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探析

2017-03-29陈龙彪杨东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思想

陈龙彪,杨东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探析

陈龙彪,杨东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本调查报告基于微信环境对处于人生转折期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展的影响,对粤西地区高校进行调查并对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在微信环境下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引导的机制。

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微信;机制

为更好地了解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课题组利用问卷星数据调查系统对粤西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有1800人成功填写了调查问卷。在取得调查样本后利用数据分析法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本调查报告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分析;第二部分为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第三部分为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机制。

1 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分析

1.1 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数据分析

由调研数据可知,大部分青年大学生有进行虚拟社交的倾向,愿意使用微信这一互联网平台与他人进行虚拟交往,从而满足自己的社交需要。有60%的青年大学生在一天中使用微信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其中每天使用时间超过6个小时的占样本的25.72%。青年大学生对微信的另一功能——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也持续上涨,他们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公众号内容,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但是公众号的类型繁杂多样,内容参差不齐,容易形成鱼目混珠的现象,而备受青年大学生关注的生活类与情感思想类公众号信息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息息相关,是他们知识信息的来源。学生甄别能力较弱,有些虚假信息容易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化成长造成一定影响。青年大学生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看一篇推文的比例为22.41%,而每天花一小时以上浏览公众号推送内容的比例为11.64%,青年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关注生活类的公众号。

1.2 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原因分析

1.2.1 强大的功能能够较好地满足青年大学生的社交需求

微信这款基于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即时通讯工具,除了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进行一对一或者多人聊天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微信朋友圈、位置共享、微信公众号、微信二维码支付等功能,同时还和其他APP深度融合,例如滴滴出行、话费充值等,方便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这些全面、强劲的功能,能够较好地满足青年大学生的社交需求,成为他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不二选择。

1.2.2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

据调查,影响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学校为了能够把最新信息发布给学生,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关注校内的微信公众号;在接受调研的青年大学生中,有76.56%的青年大学生表示自己使用微信是因为看到身边的朋友们都在使用,为了方便和他们联系,也跟着使用;有59.38%的青年大学生表示因为微信信息丰富,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使用微信。可见,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大多是由于从众心理。

2 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2.1 运用微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引导的积极作用

2.1.1 微信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根据腾讯旗下的企鹅智酷2017年4月24日公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12月,全球共计8.89亿微信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1000万个微信公众号,集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重要的资讯,为青年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青年大学生使用微信不仅局限于社交,更是希望从其中获取对自身有益的各种信息。在调查中,有60.78%的青年大学生表示自己在微信中关注政治类的消息。微信公众号的建设者为了满足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提高自己的点击量,会经常性地推出贴近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具有明显文化气息的作品,并且会很好地把可阅读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统一结合起来,这使得信息更易被青年大学生接受,并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一定影响。

2.1.2 微信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提供新的途径

以新媒体为载体进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需要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时间、传递条件以及传递受众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微信能够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提供新的途径。微信的规范化管理净化了其话语环境,能够以正确的思想作为其自身的导向,向青年大学生分享其正确、有益的讯息,青年大学生选择在微信中获取所需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无形中引导着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大学生群体,随着自身知识及经验的不断丰富,逐步摆脱了家长及校园给他们灌输的具体形象的限制,逐渐将自身接触的各种讯息进行整理和组合,并将抽象思维运用其中。当青年大学生接触到微信中的各种讯息时,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这对自身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起到指导作用,从而一步步地蜕变为优秀的个体。微信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

2.1.3 微信灵活的信息排版发布功能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

微信具有灵活的信息排版和发布功能。青年大学生在发布朋友圈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心情添加照片、文字,向好友敞开心扉并获得他们的理解;通过集赞活动,获得内心的最大满足感。青年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青年大学生可以发布自己的文章、视频、图片,向社会展示自我。89.74%的受访青年大学生较喜欢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浏览内容。在微信平台中,将关注人群锁定于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喜好,认真研究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思想特点,相关推文都针对青年大学生群体,密切关注公众号与青年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能够为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娱乐提供相当便利的服务。

2.2 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带来的挑战

2.2.1 青年大学生难以选择适合的公众号

截至2016年12月,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来自朋友圈发布的信息量更是无法统计。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信息,成为困扰青年大学生的最大难题。据调研,62.07%的青年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公众号,都是随意关注各个公众号,并获取相关讯息。在多元化价值观共存的情况下,国内外已形成了文化共享的多元化局面。微信是文化、资讯的中转站,青年大学生通过微信可以接触各种文化并作出选择。微信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但难免存在漏洞,青年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青年大学生还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迷茫中易走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泥潭中,这无形中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2.2 青年大学生受到微信商业行为的影响

