchwords and Chinese-specific words.Next,it concludes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current affairs buzzwords translation.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thre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Chinese current affairs buzzwords,i.e.to trace the origins and to find the closest equivalents;to be close to the target readers,and to adopt interpretive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to suit the specific context and to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text.

western rhetoric;current affairs buzzwords;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1.020

2016-12-07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2015年度批准立项课题:“西方修辞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以中国时事新词、热词英译为例”(项目编号:15YY23)

宋平锋(1980—),男(汉),湖北荆门,硕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西方修辞学与翻译、西方修辞学与写作教学、翻译教学。

H059

A

1009-8976(2017)01-0084-04

猜你喜欢

热词时事新词
时事半月谈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时事政策
Research on Micro-blog New Word Recognition Based on SVM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