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与孔子民本思想的差异
2017-03-29张振铎郭莹莹
张振铎,郭莹莹
(1.沧州师范学院 历史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2.石家庄市教育局,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传统。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之际,在春秋时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伴随着士人阶层的崛起,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成为一股社会思想潮流,并初步形成体系。在此期间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家出现,老子和孔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老子与孔子都继承并发展了殷周时期的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赋予了其新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民本思想。近年来,关于老子和孔子民本思想的研究开始引起学界关注,有的学者发文分别对老子、孔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但将老子与孔子民本思想作对比研究的论著尚未出现[1-2]。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最终目标、表现形式、君民立场、民众教育观、战争观、人对自然与社会的亲疏等诸方面,揭示老子与孔子民本思想的差异。
一、理论基础不同
“道”是老子民本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其民本思想的核心。老子秉持的“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道”是先于天地的混合之物,它无影无形,不可捉摸。“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3](P53)在老子以前,人们认为生成世间万物的本原是天,并没有研究到天是否有根源的问题,于是老子开始探索天的本源,继而提出了“道”。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P232)世间的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其二,“道”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原理和规律,它通过客观事物的运动,体现出一切事物都有的发展规律,老子提倡“道法自然”,崇尚自然,并向往回归到自然的状态。老子重“道”,善于思考万物的起源。他认为,世间万物都自有规律,都有共性,即遵循自然的“道”。自然是这样的,人类社会也必须按照“道”来发展。因此,老子认为必须放弃现存的社会价值理念和文化,按照自然的“道”来行事。老子尊重自然,主张清静无为,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首先他认为人民要回归“自然”,社会的发展则是人类破坏了“自然”的“道”。因此,人类要想长久地生存,必须回到自然的状态。老子期望人民能够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保持无忧无虑的心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子的思想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人们认为老子是“君权神授”的鼓吹者,这种“愚民思想”让人民心甘情愿地为奴。但老子是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和立场出发的。其次是老子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按照事物自身的发展趋势,不过度干预、不妄为。老子极力反对战争,向往“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所以,老子反对统治者过度干预人民的生活,主张让人民休养生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与世争。
“仁”,是孔子民本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基础。弟子樊迟问孔子仁的事,孔子回答说就是要“爱人”[4](P131)。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和“有悲悯心”。在现实生活中,孔子把“仁”当作最高的人生追求,他始终贯彻“仁”的思想。孔子认为,实现“仁”既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又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孔子所主张的仁爱是从孝悌开始的,并把它延伸到社会,对团体要“忠实”,对朋友要讲“信用”。为了能有效地践行“仁”,孔子又提出“克己复礼”[4](P123)作为约束条件,即通过克制自己和遵行“礼”来达到。孔子周游列国时,深切感受到苛政对人民的迫害,因此,他希望统治者要“为政以德”[4](P129),实行德治,要求统治者“正己以正天下”,以身作则,强调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人民,因此,他反对统治者实行独裁和暴政,反对对民众进行过分地剥削和压迫。孔子强调的德治,实际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加强道德修养,并希望通过统治者的个人修养,来教化人民。孔子还规劝人君要“薄以待一身,厚以待百姓”[4](P165)。孔子阐述了君主的道德规范,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孔子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施仁义守礼制,只有这样才能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他主张人们要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要严格依照以“仁”为中心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克制自己,但不苛求别人。孔子这些阐述“仁”的内涵的观点,都是关心、爱护、尊重人民的主张,都是爱人的具体表现。
二、最终目标不同
厌倦了动乱不安的生活,目睹了民不聊生的不堪,老子一心向往平安和乐的生活,他在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淳朴的、安宁的美好社会。老子民本思想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状态,《道德经》第八十章记载了老子理想的“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3](P357)在这个社会里,人民不被当作是奴隶,而是生活的主人。人们将永远随心所欲、心满意足、幸福美满地生活。
孔子民本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大同社会”。孔子从“礼法”出发,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序、有规范的。如果人人都遵守规范,天下就会太平,人民也就会生活得幸福。“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5]他认为,在“大同社会”里,天下属于天下人所共有的,人们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管理天下,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和睦相处。在孔子的“大同社会”中,有着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选贤举能的管理体制、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各得其所的生活保障和公正的社会道义。孔子认为,这是一个井井有条、人伦有序、和谐融洽的社会。
三、表现方式不同