微信中不乏有人利用社交圈当起了“微商”,“微商”通过朋友圈发布商品信息,其便捷、细微的服务深受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但是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针对“微商”的管理条例,导致“微商”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机制,弄虚作假的情况必然存在。另外,微信平台推文中出现的打赏等一系列功能使得一部分人看到了“商机”,一些媒体产业及个人想方设法进驻微信,并发表五花八门的推文以获取青年大学生关注量及打赏,他们单方面注重社会效益。这些不仅使青年大学生遭受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他们精神的荼毒。

2.2.3 青年大学生过分依赖虚拟平台

青年大学生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微信等虚拟平台上,喜欢在微信朋友圈中推送自己的心情及日常遇到的事情,容易对微信虚拟平台产生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他们会逃避现实,不愿与周围的亲朋好友交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3 微信环境下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机制

微信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微信对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规避其消极作用。若要更好地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必须充分利用微信与青年大学生选择性记忆之间的关系。

3.1 构建官方思想行为引导专栏

构建微信官方思想行为引导专栏(以下简称构建专栏),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微信自身的思想行为引导专栏,二为各大高校建立的官方思想行为专栏。对于微信自身而言,构建专栏、定期更新传送相关的思想行为教育文件,能够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亦要融合各大高校的官方思想行为微信之间的资讯共享,使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得更多的思想行为教育,更有助于其自身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学校而言,要构建专栏或公众号,充分发挥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作用;运营该专栏或公众号的团队需加强其自身的思想行为素养,推送内容应专业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其他学校的联系、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形式。

3.2 把握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认知规律反映,青年大学生需要对信息反复接触,才可以形成一定的记忆,对自身产生影响。一些微信推文内容单薄、形式单一,在进行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同时,可能会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反效果。微信运营团队应该在青年大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引导;充分结合文字、照片、语音、视频等表现方式,将相关推送的版面、内容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形式,激发青年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也让青年大学生反复接受相应的思想行为引导知识,形成记忆体。此外,微信运营团队在编辑相应文案时,亦可以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参与进来,注重收集青年大学生的意见、提问等,形成互动机制,使青年大学生与运营平台更好地接触交流,把握其思想行为动态,便于更好地发挥微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的作用。

3.3 掌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青年大学生心理问题错综复杂,对与自己认知不符、有争议性的思想行为会采取抵抗甚至极端手段,不利于发挥微信的积极作用来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运营团队必须基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思想行为引导。首先,要从一般性问题开始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工作,尽可能与青年大学生在一般问题上达成共识,对有争议的问题需谨慎引导;其次,青年大学生普遍拥有一个思想缓冲地带,称之为“可接受范围”,在该范围中,尽管接触的信息与之固有认知、自我认知存在着差异,但青年大学生不会因此完全回避或产生抵抗心理。所以,相关运营团队在发挥微信引导作用时,应在该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思想行为引导,使传播的思想能很好地被青年大学生采纳,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4 把握青年大学生需求,注重内容策划

青年大学生会更注重个人的标新立异,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因此青年大学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需求。只有充分把握青年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微信推送,才能更好地起到引导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应运营团队注重推送的内容策划。在掌握青年大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加强思想行为推送文案的原创性,避免出现内容同质化的现象。此外,运营平台应该注意推送文案不能长篇大论,铺天盖地的思想行为引导不能达到好的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反感。因此,推送应该注重内容质量,提高可读性,以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关注。

[1]刘新庚,刘建亚.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热点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4):97.

[2]徐子杰.“微时代”环境对青年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4-126.

[3]蔡瑞娜.刍议微信文化发展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正确引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252.

[4]郭晓彤.微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5]李平平.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8):107-108.

[6]韩丽霞.手机媒体对城市中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7]王巍巍.网络环境下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

[8]赵梅.网络媒体对青年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9]丁慧民,王聃.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机制的研究——基于大学生选择性心理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9):66-68.

[10]杨泽楷,杨东燃.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8):209-210.

G641

A

2095-7602(2017)12-0124-04

2017-10-07

2016年度广东青少年工作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青少年思想行为引导机制研究”(2016WT055)。

陈龙彪(1966- ),男,副教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