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

2017-03-29许艳丽闫广军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上进心学困生经验

许艳丽,闫广军

(1.沧州师范学院 齐越传媒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2.沧州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困难,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补救与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有以下表现:思维懒惰,注意力不集中,习惯于机械记忆,不善于逻辑思维,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

在中小学,“学困生”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教师认为“学困生”问题不可避免,而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在学校管理中,以学生成绩符合“正态分布”作为考核教学活动的指标,这其实就隐含着承认“学困生”存在的合理性。“学困生”不是教学的必然产物。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是一种随机的结果,而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如果教学是有效的,成绩分布不应呈正态曲线形态;学生的个别差异很多是人为的和偶然的,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学会所应掌握的内容。[1]

面对客观存在的这一教育现象,我国许多中小学教师致力于“学困生”转化工作,在教育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经验。近年来,脑科学领域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更加成熟,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内在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首先分析出现“学困生”现象原因,之后探讨实现“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

一、“学困生”现象的成因

(一)脑神经网络建构不完善

我们知道,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大脑发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的智商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两方面所决定的。长期以来,人们夸大了遗传因素对智商的影响,而忽视了后天培养对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儿童早期语言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差异会导致儿童在智力发育方面的巨大悬殊。人的“天赋”并非与生俱来,后天对婴幼儿科学合理的养育是一个人“天赋”形成的主要途径。人的大脑的生理结构来自于遗传,而大脑的信息功能是在生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学习逐渐形成的,而人的聪慧程度主要取决于大脑的信息功能结构。新出生的婴儿,脑细胞大约有140亿个左右,这些脑细胞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随着后天脑力活动的开展,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连结开始增多。这种连结越丰富、越完善,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生活在枯燥环境中的儿童,由于脑神经得不到有效的刺激,脑神经网络建构不完善,从而造成智商低下[2]。智力偏低的儿童在记忆、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比正常儿童要弱,他们对知识往往死记硬背,缺乏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反省等能力,学习效率差。在进入人生学习阶段后,就极容易成为“学困生”。

(二)生活体验不足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听不懂、读不懂的时候,这种现象往往与学生缺乏实际生活体验有关。语言文字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载体,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越是抽象的内容越需要有具体经验的支撑。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系统开展教学,教学信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具体经验不足,就难于理解教学内容。根据“经验之塔”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中从外界获取的经验包括三个层次:“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抽象层次经验的获取要以“做”的经验为基础,“做”的经验越丰富,抽象层次经验的获取就越顺利。我们通过对“学困生”的观察发现,这类学生存在具体经验不足的问题,正是生活体验的不足影响了他们对教学过程中抽象内容的理解。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差,原因可能在于不能理解文字的真实含义;一个学生语文成绩差,原因可能在于对文字所描述情景缺乏亲身感受。当学生不能理解知识真正意义时,只能是“死记硬背”,既不利于知识的长久记忆,也不利于知识迁移和能力转化。可见,生活体验中积累的具体经验是学生构建知识大厦的基石,基础不牢很难建造起高楼大厦。

(三)学习动力不足

有些学生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学习动力不足造成的。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对学习充满兴趣。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学生却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究其原因,与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或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有关。如果教师或家长漠视学生的存在、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过多负面评价,就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破罐子破摔,失去前进方向和动力。

(四)学习方法不当

部分“学困生”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方法不当则会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规划,缺乏主动性。目标不明确则没有努力方向,缺乏学习规划则学习效率低下,缺乏主动性难于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学困生”问题体现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在于家长和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和错误的教育行为,解决“学困生”问题的关键在于施育者——家长和教师。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重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

婴幼儿时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发育状况决定了儿童后天的学习能力,因为人的整个脑神经细胞的连结过程有70%左右是在3岁以前完成的[3],因此,重视婴幼儿时期的培养就奠定了其后天聪慧的基础。

幼儿教育要走在智力发展的前头,不能以“不懂”为由放弃对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合理的营养、有益的环境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基本保障,“环境”是儿童智慧的真正塑造者,让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多种感官接受外部环境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神经发育是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的基本途径。

幼儿时期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其大脑神经功能发育健全,当他们进入学校开始系统化学习时,会感到轻松自如,易如反掌。因此,从幼儿时期的正确养育做起,防患于未然,对防止中小学阶段成为“学困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加儿童实践体验

