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感觉的途径

2017-03-29李丽娜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钢琴技巧

李丽娜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试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感觉的途径

李丽娜

(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

本文分析音乐感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指出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培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途径,以期为改善学生乐感提供教学建议。

钢琴教学;学生;音乐感觉;培养途径

1 音乐感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具有独特的魅力,带有极强的创造性,不同的人对同一首曲目的体悟有所不同。弹奏时若能够融合弹奏者的情感领悟,往往能为乐曲注入不一样的灵魂和生命。音乐感觉是演奏者创新音乐必须具备的素质,良好的乐感能实现演奏者耳朵、大脑与音乐的相互交融,谱奏出完美的乐章。在日常教学中,若能使学生把握好音乐思想内涵,并深入挖掘有利于钢琴演奏的关键点,对学生的创造灵感的培养大有裨益,也能有效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感觉是至关重要的。

2 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培养存在的不足

2.1 乐感天生、后补不足观念的影响

当代钢琴教学中仍存在乐感天生、后补不足的陈腐观念。在学习钢琴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钢琴只适合天生乐感好的人,从而一蹶不振,失去学习钢琴的热忱;部分家长也会产生如此想法,不鼓励孩子而任由其放弃。对于一些学习慢热、表现不良的学生,部分教师认为其资质愚钝,天生缺乏乐感,继而不重视对学生后天乐感的培养,甚至会使学生自暴自弃,放弃自己所热爱的钢琴。

2.2 乐感培养理论研究有待深化

在钢琴发展史中,钢琴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数之不尽,且部分钢琴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虽然钢琴教学方法数不胜举,但关于音乐感觉的培养理论却是欠缺的。音乐感觉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用统一标准来加以衡量。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直接决定钢琴教学效果。所以,音乐感觉培养理论研究不足制约着钢琴教学开展。

2.3 技巧训练和音乐感觉培养缺乏综合性

当前钢琴教学普遍运用的方式是以动作技巧训练为重点,逐步加强学生指法动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动作技巧。然而,将教学中心过度置于技能培训,会导致音乐感觉培养不足。频繁的动作技巧训练往往是枯燥单一的,甚至会把学生钢琴学习的热忱浇灭。纯粹地将钢琴演奏当作机械化手指活动,会使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只是将惯性式手指动作演绎出来,而无法将音乐作品的情感和自身的体悟充分展示给听众,所演奏出的乐曲会枯燥、空洞。

3 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培养途径

3.1 唱谱提高学生音乐律感

唱谱能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歌唱线条的准确率及内在音乐律感,并深化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因此,教师应当将唱谱和弹奏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手口并动,带动声带和大脑共同运转,在弹唱之中感受音乐魅力,领会音乐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学习时在呼吸、停顿、节奏等力度把控上尚有不足,教师要从旁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弹唱出富有情感、打动人心的乐曲,继而提高学生音乐感觉。

如在进行《仲夏夜之梦》教学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分析该曲目的风格与情感。当学生准确把握曲目风格与情感特征后,便可跟随教师弹奏的旋律吟唱,教师则可辅以轻快语言来激发学生想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确切把握节拍旋律,准确捕捉乐曲强弱规律、呼吸停顿。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感受到曲子中清新自然、生气勃勃的律感。

3.2 在音乐鉴赏中培养乐感

音乐要传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满足听众的内心情感需求和听觉享受,所以音乐和听觉系统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为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感觉,可从鉴赏音乐作品入手。教师可立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喜好,精选经典音乐曲目,为学生提供“倾听”机会。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参观钢琴大师的演奏会,让学生感受现场演奏氛围,直观感受大师的精湛技巧、精致音色及丰富饱满的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使学生钢琴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并逐步形成音乐和情感相互融合、转化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的钢琴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音色处理手法,通过反复思考、聆听,提高学生对音色的敏锐度,让学生在尝试处理音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演奏能力。

如在《爱情是只自由鸟》钢琴曲赏析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并组织学生观看歌剧《卡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整首钢琴曲的情感基调,并按照钢琴演奏的要求,引导学生从旋律、音色、节奏、速度等几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教师再借助丰富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充分感受音乐画面情景,并让学生跟随曲目旋律基调,调动自己的听觉来感受“卡门”受审问时情感的转变,并辨识这些情感转变所产生的作用。

3.3 音乐感知与演奏技巧相融合

学琴初始,对演奏技巧的要求相对较多,如手指灵动以准确触键,手臂手腕松紧力度和力量强弱转移等都极为重要。但是,不可因重视演奏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开始时,可让学生将曲子分类归纳,如演奏《雪绒花》《布谷鸟》等曲目时可将学生引至轻松欢快的情绪中;演奏《The First Snowflakes》《梁祝》时可将其引至伤感忧愁的情绪中;演奏《浏阳河》《梦中的婚礼》时可将其引至优美抒情之中。总的来说,根据不同曲目的情感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加以分类,使学生带着明确的情感去演奏曲目。所以,将音乐感知和演奏技巧相融合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的有效途径。

3.4 加强实战演奏

演奏对学生技巧、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虽然部分学生并不以专业性演奏作为学习目的,但教学中的演奏处理仍要求学生切实提高演奏能力。教师在进行实战演奏教学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让学生感到演奏是一种享受舞台、享受美的体验和过程,这对开创全新的钢琴教学思路大有益处。学生也可以利用实战演奏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继而重新认知技巧训练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密切联系,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演奏中,缺乏对技巧的掌握,会影响音乐情感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实战演奏分析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和曲目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曲目的深刻内涵,分析演奏大师不同阶段的作品及创作历程,从而认识到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乐感表达方式。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演奏,相互之间作为听众倾听演奏过程,帮助学生发现是否存在舞台节奏把握不准、技巧掌握不好、乐感表达不深入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4 结语

良好乐感是要从多方面加以培养的,教师应开辟音乐教学创新之路。音乐感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教师要积极汲取理论知识,有效指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演奏技法的提升,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理解、诠释作品的内涵,并在演奏中融合自我情感,真正提高学生的乐感能力,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者。

[1]张博.浅析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合理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2):165.

[2]赵爽.论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教育界,2016(8):149.

[3]吴瑶.浅析钢琴教学中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J].教育,2015(38):290-291.

[4]张蕾.试析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培养的有效途径[J].卷宗,2015(11):34-35.

[5]刘海韵.钢琴演奏中的“心”——浅析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4(14):154.

J624

A

2095-7602(2017)12-0161-03

2017-06-21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唢呐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发展的研究”(SK2016A1012)。

李丽娜(1984- ),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钢琴演奏及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钢琴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纸钢琴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提问的技巧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