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2017-03-29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生产力改革开放

白 杨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系统地论述。该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在彻底批判继承并合理改造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基础之上提出来的。这一思想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但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给以高度的重视,同时,又充分地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所蕴含的辩证法和历史观的基本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从世界历史的提出背景开始追根溯源,着重从它的基本内容来深入解读这一理论背后的深意,进而挖掘出它对现世的有益启示。

(一)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背景

早在18世纪,关于东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问题就引起西方的资产阶级学者的密切关注。后来,黑格尔吸取合理成分,比较其异同,他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我意识发展的图画:世界历史从东方的国家开始,这里只有一个人是自由的;然后到希腊和罗马帝国,这里有一部分人是自由的;最后到日耳曼和普鲁士王国,这里所有的人全是自由的了。世界历史最终到达了它的目的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思想对后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大框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其基本来源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尽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实现了对当时狭隘的民族的区域性的观念的超越,对于当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就根本来说,其历史观根源仍是唯心主义。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摒弃了黑格尔的哲学思辨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思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确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观和历史发展观。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作了详细的论述。首先,世界历史思想的种子随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版而萌发,马克思以此为起点来阐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其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了世界历史产生的根源以及带来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民族性的历史,另一层是世界性的历史。他认为:“在各个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各民族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历史也就越来越向世界历史逐渐转变。”[1]因此,这里的世界历史不单单指的是整个人类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不断发展交往而构成的历史,而是指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最后会到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

(二)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阶段

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同共产主义立场、观点的确立相互联系的阶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研究世界历史时总是把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有机联系起来,而不是站在单一的角度或从孤立片面的角度去谈论思考。除此之外,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哲学基础也就是唯物史观论证时,不管是论证共产主义,还是阐述唯物史观,都与世界历史的研究探索息息相关。因此,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共产主义思想、唯物史观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三者密不可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彼此互相联系、相互依赖。也就是说,世界历史的研究为共产主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理论论证,而对共产主义目标的不懈追求又决定了马克思对于世界历史的研究具有必然性。

2.中期阶段

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了政治经济学方面,他力求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进而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从而为论证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打下牢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但是,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时发现仅从这一方面难以真正实现他最初的既定目标,所以,他又不断继续研究世界历史理论,并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该理论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在经济方面和历史方面都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这也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

3.晚期阶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开始与东方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相结合的阶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晚期阶段,也是马克思将目光开始放到非西方国家发展的阶段。19世纪70年代末,马克思开始对世界上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进行探索研究,特别是对当时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以此对世界历史理论进一步完善补充,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使其真正站住脚跟。

纵观以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得出,马克思对整个世界历史理论的探索始终是站在“两个必然”的理论前提下进行的,而不是单一地在谈论历史的发展。

(三)世界历史理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从当今世界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当今世界就像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它是由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规则体系所构成的,每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只有牢牢地附着在这张关系网上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这张巨大的关系网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不是人力故意为之,而是世界历史不断加深、各民族不断交往的结果。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走向整体,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原有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它们不再孤立地自我发展,而是通过普遍交往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今的国际社会状况同马克思生活时期有很大不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依然适用于当今社会。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还以其自身独有的科学有效性和强大的实践性不断地证实着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深入挖掘探索,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这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认知。

2.实践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始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而且对世界历史发展中所包含的客观规律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所透露出的辩证法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埋藏着启示的火种。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国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加强我国同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使互相依存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同时,我们也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考察和分析我国的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使之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只有对此进行深入解读和挖掘,才能更好地让这一理论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

1.世界历史形成的现实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规律,发现以大工业为主要标志的工业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不断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使生产劳动工具不断更新,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在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速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开始控制了商品化的自由程度,造成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化。但是,恰恰是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普遍,所以,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世界市场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孕育而生,从而使每个消费者的需求都在这个世界市场中获得满足,同时,世界各国也因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打破了原有的孤立状态,逐步在生产、经营、交换和消费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各国关系呈现出世界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总之,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不断前进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前提。

2.世界历史形成的起点是近现代大工业的兴起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近现代社会大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范围领域不断扩大,使每一个文明开化的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和世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在世界历史形成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工具落后,人们没有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世界上各个民族之间处于彼此孤立、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状态。经济文化方面,人们由于没有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作保障,所以发展相对缓慢,这时人类还处于原始的彼此孤立的社会生产范围中。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不断社会化以及商品化的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近现代大工业的兴起。由于资本主义的根本要求在于摧毁一切可以限制交往交换的东西,从而使全球都成为它的资本市场,因此,必须到处寻找资本发展的机会,从而获得最大收益并以此来拓宽原有的市场联系,不断加速市场对国界的逐渐突破,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日益地由分散走向整体。

3.世界历史是交往及其不断扩大的最终后果

交往使世界成为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交往是生产力及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交往的日益扩大,民族间和地域性的壁垒被打破,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人们开辟了世界市场和先进的文明工业社会,形成世界交往普遍化。首先,由于人们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促使商业贸易和商业经济日趋繁荣,这必然会加速国内市场发展的脚步并促使国内市场开始向世界市场转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联系进一步加强,从而为世界历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是彼此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换言之,恰恰由于各个国家的互相交往使得世界开始变为一个整体,世界才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变得多元化。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世界历史的最终发展趋势

