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阈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探究
——以河北省特岗教师为例

2017-03-29刘朝华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特岗师德师师德

陈 玲,王 芳,陈 蕊,刘朝华

(沧州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面对师生代表讲话时指出,“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同时,习总书记强调“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1]。可见,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教育和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笔者通过对河北省特岗教师师德建设现状调研分析,发现目前河北省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遭遇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规避危害,进而改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概述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的确,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深刻影响着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倾向甚至社会治理方式。而“互联网+”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所谓“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积极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3]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中国社会热议最高的议题之一,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各行各业莫能避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4]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凭借其强大的整合作用,正在悄悄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给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

全面理解把握“互联网+”的精髓,除了要把握它本身是什么,还有必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去解析,研摩其基本特征:“一是跨界融合;二是创新驱动;三是重塑结构;四是尊重人性;五是开放生态;六是连接一切。”[5]其中,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跨界需要连接,融合需要连接,创新需要连接。连接是一种对话方式、一种存在形态,没有连接就没有“互联网+”。

二、“互联网+”与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关联

“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创新性为特岗教师提供了进步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为他们师德养成、教书育人本领的增强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并不断改变着特岗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这使得“互联网+”与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关联日益紧密。笔者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对师德师风的研究成果,结合河北省特岗教师的特点,设计了《“互联网+”背景下河北省特岗教师师德师风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度、责任感、教学科研情况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内容。《问卷》发放涉及河北省1000名特岗教师,覆盖13个县,53所中小学。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热爱教育、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特岗教师是占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教师的整体素质的认可度还是较高的,但在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老师爱岗敬业意识差、理想信念意识模糊、网络舆情把握不准、未能对教育事业产生深刻的认同感等。

(一)“互联网+”对特岗教师的影响

1.为特岗教师搭建了自由表达的平台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河北省特岗教师大都是“85后”和“90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受众广、传播快的独特魅力,成为特岗教师获取知识、实现人际交往、表达个人意愿的重要方式,这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一方面,扩大了特岗教师人际交往的范围;另一方面,为特岗教师搭建了自由表达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虚拟网络上运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客户端,对热点问题自主地发表观点和意见,与其他人尽情地交流畅谈。这样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陌生、隔阂,具有了较高的言论自由度。此外,互联网的虚拟性可以为特岗教师提供适当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为特岗教师提供及时解决个体心理困惑的在线交流平台。

2.拓展了特岗教师的信息源

“互联网+”把图像、声音、文字等信息以及以往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传媒融合在一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送到人们眼前,使特岗教师可以更快捷、更方便、更全面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从而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信息量的要求。同时,网络“高速公路”使信息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全世界每天约有800EB的信息量传递,内容涵盖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只要轻点鼠标,便可检索到海量信息。对《问卷》中“你获取信息、资料的主要方式”这一问题的回答,61.28%的特岗教师选择“互联网”,选择“书籍”“报刊杂志”“其他”的特岗教师分别占23.36%、10.15%和5.21%。可见,“互联网”已成为特岗教师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分享教育资源、获取教育支持的主要平台。

3.易导致特岗教师认知偏差

当前,特岗教师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特岗教师能够认真思考人生价值,认为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的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他们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希望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自我完善,为河北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但“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信息的传播日趋多元化,导致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文化类型等相互碰撞;也使特岗教师受多元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能够接受认可共产主义理想,但同时又认为共产主义理想太渺茫;赞同人生的重要价值在于奉献,但同时又不能很好地在自己的行为中付诸实践。职称至上、金钱至上、学术成就至上等价值观成为不少特岗教师新的价值取向。

(二)“互联网+”背景下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机遇

1.为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平台

“跨界融合、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有利于实现资源信息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也为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搭建了丰富的信息共享平台。特岗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用优秀的师德榜样来指引自己,进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为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奠定良好的个人基础。同时,快速传播的共享信息也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及时把握形势发展、掌握网络舆情、了解特岗教师关注的热点、实时同步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做出快速反应提供了可能。

2.突破了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师德教育工作总是受到时间、空间、内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而如今借助“互联网+”,许多工作只需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高效完成。一方面,互联网没有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收取和发布各种信息,这就使得师德教育工作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而更加广阔地拓展实践的范围;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没有地理空间的限制,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用户都可以获取教育资源,甚至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为特岗教师师德建设工作开拓了自由、平等的空间。

