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人”的动态性
2017-03-29许晓永
许晓永
(兰州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论“经济人”的动态性
许晓永
(兰州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本文阐述了“经济人”假设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经济人”发展的动态性,提出了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的完善必定从对微观经济主体“人”的假设开始,以此为基础也为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研究的起点和方向.
演化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经济人
对微观经济主体——“人”的研究,一直是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对人的不同认识也是区分经济学流派的重要标志,演化经济学认识到人的动机和行为是动态发展的,以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分析.
1 “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及发展
1.1“经济人”假设的提出
“经济人”这一抽象的名词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第一次明确地引入经济学中的.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设之一的“经济人”假设,是对现实生活中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抽象.对人的自利性的最早表述是荷兰经济学家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他在1714年出版的《蜜蜂寓言》一书中表明:“在强制性的行为限制中,个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并构建了古典经济学若干基本假设和信念.其后,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写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以此为基础,对“经济人”的描述逐渐清晰,并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2“经济人”假设的发展
1、古典“经济人”
斯密的论述建立了“经济人”的基本内容:“经济人”具有自利性,每个人(微观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寻求个人利益(效用或者利润)最大化;在良好的法律和制度条件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杨春学(1992)认为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是粗糙的,主要表现在:(一)没有把最大化假设扩展到消费者行为,而把消费者视为表现出社会学上的行为特性的人群;(二)把企业产出最大化等同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三)对于个人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行为如何导致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机制缺乏精确的论证.古典经济学虽然对“经济人”假说进行了零星的思考和完善,但终究没有给出清晰地理论思考和合乎逻辑的说明.
2、新古典“经济人”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强调个人的自身利益和理性行为特征.新古典经济学利用边际分析法对“经济人”如何实现最大化目标,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并把“经济人”引入消费者领域,根据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出了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的条件.
3、“新经济人”假设
新制度经济学认识到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形式化使经济学对人的行为分析日益走向贫乏,企业被模型化为一个生产函数.为了建立真正的企业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经济人”假设.“新经济人”的行为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综合的效用最大化,即人的效用函数中不仅包括货币收入、物质消费等纯经济利益,还包括尊严、名誉、社会地位等不能用经济尺度衡量,只能是心理感受的利益.在交易成本的约束下,信息的获得和处理都是有成本的,因此,“新经济人”不再是完全理性,而是现实化为有限理性.
1.3“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内容
1、自利原则
“经济人”假设认为自私自利是“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动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原因.新古典经济学抽象出人的自利与自利行为,确定了经济主体选择的唯一标准,使经济行为简单清晰化,避免了微观主体利己与利他的矛盾而导致行为不一致,从而将其理论重点放在市场机制的设计以确保实现一般均衡.
2、最大化原则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人”能够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自身条件(收入、资源等约束)和自身偏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合理的选择,获得最大化效用(或者最大化利润).“经济人”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与时间价值紧密相关,个人决定自己的资源组合或者配置,以期在一定收入和时间内求得效用的最大化.最大化原则建立在信息完全和市场无摩擦的前提条件下,只有“经济人”掌握所有影响决策的信息,并根据完全理性的既定偏好确立选择标准,最终做出可以使其获得最大化利润或者效用的选择.
3、法律和制度
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合理的制度必然导致“经济人”以不正当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从而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最终的结果则是相反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只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约束竞争的合理行为和方式,即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的良好秩序,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西方经济学强调国家的主要作用就是“守夜人”,保证各经济主体的产权不受侵害.
1.4“经济人”假设的理论价值
“经济人”假设作为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人的抽象概括,为解释经济主体在利益驱动下的经济行为提供了规范的前提.现实表明,“经济人”假设使得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公理化、逻辑化成为可能,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复杂的社会问题可以用严密的数学逻辑阐述和论证.库恩(Thomas S.Kuhn,1962)指出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科学,范式是必要条件,也其成熟的标志,没有形成范式的学科严格地说只能被称为“前科学”,一旦有了共同的范式,一门学科就由前科学进入科学时期,“经济人”是经济学的第一个“范式”,也是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始.正是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满足了“范式”的要求,才使经济学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人”假设从人与人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提炼出简单的经济关系,将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标准简化,尤其在商业时代,便于从本质上把握人与人之间在资源稀缺约束下的竞争关系.“经济人”假设也使数学顺利的进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甚至在当代更是深入到经济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石上,西方主流经济学建立起来了规范的宏微观经济学体系,使其成为指导国家政策制定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主要依据.
2 “经济人”假设的批判
在“经济人”假设的范式下,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社会问题以及人的经济行为决策时,可以不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把人在经济意义上的特点抽象出来,这使得经济学对人的行为决策分析大大简化了.当然,简化方式作为一种相对抽象的预设方法,任何关于人的假设都是有局限性的,“经济人”完全理性、完全自利、完全信息等假设也因其与现实的不相符合而不断受到质疑和批评.先后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诸多经济学流派或学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批判.