1.世界历史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开辟了世界范围的市场。但是,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基本矛盾,无法将自身的发展成果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由于生产力发展得越迅速就会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发生的矛盾越激烈,从而最终造成无法克服的矛盾,成为它自身的痼疾。由于资本主义范围内生产关系领域过小,难以搁下他自身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最终会成为社会革命爆发的导火索,会成为新社会制度来临的前奏。换句话说,不仅要充分利用资产阶级所创造的优秀成果,还要进行新的社会革命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

2.世界历史为消灭阶级创造条件

世界历史将各个国家的工人联合在一起,为维护共同的利益而与资产阶级展开了斗争。在马克思看来,未来共产主义要以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为根本前提,以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强大动力,否则共产主义就是“海市蜃楼”。世界历史为无产阶级创造了条件。但是,只有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正如马克思一贯的原则: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所以,之前进行的所有探讨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为了挖掘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价值以及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有益启示。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综合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同我国的改革开放相结合,始终按照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来办事,从而破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实现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我们每一个举动都将触发多个核心利益主体敏感的细胞,举步维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然而,我们应该清楚,世界上任何国家无不是经过痛苦的嬗变之后走向繁荣富强,危机之下必有转机,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我国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综合国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综合国力同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我们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距离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综合国力,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这是实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

2.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更好地融入世界潮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各个国家之间原有孤立状态和原始的社会分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开始全方面交往。换言之,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各国之间必然要相互交往、互利互惠,而这一点也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认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我国要想跟随历史发展的潮流,遵循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就必须要同世界各国进行深入交流,不断地扩大对外交往,使自身更好地融入世界潮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要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对外交往与合作,顺应历史潮流。”[2]面对当今新形势,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我们应做到:一方面,面对全球化趋势,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应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其自身权益,在世界谋求话语权。根据马克思总结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教训,那就是只有国家不断地扩大交往范围,积极投身于国际间的交流,才能更好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的进步。

(二)进一步推动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张,社会主义经济和以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必将取代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而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但就目前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高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而关键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大生产,率先实现了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的创新。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也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决定着我国能否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早在1977年,邓小平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之后的1986年3月,我国又出台了“863计划”。这两项政策的出台可以说给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有一定的突破,可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差距仍然较大。而这一点,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中也有所体现,那就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还不尽合理,输入仍大于输出,缺乏自主品牌,创新意识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方针的进一步实施。所以,为了解决我们国家经济转型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大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为提升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创造可能。

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绝不是单纯的泛泛空谈。一方面,我们要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经验,努力钻研,切实做到为我所用以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自我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坚持并深化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力度,重点扶持核心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高公民的整体综合素质,不断将我国的科技事业推向前进,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此来改变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既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价值的深刻挖掘,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目标提供坚实的生产力基础。

2.坚持“一带一路”倡议,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带一路”是中国建立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一带一路”这一倡议凸显了马克思这一理论。通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使贸易路线上的国家在经济、文化、科技的各个方面都打破原有的封闭状态,大大加强各国之间的依赖性与合作性,加快全球化的脚步,推动世界历史向前发展。

“中国之所以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因为就目前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资本强势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3]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全球发展中国家不但面临着现代化的危机,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现代化挑战。针对这一情况,我国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而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新道路和新方向,也为全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重要力量,并且,资产阶级也通过发展大工业和开拓世界市场这两种手段保持经济领先于世界,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这就提醒我们,要想实现现代化,实现大发展,就必须要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大工业和开拓世界市场的方法。现阶段,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走“一带一路”发展之路,同贸易路线上的各国建立广泛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推动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1.加强党的领导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即是检验世界历史是否形成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4]我们在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并获得大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始终加强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开放不走样、不变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在进一步加快。我国和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十分重要的联系,相互交流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加深。同时,我们积极引进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丰富的管理经验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用两种资源来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开放是由党领导的伟大实践,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党的领导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所以说,我们为了确保改革开放道路方向的正确,必须要坚持并加强党的领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不变,保证改革开放的初心不变,保证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不变,保证党的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不变,从而使改革开放真正成为我们国家走向富强之路。

2.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础和保障

“走社会主义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理论思想。”[5]我们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辟出一条新的符合中国国情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之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通过将生产力作为衡量标准,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而与之对应的即是三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即“自然形成的社会”“文明创造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如何由“文明创造的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问题。所以,我们党针对这一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从而为中国勾画出未来的发展蓝图。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道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的基础和保障,改革开放又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更好选择。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我们党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这两个重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关系,坚决反对在改革开放中出现或“左”或“右”的各种错误思潮,才能真正做到立足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总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其思想光辉永远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寻。我们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充分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党的领导并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持续推进多种文明协调发展,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开辟新视野,创造新境界。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刘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 杨云飞.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4] 刘会强.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

[5] 武芳.着力深化改革开放 释放更多发展活力[N].许昌日报,2017-02-04(1).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生产力改革开放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