3.创新了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BBS等新媒体技术以其开放、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师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并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发布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的信息,使得特岗教师师德教育工作更直观、更深入;另一方面,可以快捷地了解特岗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可以在互联网上及时地同特岗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特岗教师正确认识社会热点和思潮,为特岗教师提供思想方面的服务,从而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内容和视野。

(三)“互联网+”给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带来的挑战

1.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思想根基造成冲击

“互联网+”为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搭建了广阔平台,同时也使掌控特岗教师思想动态的难度加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信息空间由平面、单向、线性向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同时,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时代,特岗教师交往于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良莠并存的信息环境特别是愈演愈烈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两种制度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冲击着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思想根基。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的渗透,使得部分特岗教师出现了政治信仰模糊、理想信念动摇、民族意识淡化等问题,进而导致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想不统一、观念不一致,造成少数特岗教师出现思想偏差,挑战伦理政治等行为,冲击了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乐学善教等优良品格。

2.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环境造成影响

“互联网+”为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信息共享平台的同时,也带来了鱼龙混杂、谣诼流布、虚拟空间中良莠并存的信息环境,这直接或间接冲击着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特岗教师的职业理想、使命意识和价值追求。当前,网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互联网已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和政治博弈的战略制高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变本加厉,他们千方百计地通过“网络攻心战”来扳倒中国、谣翻中国、颠覆中国。“网络信息污染与混杂性给师德建设的工作环境和绿色道德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6]为此,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必须筑牢“网上长城”,捍卫“网络主权”,牢牢把住意识形态关口、坚决抵御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煽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不断增强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有效性。

3.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道德机制造成冲击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文化多元性,有利于促进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互联网所引发的道德失范也是显而易见的。部分特岗教师曲解了网络的“虚拟实在”,把虚拟性等同于虚幻性,对网络空间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空间,现实世界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到了网络世界中似乎也被“虚化了”,而当其一旦滥用了这种“自主权”,就会产生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加之,互联网的隐蔽性、无约束性、虚拟性,极易导致一些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的特岗教师出现道德滑坡甚至是人格分裂。为此,应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道德机制,引导特岗教师进行道德自律,减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三、借助“互联网+”开辟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一)发挥“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加强师德教育

当前,网络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一件小事可以被无限放大,一个偶然现象经恶意炒作后传递的负能量难以预料和估计,极大地影响和主导着特岗教师的思想和观念。为此,校方必须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优势,加强网上师德教育工作。一是要把握先机主导思想舆论,借助校园信息网、微信公众平台、网络电视台,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壮大主流声音,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最大限度挤压负面信息舆论空间,为特岗教师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二是要敏锐洞察、主动发声亮剑,对网上的社会焦点事件、特岗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对混淆视听的网络杂音,敢于发声、主动亮剑,用主流思想压制小道消息,用阳光思想淹没灰暗思潮。

(二)加强网络舆论监管,营造良好的师德培育环境

首先,要及时关注和掌握特岗教师网上思想动态。要积极运用“线上留言”“校长信箱”问卷调查、组织网上讨论、浏览微博、查看回帖跟帖等方式,靠近特岗教师不轻易敞开的心扉,倾听不随便袒露的心声,走进不自觉设防的心灵,努力把握特岗教师“壶底”的思想。要逐步开发并熟练掌握运用舆情智能采集系统、舆情分析处理系统和舆情信息处置系统,努力在海量信息中找准特岗教师的思想发源地、心理发展路线图、情绪变化走势风向标。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严防网上有害信息扩散。落实上网实名制和版主负责制,坚持“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上网信息的审查。坚持网络安全形势分析制度,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自我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所属特岗教师网上信息的检查督控。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引导师德师风建设的作用,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解毒”“化毒”“消毒”“排毒”。

(三)搭载京津冀协同发展快车,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其合作范围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大到政治、文化、教育、生态等方面。众所周知,京津冀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区域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河北与京津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鉴于此,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生态、创新驱动”的特质,加强京津冀地区政策对接,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进而为河北省特岗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通过开设河北省特岗教师京津访学绿色通道和直通车、搭建京津冀师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京津冀师德建设交流活动等措施,不断提升河北省特岗教师的综合素养,开创河北省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新格局。

[1] 新华网.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09-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html.

[2] 中国青年网.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实践根基[EB/OL].[2016-10-10].http://pinglun.youth.cn/ll/201610/t20161010_8731734.htm.

[3]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7/04/c_134381656.htm.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54389.htm.

[5] 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6] 郭广利,窦全超.探析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8-9.

猜你喜欢

特岗师德师师德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