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探究

2017-03-29李高超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实效性新疆

李高超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6)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探究

李高超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6)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新疆高职院校培养各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但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疆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及各族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要提高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需从加强新疆社会环境的全面治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地位以及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互动机制等方面努力。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我国各层次、各科类大中专院校对大学生系统而全面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政治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是帮助各族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一直以培养各行业高级技术专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的是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其教育主要以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服务社会为宗旨,要求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文化基础,但日常教学活动侧重实务知识的教授,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意在锻炼大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最终投入实际生产技术应用中,成为各行各业中实用性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

新疆作为我国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特殊的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使新疆高校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一个方向。而新疆高职院校的各族大学生,主要是作为专业性人才来培养,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不高,此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强。因此,千方百计提高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遏制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传播,为维持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筑牢铜墙铁壁,显得尤为重要。

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解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

实效,《现代汉语词典》里指“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产生的最终结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性和差异性,即所达到真实目标的有效程度[2]。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张耀灿等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可靠性”[3]。结合新疆的区情,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指新疆高职院校按照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本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际情况、现实效果和大学生思想、心理及行为的特点,以民族团结为出发点,对各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满足他们思想成长所需、实现他们人生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程度[4]。

2 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新疆高职院校统一各族大学生思想、发挥育人作用的主要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取得了巨大成效,各族青年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但笔者通过在高职院校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式与政策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结合班主任工作经验及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综合分析后发现,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实效性不高: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存在偏差,道德观念淡化模糊,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人生目标职业规划迷茫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有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排斥和抵触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个别学生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内容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三是很多大学生对于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的思政任课老师不认可,厌学情绪严重。总之,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日常教学中,其实效性没有真正完全发挥出来。

那么,针对上述现状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探究影响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马克思说:“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在新疆,反对民族分裂斗争始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区宗教氛围浓厚。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使新疆的社会稳定和各族人民长期努力维护的民族团结情谊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境内外“三股势力”长期在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民族分裂思想的渗透,编造散布大量分裂国家、煽动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的反动言论,致使新疆政治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临巨大的压力。此外,新疆各族文化交织交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教育,而新疆还存在少数民族文化等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二者各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特点,不同民族文化传承带来的差异性,会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不能完全适应融合,进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6]。

第二,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不够重视。现今的新疆高职院校,主抓学校自身硬件、软件发展,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实训器材的购买、专业精品课建设力度等,而忽视了学校最重要的育人功能,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单一、课时量被削减,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7]。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其一,除了专业教师外,辅导员、班主任及管理工作者也担当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但其政治、思想、业务和管理素质等达不到专业教学水平,影响了教学效果;其二,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大多数课堂都是满堂灌,多媒体未发挥优势,课堂案例、提问等更新不及时,有些滞后于当下时事政治;其三,教师教学任务重,疲于应付日常各种繁杂教学任务,难以顾及学术科研,无暇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创新。

第三,高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观念、新事物较快,自我意识较强,同时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机会,但因各种原因最终选择了高职院校,因此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而大学教学速度过快、内容繁多,很多学生不能快速调整适应,最终自我放弃。同时,很多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家庭父母溺爱,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有的家庭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造成孩子思想或心理存在问题,难以与其他学生同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8]。另外,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民汉合班、民汉合宿虽已全面普及,但碍于语言交流的局限,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本民族的联系交往较多,加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各族大学生还不能完全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这种状况不可避免地给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

3 提高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现今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面临许多挑战,想要真正实现其教学目标,达到其教学目的,需从以下三方面着重下功夫。

第一,加强新疆社会环境的全面治理。一是重点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新疆的破坏活动,禁止校园内传播各种鼓吹民族分裂、企图颠覆国家政权、攻击民族宗教政策的言论和书刊杂志及音像制品等,团结各族大学生,坚决抵制民族分裂势力、非法宗教活动对校园的渗透[6];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主流文化的引导和教育。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构建具有新疆特色、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导各族青年积极践行;三是强化社会教育。改变广大民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统宣讲的片面认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扩大受教群体,为提高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制度保障和组织管理。因此,领导高度重视,制度政策健全,组织实施到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自然就有了保障[9];二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多民族教师队伍。思政专职教师,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能力水平,“以学生为本”,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不断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引导各族学生真心喜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并在实际教学中努力促成各族师生教学相长[10];三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侧重教育。着重对各族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他们“五观”“五个认同”的培育。

第三,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互动机制。一是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各族大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丰富各族大学生课余生活,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各族大学生优越感和幸福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二是积极主动引进企业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高职校企文化。通过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等各种途径将企业文化合理地融入各族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理论课程和社会就业联系起来,使各族大学生学以致用;三是建立与家长信息互通机制,通过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手拉手”“结对子”等活动,创造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生活环境和与学校长期联系的机会,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子女沟通并予以督促提供平台[11]。

4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使命是为被教育者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培养专业精、技术好、素质高的一线人才重任,因此,培育和提高高职大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责无旁贷。而新疆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时刻要秉持“稳定压倒一切”理念,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充分重视。新疆高职院校应担当大任,在加强本校各项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大思政课程扶持力度、优化各族思政教师队伍,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发挥出最大作用,为各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设和谐高职校园进而构建和谐新疆奉献力量。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桂锦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1.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5.

[4]魏雅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6]姜勇,陈艳芬.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4(3):1-5.

[7]王江英.新形势下新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3):76-80.

[8]秦爱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9]于宏,王美荣.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81-83.

[10]陈亚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7):8-10.

[11]王正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研究——以青岛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研究对象[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周丁力

Actual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Xinjiang

LI Gaochao

(Xin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nstruction,Urumqi Xinjiang 830026,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colleges in Xinjiang to unify the students’thoughts and training their political quality of all nationalities.But the effectiveness is not ideal.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al environment,the not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of all nationaliti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the soci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managed,the courses statu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school,society and family should be construc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Xinjiang;theory cour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

G641

A

1674-5787(2017)04-0121-04

10.13887/j.cnki.jccee.2017(4).30

2017-06-09

李高超(1989—),女,四川人,硕士,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实效性新疆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新疆多怪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