众所周知,人们对抽象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真实世界感知的基础上。“学困生”往往缺乏对真实世界的具体经验,当他们面对抽象问题时,便会感到难于理解。解决“学困生”问题首先要重视儿童基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外部世界,在“做”中加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当儿童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对学习过程中涉及的语言文字类的内容便感到容易理解了。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避免灌输式教学,要将当前的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系统建立起联系,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经验实现对当前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并使经验系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从而实现身心的发展。例如,在数学教育方面,如果能够基于生活实践、按照数字产生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认识数的概念,学生不但容易掌握相应知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在语言教育方面,没有相应体验的语言学习就没有对意义的真切、全面、深刻的感悟,把学生自身体验即时与相应的外部语言匹配并强化,这种生理性的体验就会转化为文化意义。在社会性教育方面,各种社会规范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建构和发展起来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感悟各种社会规范,逐步从片面到全面、从肤浅到深刻,甚至从错误到正确,学生会将各种社会规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形成人生信念。这样的社会性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在学生的社会化成长过程中更有意义。[4]

家长或教师通过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是化解“学困”的有效途径。

(三)增强学习内在动力

学习活动不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进行信息加工、逐步建构和完善能力系统的过程。解决“学困生”问题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1.激发好奇心

儿童对外部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们渴望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产生探究行为。正是通过这些探究行为,儿童了解了周围事物,并积累了生活经验。儿童的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如果儿童对周围世界观察、探索、询问、操作等行为能够及时得到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转化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内化为儿童勇于探索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儿童的好奇心受到忽视,甚至遭到约束、指责、讥讽和训斥,儿童就会逐渐表现出对新奇事物的冷漠与回避,产生惰性心理。一些“学困生”往往表现出对事物缺乏好奇心,对学习缺乏兴趣,这与学生原有的好奇心曾遭遇到打击有关。作为家长或教师,要重视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扮演好学生学习支持者的角色。

2.增强自信心

“学困生”往往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先天条件不如他人,这种心理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自信心是在成功体验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一个人成功体验越多,他对自己就越是充满信心。自信心使学生精神饱满、毅力顽强、思维开阔。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家长和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理解、宽容、关爱来化解学生的焦虑,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对学生出现的差错不要轻易指责,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对学生取得的微小成绩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要让他们多做“办得到”的事,增加成功的体验;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一技之长,通过发展他们的特长,增强其各方面的信心。

3.保护自尊心

自尊心是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自尊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使学生发扬自觉、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被理解、受到尊重的时候,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相反,当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对孩子而言,教师和家长代表着整个社会,当孩子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指责时,他会理解为整个社会对他感到失望。对于“学困生”,教育者要重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少责备,多宽容,真诚地关爱他们;要注意观察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赞扬和欣赏,使他们产生荣誉感。受尊重的感觉可以唤醒“学困生”沉睡的神经,荣誉感可以激发起“学困生”进取的热情。

4.培养上进心

上进心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理特征。上进心是引领学生不断发展的精神导向和动力源泉。上进心使人心胸开阔、目光高远、憧憬未来;上进心使人精神饱满,为了实现理想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上进心是智慧的源泉,可以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孩子一般都有上进心,但是,当他们遭受到心理挫折(失败、不公正的待遇等)时,上进心会逐渐弱化,直至萎靡不振。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要重视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目标,有了目标,便有了努力的方向,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当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后,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信心更足;要重视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激励和鞭策学生,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学会做出选择;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其不断获得荣誉感和成就感。

(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由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久而久之,思维产生惰性、僵化,对学习会越来越失去兴趣,感到困难。要想转变“学困”问题,必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要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有学习计划的指引,学习才会有条不紊、有的放矢;要养成专时专用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是学习的核心,只有通过思考的过程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要养成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把握好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困生”的一般特征,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改变把学生作为灌输对象的传统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正是在循环往复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过程中,学生日益成熟和强大起来。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学困生”不是某些学生特有的标签。教师的职责是发掘学生成长的原动力,做学生成长的激励者、协作者、促进者。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只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采取恰当方法,“学困生”也会转化为“学优生”。

[1] [美]本杰明·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

[2] 邵夏珍.井深大早期教育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3] 李靖.一起成就大师[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3.

[4] 陈华顺.重塑课堂生命力[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上进心学困生经验
学习上没有上进心,怎么办?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让人深思的声音
煎熬我们的,往往是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