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有为”之政是造成人民痛苦的源头,所以,老子提倡“无为”之政。“无为”首先是按照事物本身发展规律,其次就是清心寡欲。所以,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薄赋敛、省刑罚、反战争。《道德经》第二章里老子主张有“道”的人持“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世间万物,实行无言的教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3](P64)《道德经》第三章中老子认为社会不应极力地推崇贤才之人,这样使人们不慕名利;不珍惜罕见的宝物,使人们不去做强盗;不贪图名贵的东西,让人们不糊涂混乱。“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P71)其实这就是老子用“无为”的态度去治理民众,从而达到顺其自然的效果。第六十章里,他谈到“治大国,若烹小鲜”[3](P298),治理国家,要像烹煎小鱼一样。烹煎小鱼,不要频繁翻动,不然就会破坏它。同理,统治者若能“无为而治”,那人民都会平安无恙;反之,扰乱人民最终就会害了人民,天下也就不能获得安宁,若社会动荡,祸害便兴起。正如《道德经》五十七章里描述的那样,“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P284)老子的“无为”最终反而能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孔子的民本思想表现是“有为”。孔子主张用政法、刑罚、道德和礼教来治理人民。正如在《论语·为政》里描述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P12)利用政法约束人民,利用刑罚来整治人民,人民只是暂且地脱离罪责,但是没有廉耻感。假如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规范人民,不仅使人民有廉耻感,还能收服人心。不同于老子的“无为而治”,孔子主张统治者通过“有为”的方式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四、君民立场不同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3](P253)这是老子提醒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要体察民情,要爱惜民力,要与民为善。老子在君民立场上是比较偏袒民众的,他强调君与民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道德经》第六十六章里这样描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P316)圣人不与人民相争,因此世间也没有人能与他相争。《道德经》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慈,故能勇。”[3](P318)老子阐述了他的“三宝”中的“慈”的理念,“慈”即是慈爱,用老子的观点说就是“自然无为的爱”,对人民的爱要自然而然,要发自内心,不要让人民有负担和压迫感。
孔子提出“君民同构”的观点,认为君民是一个统一体,君与民是密不可分、休戚与共的关系,以此强调了二者的一致性。孔子主张君要爱民,民要爱君,君与民要和谐相处,但是,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君民立场上的态度是袒护君主一些的,这种态度带有一定的等级观念,人民是要服从君主的,二者实质上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从属关系。“克己复礼”则反映出孔子为了达到维护周礼的目的,对人民加以束缚。如《论语·颜渊》里描述的,齐景公问孔子如何处理国家政事,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P128),以此强调等级观念,维护君主的尊严。
五、民众教育观不同
老子对于人民的教育是老子“道”的延伸,不以外物扰乱人的本心,顺其自然,恢复人本身的智慧。《道德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3](P136)老子认为,如果人民舍弃聪明和机智,能够得到很多利处;舍弃仁义,能够恢复慈爱的本质;舍弃巧诈和利益,小偷自然会消失。因此,老子让人民减少欲望、抛弃圣智礼仪的套路、趋于本真、保持淳朴。
孔子是伟大的平民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最早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他抛开阶级观念,主张“有教无类”[4](P170),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鄙人,也有像颜渊那样贫穷的人。在教育中,他不仅倡导学习,还重视思考和实践,他看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学、思、行并重。此外,孔子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P68)。“因材施教”[4](P60)这一教育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的,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是孔子民本思想在教育中的最大体现。孔子还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他重视教育对人的积极作用,重视人的道德内涵及修养。
六、战争观不同
春秋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老子对此感同身受,因此,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3](P244)他认为,穷兵黩武就会灭亡,越多的利器存在于世上,国家就越容易陷入混乱。在《道德经》里,他指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3](P188)用道辅佐君主的人,不依靠军事逞能。擅长用兵的只为了扶贫济难,而不用军事来逞能。《道德经》:“夫兵者,不祥之器。”[3](P191)老子认为,有道之人不使用兵器,兵器乃不祥之物,人人都厌恶它。老子深知战争对人民及国家造成的危害,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反对战争,这也充分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
孔子不反对战争,但他十分看重战争的性质以及战争是否合乎“礼”。他反对非正义战争,“义”的标准指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孔子期望用“仁义”替代战争,孔子认为,治国有三个条件:“足食,足兵,民信之矣。”[4](P126)其中老百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靠杀戮,而应该讲究道德教化,以身作则引导百姓向善。他认为“天下无道”是造成非正义战争的根源,在“天下有道”时,他支持战争。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4](P174)。
七、人对自然与社会的亲疏
老子崇尚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部分,主张人们从利欲熏心的社会中脱离出来,回归自然。老子认为社会文明的演进是复杂的。从人文的角度来看,这种社会文明的演进是一种进步,但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这种社会文明的演进却渐渐远离了自然,增加了很多人为的、不必要的成分。《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P232)他认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不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共同的本原和法则,所以,他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他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老子还主张人的“自然性”,这里的“自然”即“天然”,是与“人为”相对的概念,只有在彻底排除了“人为”的情景下才可以达到“自然”的状态。老子强调的人的“自然性”即是关注人的本性,也是民本的一种具体体现。
孔子主张人的“社会性”,主张“社会本位论”。社会没有德政,考虑到世间众生,自己才投身社会,变革天下,这是一种对广大人民负责的大公无私精神。孔子入世是为了实现“仁”的理想,要求统治者改变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4](P194)孔子认为,有才能的人越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就越应该凸显自己的价值,担负起变革社会的重任,造福于民。这正是孔子民本思想的彰显。
八、结语
老子的“道”与“无为”和孔子的“仁”与“礼”,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但老子与孔子的民本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否定了神权思想,肯定了人民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都是为了人民谋福祉。只是因为二人成长的背景环境及二人个性的不同,使他们的民本思想各具特色。老子与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既缓和了社会矛盾,又维护了社会治安,可以让人民暂且免于涂炭,能够平安和乐地生活。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仅仅依靠对统治者道德的约束来试图实现民本理想,这是理想化的。这也启示我们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本思想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繁荣。老子与孔子的民本思想对于当代民主政治建设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1] 游唤民.论老子的民本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1):48-52.
[2] 崔迎军.孔子的民本思想[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47.
[3]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陈戍国.四书五经(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