2.1 对经济人“利己”的质疑
斯密在描述“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自利的打算”的同时,也看到了“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斯密在经济领域确认人的自私自利行为,而又在道德领域确认人的同情心和利他行为,形成了“经济—道德”二元悖论.19世纪晚期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展开了关于“利己与利他”问题的争论.德国历史学派指出,“经济人”的“自私、利己”性被视为其经济行为决策的唯一动机,那么人们在受到社会道德和个人情感等诸多方面动机激励下去追求的社会利益将被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和有悖常理的,因此,认为抽象的“经济人”没有涵盖真实人的动机和复杂性.为了解决二元悖论,贝克尔(1976)甚至把“利他”的行为写进了个人效用函数,指出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包含“利他”的行为会更符合社会实际,使“经济人”看起来更能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
2.2 对“最大化利益”的质疑
无论是西蒙(Herbert Simon)的“有限理性”,还是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的“X 效率理论”都对“经济人”最大化利益进行了质疑和批判.西蒙认为不完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费用及能力等因素制约着“经济人”做出获得“最大化利益”的决策,这些外部的约束条件使“经济人”只能获得“满意的利益”.莱宾斯坦(1966)认为,“X”代表造成低效率的一切因素,包括生产组织内部由于缺乏有效利用各种经济机会的动力而错过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机会而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对于最大化的质疑来自于对信息不完全的认识,在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经济主体不可能不考虑信息的获取成本和决策的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获取完全信息的高昂成本阻碍了或者降低了经济主体最优决策收益,因此,经济主体往往只利用有限的信息获得“满意的利益”.
2.3 对单纯经济利益的质疑
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的论述并没有把其社会属性完全抽象掉,而是对当时资产者现实形象的描述,是带有社会属性的现实人的抽象(刘凤义,2008).新古典经济则把“经济人”的社会属相完全抽象掉了,“经济人”假设中不再包括道德等非经济因素了.然而现实中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道德、伦理等因素通过渗透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影响着人的行为,也只有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才能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才是实现个体利益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经济人”假设将人类行为狭隘化是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更应该“关注真实的人”.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如果没有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约束条件的保障,在简单的自利动机或人类自私行为假设之下,实际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
3 演化经济学对人的认识
3.1 演化经济学认识到人的动态性
演化经济学学派林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不同学派对人的认识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经济人”的差异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
老制度学派以“整体主义方法论”为基础提出了“制度人”假设.老制度学派认为人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而生存,其行动受文化的制约,文化对人的价值和理性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认为“制度人”是文化的理性个人.个人行为是制度变量高度复杂的函数,并且具有整体不稳定特征.“制度人”的选择行为受非理性的适应过程影响,人们遵从社会习俗和个人习惯,而不是力求个人效用和幸福最大化,强调人们依靠制度进化中不断积累的、适应环境的知识进行决策.“制度人”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异质性的特征.老制度主义认为个人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与之相适应,每个人的学习、工作能力也不相同,即个人知识具有异质性.奥地利学派认为没有理由假定所有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会有同样的感受和判断,尤其是企业家在发现常人不能看到的机会上具有独创性和独特的决策,强调不同的人心理上对消费品的评价不同.
3.2“经济人”的动态性
1、“经济人”的动态性
“人天生就是一个开放的、有序的系统.而且是精神物质的统一体.单单进行物质交换或者信息交流都是不可能的(李桂花,200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研究经济形式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但那种把人所处的现实经济关系抽象掉,却反对用这些范畴来演绎历史和现实的不科学抽象法.马克思指出“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外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这就说明对人的抽象决不能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之中,是一定经济关系的承担者和人格化.随着人类历史的推移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进步,一定生产方式中承担着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人”的特征是动态变化着的,即“经济人”的动态性.
2、“经济人”动态性的理论价值
认识到“经济人”的动态性,一方面没有脱离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另一方面避免了新古典经济学静态的、简化的分析方法.强调微观经济主体的动态性也会使经济主体的选择标准并不一致,即存在差异性.演化经济学用习惯、惯例分析人的行为,“新奇”又使习惯和惯例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
“经济人”的动态性表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济人”是不断发展的,其偏好、价值观和选择标准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方式下,如研究资本主义的商业时代,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的自私、利己、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特征表现明显,按照“经济人”偏好既定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征可以简化经济研究的复杂性,便于发现一般的经济规律.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转变的过程时,强调“人”的动态性则更能够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人在不同生产方式下突出特征的转变.原始社会的共同生产强调共同财产关系和共同利益,封建社会单个家庭生产则强调家庭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强调合作生产中的个人利益.不同的生产力决定了不同的生产关系,而人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的行为特征并不相同.
动态的“经济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和决策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着的,这是因为微观经济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日渐丰富、经验逐渐积累、对群体和个体行为的认知而导致价值观和选择标准的变迁.不同的微观主体知识和经验积累不同,价值观和选择标准不同,因此,“经济人”的动态性强调人是不同质的,而是异质的,这也符合了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也更加接近现实中的人.
认识到“经济人”的动态性,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人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表现出的不同的特征,这也与管理学中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和中国古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传统思想相吻合,充分说明了“经济人”的动态性是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特征,突破了新古典“经济人”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局限性.
4 结论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的完善必定从对微观经济主体“人”的假设的开始,认识到人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也是演化经济学区分于其他流派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以此为基础也为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研究的起点和方向.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
〔2〕[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著.蜜蜂的语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3〕[英]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5.
〔4〕[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2.
〔5〕李桂花.自组织经济理论:和谐理性与循环累积增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
〔6〕李刚,王玉玲.“动态发展的广义经济人假设”的构建[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8).
〔7〕马朝杰.“经济人”假设的争论:本源与超越[J].河南社会科学,2014(03).
〔8〕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01).
〔9〕杨春学.论“经济人”假说的发展与完善[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2(02).
〔10〕杨春学.关于经济人假说及其争论[J].学习与探索,1991(04).
〔11〕朱富强.主流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内涵演变及其缺陷审视[J].财经研究,2009.4.
F01
A
1673-260X(2017)12-0087-03
2017-09-13
甘肃省社会规划项目“甘肃省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3YD040)”,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融资模式研究(1504ZKCA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