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足球课程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策略探讨
2017-03-29张晓静
张晓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高校足球课程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策略探讨
张晓静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高校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力促进了学生体质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此形势下,高校足球课程改革也备受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高校足球课程,在其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模糊,以及学生缺乏体育训练积极性、教学评价系统模式化等问题.以上状况都成为高校足球课程持续发展的阻碍.为此,改革高校足球教学理念,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足球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高校开展足球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其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方向的改革途径,以期能够培养出全方位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改革方向;制约因素
引言
近年来,高校足球课程改革已有较大进展,高校学生正逐步享受足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足球运动以其惊心动魄的过人、精妙绝伦的配合、酣畅淋漓的进球和兴高采烈地庆祝,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多国的电视转播都创下该国的收视纪录,而其收视人数也超越南非世界杯的32亿达到电视转播的顶峰.高校足球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大多学生选择足球选项课作为自己接触足球,参与足球运动的切入点,大学生对于高校足球选项课也抱有极大的期望.校园足球活动因其集训练、比赛、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性,成为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足球课程能否满足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需要也为高校足球教师的授课模式提出一个重大难题.
1 高校开展足球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1.1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是长期以来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伴随足球成为世界性运动而被广大人类喜爱,足球课程也成了高校体育教程中关键点.但在我国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导致大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不被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升被无限制搁浅.而且大多高校也没有制定硬性学校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足球等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因此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为高校学生制定了具体的章程来使其掌握专业的运动知识技能.进而提升学生从事足球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并使其掌握体育运动的专业技能,激发锻炼热情,以达成身体素质增强的目标.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其核心价值观便是通过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来促进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足球等各项体育技能的掌握也成为一个国家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标识.
1.2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可以促成高校学生形成积极的竞技心理.体育竞技运动会逐渐成为现代公民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进而促进现代高校学生形成持续锻炼的行为方式.足球赛程中的绝对服从命令、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尊重对手的精神大多是我国现在体育赛事中所缺乏的竞技精神.开展高校足球课程,可以不断促进现代体育赛事规章制度的完善,进而提高大学生体育竞技正确的胜负欲,提升其足球等体育运动技能.因此各大高校需要以竞技体育方向出发,通过足球课程逐渐培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进而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生价值体系.
1.3 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
足球运动是需要团体合作交流的运动,因此高校足球课程首要之处便是教授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团队的协作中,师生之间不断尝试信息的交流沟通,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都在不断相互影响,进而形成团队精神.现如今,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家庭的溺爱,导致其依赖性较强,且以自我为中心,很难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合作互助的精神认知较差.所以,在高校进行足球课程的改革,对高校学生进行竞争合作、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1.4 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
现今大多高校足球课程在其开展中,教师的足球理念都较为模糊,目标指导都不甚明确.而且大多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仅为完成学校授课任务,以致在足球课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影响了足球课程所应有的效果.足球课程具体计划的施行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身心的协调力,产生的影响也远远高于其他室内课程.因此足球课程教师也需要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通过精确的示范和深度的分析来改变学生的体育运动观念,最终形成健康第一的体育锻炼理念.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得以不断进行专业知识能力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从而更为深入了解到现代高校学生个性,有针对进行足球课程的训练,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足球课程发展的新形式.
2 我国高校足球课程教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足球教学课程的内容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缺乏与时代相随的发展战略.与日本足球教学模式相比,我国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滞后,不利于足球教学长远发展.随着全民运动的开展,现代高校足球教学事业的发展,也需要足球教师转变传统理念,逐步将教学主体向学生转移.然而,教师制定足球教学内容时,考虑角度比较单一,未能从多方面思考,致使现代足球教学内容不够专业.所教授的足球技巧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使得国际优秀的足球教学经验还没有引入高校教学中,不具备时代特征,因而,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缺乏专业性与时代性.同时,高校足球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需要改进,没有将理论知识与体育活动相协调,使得学生对足球教学活动难以提升更大兴趣.
2.2 教学方法滞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当前高校足球课程发展情况来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还未同国际先进教学经验融合,缺乏创新.由此,学生足球运动潜力难以被激发,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教师还不够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认知的具体情况,在足球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制定相应计划,使得因材教学理念难以贯彻,导致足球教学质量提升速度较慢.此外,鉴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措施不够完善,对学生心理变化掌握不足,使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产生了较大障碍,使得学生更加难以掌握足球的运动规律及技巧.因此,高校足球教师的教学方式滞后,不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2.3 教师职业技能不足,对学生教学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
具有丰富技能的教师,有利于顺利开展高校足球教学课程,并不断拓展学生足球技能.然而,在我国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技能还有待提升.例如,在足球项目考核时,教师会要求某学生从球场中线出发,行进间颠球球落地后,用脚内侧传地滚球的方式,与助传者进行踢墙式二过一配合,受试者用脚内侧接助传者传过来的地滚球后,依次运球过障碍,过完最后一个障碍用脚背正面射门.这类教学技巧及考核方式还未普及,教师所掌握足球运动技巧不够专业,对足球理论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深化.以至于教师无法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足球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导致高校足球教学效果不佳.
3 高校足球教学课程改革的新方向
基于当前高校足球教学课程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期为教学课程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第一,在高校足球课程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间的客观差异,足球教学活动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教师在足球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身心特性相适应,充分利用学士之间的差异展开写作,将因材施教思维与理念充分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以此,高效提升学生的足球兴趣及练习强度.这种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足球基础与技术能力与水平.
第二,足球教学课程应充分激发学生协作能力.通过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其能够共同进步,在最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克服掉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进一步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和谐和融洽.同时,使得学生在足球学习中形成团体精神,在这种团体精神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这种能力,培养了学生现代社会竞争、交流、协作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足球课程的学习中,形成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康心理和平和态度.
第三,应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对足球基础一般的学生作用明显,使其在心理得到他人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对足球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理性、更加主动地去正视自我的缺点.因此,高校足球教师既要在课前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激励机制,还应注重课堂中,合理使用各种激励形式,更好的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参与意识以及足球兴趣.对那些足球基础较好学生来说,通过激励,使他们更有进取精神和责任感.
第四,不断提高足球老师的各项素质.作为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就必须要地自我更新和与时俱进.所以,足球老师也要通过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最新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获得与足球相关的最新信息.另外,老师还要有在平时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习惯,从总结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能力.
4 结束语
高校足球课程教学活动的不断创新,能够有效推动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协调能力完善.为此,需要正视高校传统足球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教师教学技巧,以此提升足球教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以竞赛、游戏等形式将多样的足球教学活动,促使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并且,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信息平台,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以此,促进高校足球教学课程改革步入新的发展方向.
〔1〕林志中.校园足球活动中的高校足球课程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9-110.
〔2〕张明军.“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高校足球课程改革[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3(8):158-160.
〔3〕郑丹,胡师.论高校公体足球选项课教学改革[J].科技致富向导,2011(5):93.
〔4〕孙胜利.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的改革[J].运动,2010(5):105.
〔5〕王群龙,魏文,韩晓燕.高校足球选修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29):146-147.
G807;G843
A
1673-260X(2017)06-0134-02
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